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廣袤無邊,完全容得下人類共同探索

2020-11-30 大眾網

  宇宙廣袤無邊,完全容得下人類共同探索

  閱讀提示

  外空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確保外空的和平利用,防止外空武器化和軍備競賽,不僅符合各國共同利益,也是各國共同責任。

  11月6日,第75屆聯合國大會裁軍與國際安全委員會表決通過「不首先在外空部署武器」決議。2014年來,「不首先在外空部署武器」決議每年均表決獲得通過。

  新華社的報導稱,自2017年起,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又一次寫入聯合國外空決議之中。

  在分析人士看來,國際社會還必須採取預防性措施,就防止外空軍備競賽儘早談判締結新的國際法律文書,從源頭和法律機制上防止外空武器化。

  一

  1957年10月,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人類活動的領域從陸地、海洋和大氣層擴展到外層空間。

  由於外空具有巨大的軍事潛力和價值,伴隨冷戰期間美蘇軍備競賽,外空迅速成為競爭新領域。

  60多年來,人類在探索外空的過程中,雖然有國際空間站這樣的合作範例,但國家間的競爭從未中斷。

  為了確保外空用於和平目的,國際社會於1959年成立聯合國和平利用外空委員會,並於20世紀60至70年代達成一系列旨在控制外空軍備競賽的國際條約,其中1967年10月10日生效的《外層空間條約》,被譽為和平利用外空的法律基石。

  該條約規定了外空活動所應遵守的10項基本原則,包括探索和利用外層空間應為所有國家謀福利,而無論其經濟或科學發展的程度如何;各國應在平等的基礎上,根據國際法自由地探索和利用外層空間,自由進入天體的一切區域;不得通過提出主權要求,使用、佔領或以其他任何方式把外層空間(火星或者月球)據為己有;不在繞地球軌道及天體外放置,或部署核武器及任何其他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等。

  《外層空間條約》確立的有關外層空間活動原則,對於各國和平探索和利用外層空間有一定指導意義,也有助於限制外層空間的軍備競賽。迄今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批准了這一條約。

  二

  冷戰結束後,美國在民用和軍事利用外空領域遙遙領先,對可能制約其技術和裝備發展的條約談判均持消極態度,同時也是少數不支持談判禁止太空武器的國家之一。

  組建「太空軍」,更是美國在目前外空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尋求軍事絕對優勢的一項重要舉措。

  美軍是最早開始籌劃組建太空作戰部隊的軍隊之一。

  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美軍就組建了一支由100多名太空人和7000多名航天技術人員組成的「準太空戰部隊」,負責美軍太空飛行器的發射和控制工作,在太空軍事力量建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8年6月18日,美國正式啟動組建「太空軍」,獨立於空軍,成為美國武裝力量的第六軍種。

  美國的行為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在全球一定程度上掀起太空軍事化浪潮。

  俄羅斯、日本、印度、英國等均表示要發展太空軍事實力,北約也於2019年7月通過新太空政策,構建太空防禦體系。

  各國將先進的外空技術應用到軍事領域,通過研製太空對抗武器、組建專門太空作戰部隊等,或將引發新一輪的外空軍備競賽,將其逐步演變為大國角力的新戰場。

  三

  如何和平利用外空,防止外空武器化和軍備競賽,考驗人類的智慧與勇氣。

  2014年6月,中國與俄羅斯共同在日內瓦向裁軍談判會議(裁談會)全體會議提交「防止在外空放置武器、對外空物體使用或威脅使用武力條約」更新草案,提出通過談判達成一項新的國際法律文書,防止外空軍備競賽和外空武器化。

  中方代表指出,國際社會必須採取預防性措施,就防止外空軍備競賽儘早談判締結新國際法律文書,從源頭和法律機制上防止外空武器化。這也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呼聲,歷屆聯大均高票通過防止外空軍備競賽決議,要求裁談會談判締結相關國際法律文書。

  外空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確保外空的和平利用,防止外空武器化和軍備競賽,不僅符合各國共同利益,也是各國共同責任。

  當前形勢下,談判達成外空軍控國際法律文書的必要性和緊迫性進一步上升。正如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所說,「太平洋足夠大,完全容得下世界各國;宇宙更是廣袤無邊,完全容得下各國共同探索與合作。」

