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世界最快超級計算機開機1分鐘 地球人算32年

2020-12-01 騰訊網

16日,一名研發工程師展示「申威26010」眾核處理器。

昨日,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露出真容。本版攝影/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

6月20日,德國法蘭克福國際超算大會(ISC)公布了新一期全球超級計算機TOP500榜單,由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製的「神威·太湖之光」以超第二名近三倍的運算速度奪得第一。更令人振奮的是,該套系統實現了包括處理器在內的所有核心部件全國產化。

基於全球最快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系統的三項全機應用入圍國際高性能計算應用領域最高獎——戈登貝爾獎。該獎設立30年以來,中國團隊從未入圍。此次,基於「神威·太湖之光」系統研發的三個課題入圍該獎項,佔入圍總數一半。

世界運算最快是種啥感受?運算一分鐘相當於地球人算32年。

「相當於200多萬臺普通電腦」

「簡單來說,這套系統1分鐘的計算能力,相當於全球72億人同時用計算器不間斷計算32年;如果用2016年生產的主流筆記本電腦或個人臺式機作參照,『太湖之光』相當於200多萬臺普通電腦。」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主任楊廣文介紹。

走進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1000平方米的房間內,記者看到了「神威·太湖之光」的「真身」:

由40個運算機櫃和8個網絡機櫃組成。每個運算機櫃比家用的雙門冰箱略大,打開櫃門,4塊由32塊運算插件組成的超節點分布其中。每個插件由4個運算節點板組成,一個運算節點板又含2塊「申威26010」高性能處理器。一臺機櫃就有1024塊處理器,整臺「神威·太湖之光」共有40960塊處理器。

「每一塊處理器相當於20多臺常用筆記本電腦的計算能力,4萬多塊再組裝到一起,速度之快可想而知。」楊廣文說。

「中國心」打破30年技術封鎖

30年前,中國的超級計算機用戶有一個神秘的「玻璃房」:美國人把一臺超級計算機賣給中國,用不透明的玻璃包裹得嚴嚴實實,中國技術人員沒有授權不得入內。

正是這種封鎖帶來的激勵,讓我國下大力氣研發全國產化的「神威」系列超級計算機,直至此次登頂國際榜單。只有5釐米見方的薄塊「申威26010」不僅成為「神威·太湖之光」的心臟,也成為我國自主研發打破30年技術封鎖的一柄利器。25平方釐米的方寸之間,集成了260個運算核心,數十億電晶體,達到了每秒3萬多億次計算能力。單晶片計算能力相當於3臺2000年全球排名第一的超級計算機。

楊廣文表示,不可否認,「神威·太湖之光」的成功,標誌著我國超級計算機研製能力已位居世界領先水平,但在技術儲備、系統穩定性方面與發達國家仍有明顯差距。

國家並行計算中心的相關科研人員表示,需要解決的技術關鍵環節非常多,以能耗為例,「神威·太湖之光」一年的用電量達到15兆瓦,相當於3個清華大學的用電量。以現有技術即使能夠實現百億億次,能源消耗將十分驚人。

更為關鍵的是,無論速度有多快,發展超算始終是為了「致用」,而這仍然是當前我國超算發展的短板。

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研究員張鑑表示,我國利用超算系統解決問題的能力長期不足,相關商業應用軟體仍為國外壟斷,在軟體研製、應用開發和人才培養方面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 揭秘

三項入圍戈登貝爾獎的應用分別為中科院軟體所與清華大學、北師大合作的「全球大氣非靜力雲分辨模擬」;國家海洋局海洋一所與清華大學合作的「高解析度海浪數值模擬」;中科院網絡中心的「鈦合金微 (微博)結構演化相場模擬」。有效使用超級計算機,算天、算地、算人,還能算命。

1 算天:風中哪朵雨做的雲?

