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聲明:本文為新華網客戶端新媒體平臺「新華號」帳號作者上傳並發布,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華號的立場及觀點。新華號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
對於天文觀測愛好者來說2020年最有看點的天象,就是將在6月21日發生的日環食了。當月球運動到地球和太陽之間時,如果三者正好處於一條直線,月球會擋住太陽照射到地球的光,太陽部分或全部被月球遮擋的現象被稱作日食。
根據觀測者位於月影的不同位置,觀測者看到的日食分為三類,即日偏食、日全食和日環食。月球在一個橢圓軌道上繞地球運動,因此月球到地球的距離是在變化的,時遠時近。當月球離地球較遠時,本影錐不能到達地球,月球本影錐延長所形成的偽本影錐掃過地球的部分區域。此時,從視覺效果來看,月球要比太陽小,因此從處於偽本影區的地方看太陽,能看到一個中心被遮擋、周圍發光的光環,即日環食。
6月21日的日食帶將穿過我國西藏、四川、貴州、湖南、江西、福建、臺灣等地,這些地方的民眾可以觀賞難得一見的環食奇景,而其他地區只能看到日偏食。1月4日16時38分的象限儀座流星雨,8月12日21時02分的英仙座流星雨,12月14日8時35分的雙子座流星雨,被稱為北半球三大流星雨,這三場流星雨每年的流量都比較穩定,也值得觀賞。2020年,還有一些天象雖然沒有日食矚目,也沒有流星雨浪漫,但也不容錯過,比如半影月食,各種合、外行星衝,以及內行星大距。半影月食是指月亮環繞地球運行過程中,月球進入地球半影,地球擋住了一部分太陽照向月球的光,月球看上去要比平時昏暗一些。在半影月食發生的過程中,只有半影月食的食分大於0.7時,肉眼才可以察覺到。在太陽系中,我們把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行星稱為內行星,即水星和金星;把地球繞日運行軌道之外的行星稱為外行星,包括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自古以來,天文學家用順行、逆行、留、衝、合、方照、大距等術語描述視運動的特徵和方位。由於行星繞日軌道的共面性,它們在天球上的運行軌跡都在黃道附近,沿黃道移動,將自西向東的運動稱為「順行」,將自東向西的運動叫作「逆行」。由順行轉為逆行或逆行轉為順行的時刻,位置短暫不動,稱為「留」。將看到行星和太陽的黃經相同的現象叫作合。將看到行星和太陽的黃經相差180°的現象稱為「衝日」,簡稱「衝」。內行星和太陽的黃經相差90°時叫作方照。內行星的距角達到最大時的位置稱為大距。
內行星和地球同時繞日運行示意圖外行星衝,是指地外行星運行到與太陽、地球形成一條直線的位置。一般來講,此時行星最亮,也最適宜觀測。2020年將有木星衝、土星衝、海王星衝、火星衝、天王星衝發生。內行星大距,則是從地球看出去,水星或金星與太陽處於最大夾角的位置。由於距離太陽太近,水星和金星經常被湮沒在太陽的光輝中,可觀測機會並不多。只有等到內行星和太陽的角距達到最大,此時行星距太陽較遠,受太陽光的影響最小,就可以清晰地觀測水星和金星。內行星在太陽東邊稱「東大距」,在太陽西邊稱「西大距」。
外行星和地球同時繞日運行示意圖合即是指兩個或幾個天體看上去靠得比較近,有較高的觀賞價值。4月15日—16日就曾發生三星合月,即木星、土星、火星三星同時與月亮「親密接觸」。12月22日傍晚17:26分,木星合土星將出現在西南方天空。來源:新華號 中國大百科全書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