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發展的道路上,我們國家對於航天工程有著越來越多的突破,而在9月11日,中國航天局探月魚航天工程中心有消息稱,中國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路達到1.37億千米,距離地球約1520千米,探測器的姿態穩定、能源平衡,相關工作一切穩定順利。
天問一號是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在2016年,中國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得到了批准立項,將通過這個發射任務實現了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目的是對火星開展全球性、綜合性的環繞探測。
在2020年4月24日,中國行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系列」,於是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
在今年的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火箭在飛行了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這一探測器的升空,預計飛行7個月抵達火星,而通過2-3個月環繞飛行,著陸在火星表面,開展探測任務。
這次火星探測任務,是為了對火星的表面形貌、物質成分、大氣、電離層、土壤特性、磁場等科學探測,而後實現我國深空探測領域的技術跨越。
同年8月2日,完成了天問一號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然後繼續飛向火星,到了8月19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經距離地球823萬公裡,環繞器上的火星磁強計、高解析度相機、礦物光譜分析儀等載荷依次完成自檢,各項設備狀態一切正常。
在8月28日,「天問一號」探測器已經累計飛行裡程達到了1億千米以上,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多個載荷完成自檢,設備被確認狀態正常,相關工作按照計劃穩定推進。
到了9月11日,天問一號更向前前進著,中國行星探測工程是一個整體概念,而這一個概念項目的實施,呈現出了科學發現的豐富多彩,也承載著中國人航天強國的夢想,為了人類和平利用太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出更多的中國智慧、中國力量、中國方案。
今年目前為止,除了我國發射了探測器,還有阿聯希望號探測器,美國毅力號也成功發射升空,讓2020年成為了火星探測器的集結之年。
好了,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我們下一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