氣象臺的天氣預報準度一直在提升,這背後其實都是超級計算機的功勞。

北京師範大學全球變化與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王蘭寧教授,是中科院軟體所與清華大學、北師大合作的「全球大氣非靜力雲分辨模擬」團隊成員之一。他從上世紀90年代從事氣象預報員,到後來轉型成為大氣分析專家,預報天氣的準頭不斷提升。

「下不下雨關鍵看雲層運動,在沒有超算之前,觀測雲層的精度是按照經緯度。有了超算之後,就可對雲層運動進行精確模擬與觀測。」王蘭寧說。

為了提高觀測精度,他十幾年來追逐著超算發展的腳步。2011年,他在天津的「天河一號」上實現了觀測精度10萬公裡的目標;隨後,他又在「神威·藍光」實現了1萬公裡精度;今年,他在「神威·太湖之光」上實現了9公裡精度。如今,他又在向著3公裡精度努力。

「如果能夠盯著每一朵雲,天氣預報就將萬無一失。」王蘭寧說,當然,這還需要更強的超算能力支撐。

2 算地:找飛機,抓偷排

尋找MH370,是世界科技角力的戰場。一個必經的環節是數據處理,擔當這一環節的角色即是超級計算機。「只要有足夠精確的相關數據,超算就能找到失事飛機。」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研究中心副教授黃小猛說。

除了找飛機,還有更多接地氣的事情倚仗超級計算機來解決。

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正在國家超算無錫中心進行的一項課題,就是深圳市汙染物擴散的模擬。通過超算模擬,可以根據目前汙染物的情況,計算出未來一段時間的大氣汙染物濃度和分布,進行空氣品質預報。從預報結果還可以計算出哪些汙染源「貢獻」最大,了解汙染的來龍去脈,為汙染防控提供決策指導。

「現在已經可以實現倒推排查究竟是哪個排放點導致了某次大氣汙染,未來將能夠實現每個小區、每個居民點空氣品質的準確預報。」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副研究員陳榮亮說。

3 算人:判定腦梗塞風險

模擬血流、模擬心臟、模擬人體任何一個部分,有了超級計算機,這些都不再是夢想。

近期,美國科學家利用世界前十的超級計算機,選取一名真人掃描其血管系統,通過3D建模技術建立動脈系統模型,成功地再現了整個人體的動脈系統。任何直徑或寬度在1毫米以上的動脈血管都會出現在模型中,而且模型的解析度達到了9微米。

只要運算核夠多、速度夠快,醫療工作者的診斷和治療水平將大大提升。

陳榮亮近日也在利用「神威·太湖之光」對人體血流進行模擬與分析,例如可以及時有效地判定一個病人是否會發生腦梗塞的風險。

「過去,對一個可能發生腦梗塞病人,醫院難以判斷是否要進行支架手術,一般都會通過從大腿動脈處放進測壓導絲進行測量,這種方式既危險又痛苦。如今,經過模擬計算,只要血流儲備分數如果小於0.8,就要做手術。」陳榮亮說。

4 「算命」:找出你個性偏好

超級計算機,在我們認識自己方面也能派上用場。

該功能的正式名稱叫「個性特徵服務」。美國的IBM超級計算機「沃森」近期宣布,通過對每個人2300條最新社交網絡推文的解讀,應用語言學分析方法歸納總結你的社交特性,然後將你與其他幾十萬甚至數百萬用戶進行比較,從而勾勒出你與眾不同的個性。

「沃森」的分析程序如果由「神威·太湖之光」來做,是不是會更加準確?

「理論上是可以實現的,畢竟我國的超算已經達到了足夠的分析能力。」長期從事超算應用的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研究人員周純葆說。只要科學家們的「腦洞」夠大夠好玩,設計禮服、設計創意食譜、設計任何你想得到或者想不到的玩意,超級計算機都有機會搶生意。

