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
僧人能詩,謂之詩僧。唐代詩歌文化繁榮,幾乎人人喜詩愛詩,而有文化的人都能吟詩作詩。除了士人學子之外,便以僧人能作詩者居多。
有唐一代有名有姓有作品傳世的詩僧多達一百一十多人,其中以王梵志、皎然、寒山、靈澈、齊己、貫休等人為佼佼者,還有一位出家又還俗的「詩僧」賈島。因唐代風氣開放,這些詩僧多性情瀟灑,甚至豪邁不羈。比如晚唐五代時期的貫休,就是一位頗為傳奇的詩僧。
貫休是唐末五代時的詩僧,俗家名姜德隱,七歲就出家為僧。據傳貫休過目不忘日誦百經,詩書畫三絕。尤其是畫技冠絕一時,既是詩僧,又被稱為畫僧。貫休性情豪爽,好交遊。《唐才子傳》評價他「一條直氣,海內無雙,天賦敏速之才,筆吐猛銳之氣」。
譬如下面這首《獻錢尚父》就是貫休「一條直氣、猛銳之氣」的體現:
獻錢尚父
唐·貫休
貴逼人來不自由,龍驤鳳翥勢難收。
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
鼓角揭天嘉氣冷,風濤動地海山秋。
東南永作金天柱,誰羨當時萬戶侯。
錢尚父便是唐末五代時期的吳越王錢鏐,據傳貫休為避黃巢之禍,雲遊吳越杭州一帶。吳越王錢鏐聽聞後,當即設宴盛情款待。聽聞吳越王錢鏐即將出徵討伐叛亂,貫休當即於酒宴上獻詩一首,預祝其出徵大捷,凱旋歸來。所獻之詩就是這首《獻錢尚父》。
這首詩本意是頌揚錢鏐立足東南吳越的功業成就。首聯贊其奮發向上富貴自來,頷聯寫酒宴盛況,襯託錢鏐威望,並預祝其出徵大捷,安定吳越十四州。頸聯描繪吳越軍容氣概使天地變色。尾聯則說吳越王錢鏐執掌東南之地如天地支柱一般,誰還羨慕舊時的萬戶侯呢?
貫休這首詩讀來頗為豪壯爽朗,尤其是頷聯「一劍霜寒十四州」極為猛銳,鋒芒畢露,堪稱千古名句。作為宴上獻詩,能有如此佳作,實在出手不凡。
而更為不凡的事還在後面:錢鏐讀罷此詩很是心滿意得,唯獨對這一句「一劍霜寒十四州」有些不滿。當時錢鏐佔據吳越十四州之地,詩中所說倒也屬實。
但錢鏐志不止於此,因而要求貫休改「十四州」為「四十州」,以顯其志。貫休寧死不從,說道:「州難添,詩亦難改」!並隨口吟詩一首飄然離去:
不羨榮華不懼威,
添州改字總難依。
閒雲野鶴無常住,
何處江天不可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