提起沙漠,你會想到什麼詞呢?我想,即使沒去過沙漠的人也知道,沙漠無非就兩個字「乾燥」,反正跟水沒多大關係,要不怎麼「沙漠綠洲」這四個字,無論是現實還是引申義都那麼寶貴呢?
中國地域遼闊,地形地貌多樣。就拿沙漠來說,我國沙漠總面積約70萬平方千米,都集中在西北地區。其中最著名的八大沙漠中,塔克拉馬沙漠是中國第一大沙漠,也是世界上面積第二大的流動沙漠,世界第一大沙漠大家都比較熟悉——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但因為風力小,它並不屬於流動沙漠。
古語說得中原者得天,其實說的是地形,對比中國各省自治區的人口與面積你就會發現,人口第一的河南省的面積16.7萬平方千米,排在第17位,而土地面積排在第一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口卻排在了20名開外,人口與面積呈反比。西域自古地廣人稀,跟其沙漠與戈壁的惡劣環境是分不開的。
塔克拉馬沙漠所在地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它還有其他名字「死亡之海、進去出不來」,蒼穹之下的塔克拉瑪幹一望無際,流沙在風的帶領下會產生一種攝人心魄的力量,讓人仿佛置身浩瀚的金色大海。
科學家曾經對塔裡木盆地南部邊緣的沉積地層進行了深入分析,發現地層中竟然有黃土,不過這可不是普通黃土,因為這些黃土的「年齡」至少有450萬年,而且這些都屬於風壓下形成的"風成黃土",其實就是現在的塔克拉瑪幹大沙漠。
如果再往前追溯,塔克拉瑪幹很久以前其實是海洋,地質學家研究過塔裡木盆地的內部沉積底層,認為這裡在6500萬年之前是海洋,也就是塔裡木海,但是地殼運動帶來氣候的改變,塔裡木盆地降水銳減的同時沙源卻很充足,中部最終形成了塔克拉瑪幹沙漠。塔裡木海不斷縮小,最終剩下了羅布泊,不過在上世紀70年代,羅布泊也乾涸消失了。
不過,我們國家對塔克拉瑪幹沙漠的研究一直都沒有停止,每次科考都會有眾多單位參與:中科院植物所、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每次科考都收穫頗豐,上個世紀我國專家就發現,塔克拉瑪幹沙漠雖然表面是 漫漫黃沙,沙漠下面卻暗藏水源 。
2015年的科考則確認沙漠地下水的存量或達到228萬億立方米水資源,這個儲量,用「地下海洋」來形容也不為過,要知道我國最大湖泊青海湖的水儲量也只有739億立方米,這樣一來,塔克拉瑪幹沙漠的地下水源存量就相當於3000個青海湖。這麼多的水如果有朝一日真的能被利用起來,真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前路雖然漫漫,但仍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