本版稿件/綜合新華社電

相關焦點

  • 2019年世界超級計算機盤點,中美用E級超算決戰2020年
    讓中國人記住的刻骨銘心的恥辱是,為了防止中國用它來進行軍事領域的研究,美國對該臺計算機的使用制定了苛刻的條件,安裝在指定位置,美國人隨時都可以去檢查,中國人在上面運行什麼程序都需要美國人的批准。從那以後,中國人奮發圖強,開始研製自己的超級計算機,從進口CPU到國產CPU,從進口軟體到自研作業系統和軟體,從仿國外的架構到自研先進架構,經歷了近三十年的發展,終於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 美國宣布造出最快超級計算機,峰值速度是神威近兩倍
    美國能源部實驗室宣布,他們研發出一臺名為「Summit」的超級計算機,現在已經在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運行,運算速度峰值達每秒20億億次,超中國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的運算峰值的每秒12.5億億次,運算能力為目前「世界最強」!如無意外,它將在本月底公布的Top 500榜單中名列第一,美國重奪「世界上最強大超算」桂冠。
  • 大國重器:超級計算機,盤點我國超算發展史,產業自主化迫在眉睫
    >那麼我們國家最近二三十年,都研發出多少代超算呢?銀河—I 時間:1983年研製單位:國防科技大(第一次) 簡介:我國第一臺算力在每秒1億次以上的計算機 曙光一號 AMD皓龍處理器 天河 1 號時間:2009 研製單位:國防科大 (第二次) 簡介:第一臺國產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使中國成為繼美國之後世界上第二個能夠自主研製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的國家
  • 世界第四超級計算機工作40分鐘 模擬1%人腦活動1秒
    數十年來人們一直試圖讓電腦能具有人腦一樣的思考能力。日前,德國和日本的科學家,運用世界計算能力第四的超級計算機耗時40分鐘,成功模擬了大腦活動有史以來最長的時間——1秒。本次模擬的是1秒內17.3億神經細胞(當然,這並非完整的人腦細胞數量)的活動,使用K-Computer的82944個處理器+1PB內存進行計算。結果是,完成1秒的模擬計算需要耗費40分鐘。
  • 「九章」計算機:它花1分鐘,超算需億年
    計算玻色採樣問題,「九章」處理5000萬個樣本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算需6億年。這是我國首次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  眼下,研製量子計算機已是世界科技前沿的最大挑戰之一。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所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計算玻色採樣問題,「九章」處理5000萬個樣本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需要6億年。
  • 世界超級計算機500強排行:美國113臺,日本34臺,中國讓人驕傲!
    導讀:世界超級計算機500強排行:美國113臺,日本34臺,中國讓人驕傲!,而最近世界超級計算機500強排行榜單發布:美國一共有113臺上榜,日本有34臺上榜,而中國一共有217臺上榜,中國超級計算機上榜的數量排名全球500強榜單的榜首,這也非常的值得我們驕傲和自豪!
  • 國家超算深圳中心:部署E級計算機 2年提升計算能力1千倍
    來源:中國新聞網原標題:國家超算深圳中心:部署E級計算機,2年提升計算能力1千倍作者:蔡敏婕中新網廣州10月27日電,記者27日從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獲悉,當前高技術領域角逐的焦點之一的E級計算機即將落戶深圳,計劃至2022年,該中心計算能力將至少提升
  • 國家超算深圳中心:部署E級計算機,2年提升計算能力1千倍
    國家超算深圳中心:部署E級計算機,2年提升計算能力1千倍 中新網廣州10月27日電,記者27日從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獲悉,當前高技術領域角逐的焦點之一的E級計算機即將落戶深圳,計劃至2022年,該中心計算能力將至少提升
  • 它花1分鐘 超算需億年
    計算玻色採樣問題,「九章」處理5000萬個樣本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算需6億年。這是我國首次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眼下,研製量子計算機已是世界科技前沿的最大挑戰之一。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所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計算玻色採樣問題,「九章」處理5000萬個樣本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需要6億年。這是我國首次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這一突破也使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
  • 它花1分鐘,超算需億年
    計算玻色採樣問題,「九章」處理5000萬個樣本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算需6億年。這是我國首次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眼下,研製量子計算機已是世界科技前沿的最大挑戰之一。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所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計算玻色採樣問題,「九章」處理5000萬個樣本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需要6億年。這是我國首次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這一突破也使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
  • 國產超算×國產模式×國產數據 我們的天氣預報會更準嗎?
    編者按:高性能計算機系統,還有一個更為人熟知的名字——超算。自2013年以來連續登陸全球最強超級計算機榜首,國產超算包括硬體、應用等在內的優越性能便廣為人知。但很多人不了解,每天服務於我們生產生活的天氣預報對超算的需求多麼迫切和嚴苛。
