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號指數中,領域的垂直度是五大指數之一,很多新手不太重視這個指標,其實這個指標對於新手的轉正,原創,推薦量的高低,甚至瀏覽量的高低都有關係,是一個很重要的的指標。
下面分析一下原因,大家可以對照一下自己的情況,想一下是否有值得改善的地方。
首要的,專業領域是百家號形成你的個人畫像的基礎中的基礎,如果你的作品領域很散亂,平臺連你是做什麼的都不能識別,就無法給你歸類。
平臺在註冊的時候,在百家號指數的5個維度中,唯一只有領域是事先讓你選擇的,也就是說入駐平臺申請,首先平臺就在提醒你,想清楚你要做什麼方向然後再入駐。作為平臺,首要的也是對作者是什麼領域方向作為你入駐百家號後的第一個標籤。
很多人,即使選擇了領域方向,但是在創作中,興之所至,主題非常分散,讓平臺無法進行第二個步驟,也就是你的水平的判斷,從而平臺的對你的評價將會很低。很多朋友,因為最開始沒有注意領域的重要性,開始創作後才發現所選擇的領域不適合自己,平臺給了每個帳號唯一的一次修改的機會。之所以唯一一次,就是希望錯誤可以犯一次,但是不能隨意更改,否則就無法形成穩定的個人畫像,從而你的粉絲無法穩定,平臺對你也無法判斷。
平臺大量的工作由機器人完成,個人畫像是判斷的重要基礎,如果發表一篇與你畫像也就是專注領域不符合的文章,機器人首先對文章的評判就會減分,從而推薦量我會大幅度降低甚至不推薦。不推薦的情況下,即使文章質量再高,也很難形成大的瀏覽量。
這是平臺定的規矩,也是正常的科學邏輯。各位可以回想一下自己發文中遇到的問題,是不是與之有關,希望以上經驗能對諸位有所借鑑。
在這裡補充說明一下,平臺並不是不近人情,就是你在入駐選擇的時候,領域可能選擇的不合適,但是只要你能夠創作的過程中可以一直保持一個領域的垂直,平臺照樣會根據你的領域和文章的內容為你計算,從而形成一個事實領域標籤,等轉正後可以有機會改正一次。筆者就是這種情況。在修改領域之前,垂直度還是能有700多分,說明平臺還是非常講道理的,充分考慮了作者的情況,但是要求領域專注的導向是明確的,無可厚非。
相信這一系列的評估標準,百家號是根據一些科學的管理方法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總結出來的。對百家號適用,其實我們如果類比一下,百家號的這個規矩和我們的職場生涯非常相似和適用。
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人生給我們選擇的機會並不是很多,一入侯門深似海。很多人今天換一個工作,明天換一個工作,最終一事無成。而有些人,雖然基礎並不好,雖然並不是非常聰明,但是因為專注而專業,因為專業而專家,厚積薄發,大器晚成。
同百家號平臺的設定一樣,如果事業方向確實選擇錯了,不是不可以更改和調整,但是不能三天兩頭的改,你改一次就已經相對別人付出代價,重新來過,重新適應,本身就已經吃虧了,而如果頻繁更換,將很難有所成就。
人生苦短,很難有完美的選擇,人生下來可能在農家可能在城裡,經過自己的奮鬥,考上大學,會面臨第一次事業方向的選擇,在畢業參加工作,會面臨第二次事業方向的選擇,在就業後,仍然會有可能會發現自己的方向不合適,這是第三次機會,第一次讀大學的時候可能因為年輕不懂或者成績原因,身不由己的選擇了專業方向。而大學畢業後求職,因為就業市場的原因,也可能沒辦法選擇或者因為沒有工作過想不清楚自己的職業方向。這些都可以是理由,但是在工作後,接觸了社會,應該能夠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能夠對社會領域有更深的了解,所以可以再給自己一次機會,最好頂多只給自己一次重新選擇的機會,從此,專於這個領域,做專做精做強。
最後祝願大家都能找到自己心儀的事業,並從一而終,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