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貴的金屬,一斤相當於600多噸黃金,1克價值2700萬美元,是金子的65萬倍?自然界中真的存這種金屬?黃金在它面前,都會顯得分文不值?被稱為全球最貴的金屬究竟是什麼?答案是鉲[kāi],鉲是第六個被人工合成出來的超鈾元素,從概念上來看,人們將原子序數大於92(鈾元素)的元素統稱超鈾元素,是一種人工合成的放射性元素,地球上有著極少量的鉲,主要出現在含鈾量很高的鈾礦中,因為鈾在捕獲中子後,會進行β衰變,也就是說原子核會自發地放射出β粒子或俘獲一個軌道電子而發生的轉變,從而形成鉲。
的確,鉲是世界上最昂貴的元素,也是自然界中形成的質量最高的金屬,可以說,其它比它質量還高的金屬都是人工合成的,一克價值2700萬美元,是金子的65萬倍也是事實,實際上,鉲還是核工業中最重要的一種物質,同時在醫學領域,也有不小的貢獻,能用於治療子宮癌、口腔癌、直腸癌、食道癌、胃癌、鼻腔癌等多種癌症,故而被譽為「癌症剋星」,鉲屬於錒系元素,錒系元素是周期系ⅢB族中,原子序數為89-103的 15種化學元素的統稱,上世紀中葉,才有科學家發現了鉲這種元素,自此,人們才對這種元素展開了研究。
雖然鉲可以自然形成,但是它已經處於自然形成的臨界點,所以說在自然界中很難找到它的身影,人類想要利用鉲需要人工合成,之所以一斤鉲相當於600多噸黃金,就是因為鉲這種元素被科學家發現了極高的醫療價值,雖說鉲累積在骨骼組織裡的鉲會釋放輻射,破壞身體製造紅血球的能力,由於放射性極強,在環境中的存量極低,所以鉲在生物體中沒有任何自然的用途,但是鉲所釋放的電離輻射在骨骼和肝臟中卻能致癌,除此之外,還可用作高通量的中子源,鑑於可以利用的鉲的數量非常少,使其應用受到了限制,即便如此,它也被作為裂解碎片源,被用於核研究。
如今,人們普遍知道,製作玻璃刀的金剛石,可以輕易地割開普通刀具無法割破的玻璃,然而,有研究卻表明,最硬的金屬可能是鉻[gè],金屬鉻屬於鎳基,可以算為是一種高溫合金,大多數時候呈現的是塊狀,屬於亮銀色,人們經過大量實驗表明鉻的硬度遠超玻璃,拿著它,在玻璃上輕輕一划就能劃開,就連不鏽鋼在它面前也不過是弟弟,對於不同的工業要求而言,人們也會對它的雜質含量做出相應調整,多數時候會使用氫氣來提純,順帶一提,常溫常壓下,氫氣是一種極易燃燒,無色透明、無臭無味且難溶於水的氣體,鉻的化學符號為Cr,單質為鋼灰色金屬,何謂單質?它是指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淨物。
鉻的元素名來自於希臘文,原意為顏色,歷史上,鉻是1797年被法國化學家沃克蘭,從當時被稱為紅色西伯利亞的礦石中發現,其實1766年,在俄羅斯聖彼得堡任化學教授的德國的列曼就曾分析過它,並確定其中含有鉛,有一點大家要注意,雖然鉻有著超高的硬度,但是它卻屬於脆性金屬,無法單獨使用,大多數鉻金屬都是和其它的鐵、鎳組成合金,這樣的合金耐熱、耐磨,還具有很高的強度,基本上可以說,在自然界沒有比它還硬的金屬,人們也經常將其應用在航空和核反應領域,值得一提的是,鉻對血糖代謝至關重要,它可以提高胰島素作用,所謂的胰島素是指由胰臟內的胰島β細胞受內源性或外源性物質,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種蛋白質激素,也就是說,鉻可以讓葡萄糖順利進入人體細胞進行代謝產生能量,如果有人患有糖尿病或是低血糖,也許他可以通過鉻來調節體內葡萄糖的代謝。
最後要介紹的是,世界上最稀有的金屬是銥[yī] ,事實上,銥地殼中的含量比黃金稀薄12倍,密度高,通常來說,銥用於硬化鉑,因為它具有很高的熔點,而且堅硬、易碎,只是不易操作,銥的元素名來源於拉丁文,原意是「彩虹」,1803年,英國化學家坦南特、法國化學家德斯科蒂等人用王水溶解粗鉑時,從殘留在器皿底部的黑色粉末中,發現了兩種新元素,即鋨和銥,銥在地殼中常與鉑系元素,一起分散於衝積礦床和砂積礦床的各種礦石中。
1803年,人們首次發現了銥,它與鉑族一樣,是世界上最耐腐蝕的金屬,其熔點在2400多攝氏度,雖說在地球上很少見,銥金屬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約為千萬分之一,但是在流星中卻非常豐富,它們儲存在距今約6600萬年前的地層中,由此衍生的理論是,它隨著小行星來到地球上,從而導致了恐龍大滅絕,令人詫異的是,有研究人員金屬用地球上密度第二高的金屬銥,創造出了一種銥和有機物質的化合物,其光反應可直接接受可見雷射的照射,被能量激活後,填充其中的氧氣會轉化為有毒的單線態氧以此擊殺癌細胞,很少有人知道,銥黑這種染料,它含有非常細緻的銥粉末,銥黑可以將瓷器染成很深的黑色,有19世紀的文獻稱,所有其它的黑色瓷器染料與它一比較,都變成了灰色,以上就是世界上最貴、最硬、最稀有的金屬介紹,對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