  • 「九章」計算機助力我國首次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它花1分鐘,超算需億年
    計算玻色採樣問題,「九章」處理5000萬個樣本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算需6億年。這是我國首次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眼下,研製量子計算機已是世界科技前沿的最大挑戰之一。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所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計算玻色採樣問題,「九章」處理5000萬個樣本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需要6億年。這是我國首次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這一突破也使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
  • 心算、珠算到超算 計算「極限」該如何突破?——世界計算機大會新...
    計算機技術「極限」該怎麼突破?如何迎接「產業變革」?未來計算機又將走向何方?……9月9日至11日,2019世界計算機大會在「銀河」「天河」超算之鄉湖南長沙舉行,來自全球的計算機「大咖」共話計算機技術和產業的未來。
  • 國產超算×國產模式×國產數據 天氣預報會更準嗎-中國氣象局政府...
    自2013年以來連續登陸全球最強超級計算機榜首,國產超算包括硬體、應用等在內的優越性能便廣為人知。  但很多人不了解,每天服務於我們生產生活的天氣預報對超算的需求多麼迫切和嚴苛。  在這樣迫切的時刻,2018年,中國氣象局迎來了國產高性能計算機系統「派-曙光」。2019年伊始,這套國產高性能計算機系統因在前期測試、試運行中表現良好,通過業務驗收,從此正式承擔起氣象業務運行及科研的重任,這也是首臺應用國產衛星數據,運行國產模式的國產氣象高性能計算機系統。
  • 「九章」計算機助力我國首次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它花1分鐘,超算需億年
    計算玻色採樣問題,「九章」處理5000萬個樣本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算需6億年。這是我國首次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眼下,研製量子計算機已是世界科技前沿的最大挑戰之一。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所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計算玻色採樣問題,「九章」處理5000萬個樣本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需要6億年。這是我國首次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這一突破也使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
  • 它花1分鐘 超算需億年
    計算玻色採樣問題,「九章」處理5000萬個樣本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需要6億年。這是我國首次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這一突破也使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12月4日,《科學》雜誌發表了該成果。
  • (新中國70年)新中國第一臺計算機:從無到有躋身世界前列
    今年7月份召開的「2019世界計算機大會」發布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計算機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9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7%;微型計算機產量3.1億臺,伺服器年產量達到了295.2萬臺。如今的人們很難想像,中國的第一部電子計算機——103機,佔地達40平方米,運算速度僅為每秒30次。
  • 豆比我的世界科學分析(1)——當超級計算機遇到了TNT大爆炸
    那我們就來仔細分析一下:到底TNT大爆炸和超級計算機的碰撞是怎樣的很顯然,每一個TNT的x,y,z坐標需要被記錄,同時我們要算每個TNT和其他TNT之間的交互作用。因為TNT的爆炸是鏈式反應,也即1格影響兩個,兩個影響四個這樣,所以對於每個TNT,如果把對其他的TNT的影響都迭代完需要log2(60000000)次,這個值大概是25-26之間,保守估計,我們取25好了。
  • 「九章」計算機助力我國首次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它花1分鐘,超算需億年(科技自立自強)
    計算玻色採樣問題,「九章」處理5000萬個樣本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算需6億年。這是我國首次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眼下,研製量子計算機已是世界科技前沿的最大挑戰之一。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所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計算玻色採樣問題,「九章」處理5000萬個樣本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需要6億年。這是我國首次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這一突破也使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
  • 超算奪冠且行且近,勢在必行
    目前已經排名的世界超級計算機500強榜單中,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超級計算機「頂點」超過了中國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仍然佔據榜首,而「神威·太湖之光」位居第二名。緊隨其後排在第三至五位的超級計算機依次是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的「山脊」、中國的「天河二號」、日本的「人工智慧橋接雲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