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人民日報客戶端以《爸爸,咱們一起上大學》為題報導了貴州仁懷女孩何碧波帶父求學的故事。其中,一張她背對著父親、在教室的白板上寫下「爸爸,咱們一起上大學!」的圖片被多家媒體刊載,感動無數讀者。時隔一年,女孩以文科588分的成績被貴州大學財政學類專業錄取。
2020年12月,在《厚德載物 感恩奮進》第七屆貴州省道德模範暨第二屆貴州省文明家庭頒獎儀式現場,何碧波鄭重地接過「孝老愛親」道德模範的獎章。
第七屆貴州省「孝老愛親」道德模範何碧波
↓↓↓
不離不棄,帶父求學
我們無法預測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而當生活的考驗接二連三到來時,年幼的何碧波首先想到的是身為女兒應盡的責任。三歲那年,母親外出務工,至今杳無音信,剩下自己與身患精神分裂症和膽囊炎的父親相依為命。「爸爸身體狀況不好,我那時年紀尚小不能為爸爸做些什麼,只有把自己照顧好,好好學習,希望用優異的成績讓爸爸開心一笑。」
九歲時,何碧波已經包攬家中大大小小的家務。「我爸爸是個粗心鬼,我讀三年級時,他因為炒菜手被燙傷得比較嚴重,不能夠繼續做飯。我就開始學習做飯、洗衣服這些家務。」何碧波說。
初一時,父親又患上了腦梗塞、糖尿病,無疑雪上加霜。看著父親病情一天天惡化下去,何碧波決定休學一年,全心照顧爸爸。「爸爸的日常生活就是吃藥,去得最頻繁的地方就是醫院。我每天記的最多的就是提醒爸爸按時吃藥,包括這種藥幾點吃,吃幾顆,和哪種藥一起吃,和哪種藥不能一起吃。」
休學在家期間,何碧波一個人買菜做飯,整理家務,自學功課。她說:「很累,也很苦,連一個訴苦的人都沒有。我深切地體會到上課讀書的日子有多麼的幸福。但是為了爸爸,我並不後悔。
重返學校上課後,為了方便照顧父親,何碧波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房,帶著父親完成了初中和高中的學業。期間,有一次父親因為重複服藥導致低血糖暈倒在路邊,幸虧好心人幫助及時脫離了危險。為避免意外再次發生,何碧波專門製作了一塊名牌,上面寫著自己的聯繫方式。不能陪在父親身邊的時候,何碧波就會為父親戴上這塊名牌,以便意外發生時,好心人可以第一時間聯繫自己。
一分努力一分收穫,中考時何碧波以全市前兩百名的成績考入仁懷市第五中學「珍珠班」;高考又以文科588分(高出一本線40分)被貴州大學財政學類專業錄取。當被問及是否會有因為照顧父親而耽誤學習時,她坦言道:「我作為一個女兒,肯定要先照顧好爸爸,才能去考慮其他的,而且我覺得只要自己肯努力,就肯定能夠跟得上。」
相遇貴大,新的旅程
個子小小,留著及肩短髮,臉上笑容洋溢,何碧波給人的第一印象讓人無法想像她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遭遇。
今年九月,她作為一名大一新生,和其他新生一起在陽明學院接受通識教育。剛進入大學的她加入了學校社團聯合會組織,國慶時還參與籌備了遊園會活動。
「她每次上課都坐第一排,雙休日也堅持七點多起床去圖書館學習,待到圖書館閉館才離開。」 室友眼中的碧波開朗熱情,學習非常努力。
何碧波(左一)與室友們
此外,何碧波很喜歡運動,開學以來一直堅持夜跑,課餘時間還會約上室友一起跑,平時也積極活躍在學校組織的大小活動裡。她說:「我對那些資助我的叔叔阿姨們承諾過,在大學期間我會多參加一些志願活動,工作了之後我也會儘自己所能去傳遞這份溫暖。」
何碧波開學以來參加的活動(部分截圖)
何碧波平時喜歡看書,可能是自身經歷所致,她對讀過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和《老人與海》至今仍是印象深刻,非常敬佩主人公們面對困難的樂觀與堅毅,自己也一直以他們為榜樣。
小時候你保護我,長大後我守護你
「在學校裡,每天跑步的時候,會想起爸爸以前為了鼓勵我陪我跑步的日子;在食堂吃飯的時候,會想起爸爸常常說多吃綠葉菜對身體好;再次學騎自行車,會想起三年級的時候爸爸扶著自行車一遍一遍地教我……」何碧波細數著父女倆曾經的溫馨時刻。
因為父親患有腦梗塞,說話吐字不是很清楚,何碧波就讓他每天讀報紙。「他很乖,每天乖乖地讀半個小時的報紙。後來,他發音真的好許多了,我就很開心。」說到這裡,何碧波不禁嘴角上揚,滿眼笑意,臉上露出兩個酒窩。
「在知道我高考成績那天,爸爸特別激動,抱著我那本志願填報參考書,來來回回翻了一晚上,嘴裡念念叨叨『我么女終於考上大學了,考上一本了』。」由於本身情緒不能有太大的波動,但是又抑制不住開心,加之其他一些瑣事,何碧波父親一時刺激病發,8月7號凌晨被送進了仁懷市精神科醫院。
由於病情反覆,加上疫情緣故,何碧波暫時無法將還在醫院接受治療的父親帶來貴陽照顧,只能每周打幾個電話,跟父親聊一聊校園生活瑣碎,電話裡父親也跟尋常家長一般,叮囑她「要和室友好好相處,多交一些新朋友,要學會控制自己的小脾氣,有什麼困難了要學會尋求幫助,不要老是自己憋著委屈難受……」
在給父親的書信上,碧波寫著:「親愛的爸爸,您最近過得好嗎?我在貴大過得很好,您放心吧。我知道您時時刻刻掛念著我,總是憂心我,老是覺得我小小的,怕被欺負。您不要擔心,您在醫院裡安下心來好好養病……」
她說,等父親身體恢復得好些了,想帶他來校園裡,一起去南區那條梧桐道上走走,他一定會很喜歡的。
在困苦中,她任勞任怨,樂觀開朗
用青春的朝氣驅趕種種不幸
在艱難裡,她無怨無悔,堅守清貧
讓傳統的孝道充滿每個細節
小小年歲,撐起一個家
她用十幾年的堅持和
無微不至的照顧生動詮釋了
父女情深、人間至孝
何碧波(第一排右三)與其他道德模範合影留念
視頻來源:省委宣傳部 省精神文明辦
文字:丁榕 陳思魚
圖片:陳思魚 綜合來源人民日報、光明日報、貴陽晚報等,部分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文麗娜
責任編輯:劉天宇
審校:張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