  趙曉展

  【編輯:田博群】

相關焦點

  • 外交部回應天問一號:宇宙完全容得下各國共同探索
    中國的火星探測是一個開放性的科學探索平臺,此次火星探測任務既是中國航天工作者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結果,也是國際航天合作的成果。為了確保此次探測任務的順利實施,中方同歐洲空間局、法國、奧地利、阿根廷等組織和國家開展了多項的合作。至於一些媒體認為中方有關的航天活動是為了搶奪太空的主導權,這樣一種解讀並不正確。
  • 汪文斌:宇宙廣袤無邊,容得下各國共同探索
    對此,發言人汪文斌在回應中表示,這種解讀並不正確,中國的航天事業完全用於和平目的。「昨天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正式開啟了中國自主火星的探測之旅,」汪文斌稱,這不僅是一個值得中國人驕傲和自豪的時刻,也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 外交部談「天問一號」升空:中國航天事業完全用於和平目的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今天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這種解讀並不正確,中國航天事業完全用於和平目的。汪文斌介紹說,昨天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正式開啟了中國自主火星探測之旅。這不僅是一個值得中國人驕傲和自豪的時刻,也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 外交部回應:中國航天事業完全用於和平目的
    中國火星探測是一個開放性的科學探索平臺。此次火星探測任務既是中國航天工作者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結果,也是國際航天合作的成果。為了確保此次探測任務順利實施,中方同歐洲空間局、法國、奧地利、阿根廷等組織和國家開展了多項合作。至於一些媒體認為中方有關航天活動是為了搶奪太空主導權,這種解讀並不正確。
  • 感受人類的渺小 在《Stellaris》裡探索廣袤天地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過這個視頻,對比宇宙中各個星系的大小 看完之後不少人會覺得壓抑,切身體會到無論是地球還是自身都是如此渺小。但是這卻無法抵擋人類探索外太空的腳步。
  • 人類對宇宙奧秘的探索,是一場關於時空的追尋
    曾經的我們,認為腳下的土地包圍天空與日月;後來哥白尼一語道破,我們的地球只是天空下的一隅,我們生存的星球圍繞著空中的太陽運行;再後來我們發現太陽系之外有廣闊銀河,銀河外還有更加浩瀚的宇宙。夜空中的點點繁星可能大得過數萬個太陽,我們看到的微弱星光可能已經在宇宙中穿梭億萬光年,它們計量這空間、也丈量著時間。
  • 宇宙邊界問題爭議:愛因斯坦認為宇宙有界無邊,霍金卻這樣想
    文/玉濁清宇宙邊界問題爭議:愛因斯坦認為宇宙有界無邊,霍金卻這樣想人類對於宇宙一直都比較執著,只不過想要完全的了解宇宙,人類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即便科學再怎麼發達,也發射了很多的探測器,想要更好的了解宇宙,以及宇宙中各種的天體,但是仍然沒有探索到宇宙的邊界,也有科學家覺得宇宙是沒有邊界的,比如說愛因斯坦就曾經認為宇宙有界無邊,然而霍金卻不這麼想,那麼霍金的理念又是怎樣的呢?
  • 緣分0的部科幻小說,為了生存探索宇宙,人類陣營如何面對未知?
    《星際傳奇》的故事當中,人類發展了五千多年的科技,已經進入到了一個非常強盛且繁榮的科技時代。在這個時代當中,人類終於能夠踏入星空,在星辰大海當中遨遊。宇宙對於人類是神秘的,是廣袤無邊的。在宇宙的深處有著太多人類所不知道的東西,這些東西中人類很難理解。不斷地向著宇宙深處進行探索的過程中,很多的宇宙秘密相繼出現,各種危險也隨之到來。
  • 《星際探索》新預告 皮特迷失太空揭秘宇宙真相
    預告中一場足以摧毀整個太陽系的神秘計劃初現端倪,皮特飾演的太空人羅伊將肩負揭秘真相拯救地球的重任,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或許還能找回多年來消失於廣袤太空的父親……浩瀚星海,孤身赴險,12月6日走進影院,跟隨男神皮特一起穿越太空解鎖終極真相!
  • 廣袤造句和解釋_廣袤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廣袤(guǎng mào)。指土地面積。從東到西的長度叫「廣」,從南到北的長度叫「袤」。[廣袤千裡。]開闊;廣闊。[廣袤無垠。]廣袤參考例句:1、宇宙過於廣袤,就使人找不到邊界,看不清原貌,辯不明真假。
  • 人類探索宇宙星空的鑰匙在哪裡?
    廣袤無垠的宇宙充滿著無數的秘密,令多少人無限嚮往,人類向宇宙星空探索已經是無法迴避的問題。探索宇宙最大的問題是距離宇宙的距離是以光年來計算的,以目前我們最快的運載工具,還是太過遙遠,不要說超光速,接近光速的工具我們現在都沒有。但要想探索廣袤宇宙必須解決超光速的問題,那麼如何解決,目前得到大多數科學家認同的就是通過黑洞摺疊空間實現超遠距瞬間到達,原理建議大家看電影星際旅行。
  • 地球上的「愛與和平」尚未實現,人類探索宇宙的意義何在?
    在此過程中,人們也發現,即便有很多尚未解決的問題存在,世界各國也沒有放棄探索宇宙的計劃,並且每年在相關方面消耗了大量資金。那麼,為什麼不把這些錢用來幫助貧困地區的人們擺脫痛苦呢?實際上,這個問題並不是十分合理,如果從整個人類文明發展的角度來看,的確有很多問題存在,但是這只是不完美的一小部分,我們整體仍然在不斷上升和發展。從更加宏觀的角度去思考,人類面對浩瀚無邊的宇宙,其實微小的像塵埃。我們尚未確定是否存在其他智慧生命體,在人類文明發展的過程中,很有可能受到更大的威脅。
  • 宇宙是一個巨大的,「生命體」,人類認知或將完全顛覆。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探索宇宙的速度也在不斷加快著,從以往用望遠鏡,甚至是用肉眼觀測宇宙,到如今的人造衛星,乃至將太空人送上太空,短短數十年內,人類的太空探索歷程就得到了極大的飛躍。不得不說,人類的發展速度是難以想像,甚至可以用嘆為觀止來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