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韌號(Resilience)的空間站之旅;又一枚海洋觀測衛星發射;阿爾忒彌斯(Artemis)任務關鍵的火箭系列測試有了新進展……最近新聞速遞,盡在「本周NASA」!
字幕製作:哇渣
Credit:NASA
11月15日,NASA太空人邁克·霍普金斯(Mike Hopkins)、維克多·格洛弗(Victor Glover)、香農·沃克(Shannon Walker)和日本的野口聰一(Soichi Noguchi)乘坐SpaceX「堅韌號」載人龍飛船,從甘迺迪航天中心飛向太空。「當我們為全人類出發探索時,地球引力也無法阻止我們。」這次成功的發射開啟了國際空間站的首個機組人員輪換任務,是NASA和SpaceX 6次認證載人任務中的第一個,同時也是NASA商業載人計劃(Commercial Crew Program)的一部分。「載人龍飛船的另一個視角,是它未來的目的地,未來六個月的『家』,也就是國際空間站。」第二天,堅韌號及其機組人員抵達空間站,並於美東時間晚上11:01成功對接。邁克·霍普金斯:「這裡是堅韌號,SpaceX和NASA,祝賀你們,開啟了從佛州海岸到國際空間站的飛行新時代。」不久之後,空間站上的第64遠徵隊(Expedition 64)隊員迎來了4名最新成員,他們的到來使長期在站人員規模首次從6名增加到了7名。他們將在為期6個月的在站時間裡進行科學研究和空間站維護,這是從美國發射的歷時最長的載人航天任務。
哨兵6號麥可·弗賴利克(Sentinel-6 Michael Freilich)衛星於11月21日從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升空。這是兩顆相同衛星中的第一顆,用於在至少未來十年的時間內進行全球海平面觀測。哨兵6號麥可·弗賴利克的雙胞胎,哨兵6B號(Sentinel-6B)計劃於2025年發射。
斯坦尼斯航天中心的工程師已成功修復太空發射系統火箭核心級段的閥門,現正準備在12月7日這一周進行全箭演習(wet dress rehearsal)。此次全箭演習是火箭整體整合測試(Green Run test)系列的一部分,為阿爾忒彌斯登月任務的發射作準備。目前將進行一次啟動全部4個火箭發動機以模擬發射的點火測試(hot fire test),目標是在12月21日這一周結束這一測試系列。
11月18日,俄羅斯太空人謝爾蓋·雷吉科夫(Sergey Ryzhikov)和謝爾蓋·庫德·斯維奇科夫(Sergey Kud-Sverchkov)去到了國際空間站之外,為俄羅斯新研究艙的到來做準備。新的太空艙名為「Nauka」,俄語意為「科學」,現正在哈薩克斯坦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Baikonur Cosmodrome)準備發射。
NASA研究人員利用計算機模型創建了無新冠疫情的2020年大氣情況,發現自新冠爆發的2月以來,地球大氣層中的某些汙染物數量比無疫情時要少。這項研究希望能推算出其中有多少下降來自疫情相關的社交隔離導致的人類活動變化。減少的汙染物包括將近20%的二氧化氮下降,二氧化氮主要來自工業和運輸業的化石燃料燃燒。
以上就是「本周NASA」的全部內容!更多詳細信息請訪問nasa.gov/t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