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科動物中最著名的就是獅子、老虎、豹子還有家貓。很多人可能會奇怪,為什麼獅虎豹的體型那麼大,而家貓的體型那麼小呢?
獅虎豹和家貓有共同祖先
最早的貓科動物大約出現在3000萬年前。所有的現代貓科動物和劍齒虎的共同祖先,都是2500萬年前生活在歐洲和西亞的原貓。到2000萬年前,原貓又進化成假貓,假貓的後代分化為兩大分支,即劍齒虎類和真貓類。
現代貓科的共同祖先:原貓
現存所有的貓科動物都屬於真貓類,它們不同的種類大約在1100萬年前才分道揚鑣,最早分化出來的是豹屬,包括我們所熟知的獅虎豹,最後分化出來的是貓屬,家貓就是該屬成員。
因此,要追本溯源,家貓和獅虎豹都是有共同的老祖宗的,只不過在後來的演化中,它們在不同的環境下適應了不同的生活,導致形態、大小截然不同。獅虎豹是適應以大型有蹄動物為食而進化的,因此就越來越大,而家貓的祖先非洲野貓則是適應以嚙齒類動物為主食進化的,所以它們至今仍保持了其祖先那樣的嬌小身形。前者是大自然中的頂級捕食者,是「獸中之王」,而後者則是捕鼠能手,它們都是天生的殺手,是大自然的驕子。
獸中之王:獅子
貓科動物是有大有小的
雖然大家所熟知的貓科動物只有幾種,但實際上它們的種類非常多樣,有約40種,這其中半數以上的種類都和家貓差不多大,甚至更小。
專家按照體型把貓科動物分成了三類,大型貓科動物,中型貓科動物和小型貓科動物。
大型貓科動物:一共有7種,包括獅子、老虎、美洲虎、美洲獅、金錢豹、獵豹和雪豹,它們的體重在40千克以上。
最大的貓科動物:東北虎
貓亞科的大貓:美洲獅
獵豹曾經單獨列為一個亞科,現在作為貓亞科成員
中型貓科動物:一共有13種,包括豹亞科的雲豹、巽他雲豹和貓亞科的11種,大家所熟悉的大貓異寵多是中型貓科動物,如獰貓、藪貓、歐亞猞猁、加拿大猞猁和短尾貓等,中型貓科動物的體型在10到40千克,正好在猞猁屬的體型變異範圍內。
最大的中型貓科動物:歐亞猞猁
豹亞科的中型貓科動物:雲豹
國產中型貓科動物:亞洲金貓,在民間被作為虎豹一類
小型貓科動物:包括約20種貓亞科的成員,它們的體重都在10千克以下。家貓的野生型——非洲野貓是小型貓科中比較大的成員,只有叢林貓、豹貓、荒漠貓和細腰貓等少數幾種比它大。絕大多數小型貓類體型比家貓小,包括雲貓、黑足貓和鏽斑貓。
叢林貓:最大的小型貓科,也是最大的貓屬動物
我國最常見的小型貓科動物:豹貓
最袖珍的貓科動物:鏽斑貓
可見,貓科動物並不是都像獅虎豹那麼大,存在很多像家貓這樣的小型種類,家貓在整個貓科家族中屬於中等偏下體型。
家貓為什麼沒有往大型化發展
通過上面的介紹,大家應該也清楚了,家貓之所以沒有變大,首先是因為家貓的祖先非洲野貓體型就不大,而家貓被人類馴養只有不到5000年的歷史,這麼短的時間不足以使家貓的基因有很大的變化。
家貓的祖先:非洲野貓
其次,家貓被人類飼養在家裡,主要目的也是抓老鼠的,它們衣食無憂,失去了往大型化發展的動力,因此普通的家貓不但不比非洲野貓大,反而略小。人類現在定向培育家貓的品種,主要是為了讓它們更溫順、更可愛,而不是更大。不過,人類還是培育了一些比較大的家貓品種,例如緬因貓。
最大的家貓品種:緬因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