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帷幕徐啟,燈火璀璨,忽如一夜,淝河已然站在城市中央。
在剛剛結束的一場土地拍賣中,淝河鎮2宗北鄰龍川路,總出讓面積為136.25畝的地塊,以超20億的成交總價落下重槌。
難以置信,在過去的很多年裡,這個不及合肥市總面積千分之二的巴掌小鎮,就像中華大地上那千千萬萬個普通的小城鎮一樣,安靜地呆在版圖中毫不起眼,如今,卻是春風得意馬蹄疾,成為一眾投資商爭相競拍的「香餑餑」。
抬眼可見,從老舊的城中村到旖旎的城市燈火。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淝河鎮與城市的距離如此之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淝河鎮與城市的對話如此動人。
這是中國城市化進程中最值得銘記的美好時代。
當長三角城市群爭奇鬥豔,中部地區加速崛起;當城市發展要素發生急劇變化;當區域競爭逐漸激烈……這個曾經「灰頭土臉」的小城鎮,是如何爆發出前所未有的新「引力」?
這得從2017年的一個夏天說起。
衛立煌故居改造前後對比
片區改造 謀求發展拐點
2017 年6 月,淝河鎮迎來發展的歷史性拐點。這個夏天,在一陣陣機械的轟鳴聲中,合肥市包河區淝河片區綜合改造工程拉開大幕。從合肥市政府正式批覆《關於包河區淝河片區實施綜合改造的意見》到改造敲下第一錘,僅用了半年時間。
一座座罐體轟然倒下,一條條老舊生產線黯然退場,一個個碼頭攪拌站陸續關停,一塊塊城中村逐漸消失……作為合肥曾經最大的臨港建材聚集地,三年來,淝河片區退出砂石、混凝土、水泥、鋼鐵、石材等高汙高耗落後產業,通過徵遷改造為片區發展騰出空間、積攢勢能。
高樓大廈越來越多,道路越來越寬,環境越來越美,公園越來越靚……這是近年來片區綜合改造給淝河鎮老百姓帶來的最直觀感受。淝河鎮一手抓徵遷,一手抓高質量建設,實現了鎮域發展與經濟發展同頻共振。
數據顯示,淝河片區綜合改造涉及9 個居村、44個居民組,佔地約32600 畝,徵遷戶共約1.6 萬戶,各類房屋徵遷面積約320 萬平方米。自片區綜合改造以來,淝河片區累計徵遷交房6098 戶257.61萬平方米;全鎮25 家混凝土、水穩、瀝青類企業全部停產,24 家企業49 條生產線已完成拆除工作;共完成40 多家「小散亂汙」企業清理整治工作……眼下,該區域正積極推進騰空拆除,尾留區塊全面「復工復產」,推進一線徵收,恢復機械化拆除,加快「淨地清零」。
淝河片區綜合改造實行「整片徵遷、分區推進」的模式,是合肥市大建設領域的一次大膽探索和有益嘗試,既保障片區改造進度,也保護群眾生活不受影響。目前,淝河片區綜合改造全面實現「整片區徵遷」向「高水平建管」的轉移。淝河鎮實行安置房建設「代建制」,積極對接包河區重點工程建設管理中心和包河區建設發展投資有限公司,加快復建點建設速度,為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區域發展提質騰出空間。2020 年,淝河片區仁和佳園三期、民康葛大店花園三期、淝河人家B 地塊、川海花園4 個復建點項目將於年內交付,並確保京華世家二期、關鎮復建點、黃鎮復建點、葛大店復建點BC 地塊項目今年全面開工建設。
衛鄉村
綠色港灣小區
在淝河人家回遷復建點的施工現場,一棟棟住宅樓宇已拔地而起,工人們正抓緊追趕受疫情影響的施工進度。放眼望去,淝河人家復建點坐擁多條城市主幹道,將「近水樓臺」坐享南淝河右岸文化公園與關鎮河濱河公園兩條濱江生態綠廊。隨著淝河片區綜合改造的逐步推進,不久的將來,一棟棟有品質有保障的安置房、一座和諧美麗的活力新城會逐步建成並交付到群眾手中,讓轄區百姓盡享片區發展成果。
三年,時光流轉,淝河鎮從初建的1.0 時代,依託淝河母親河,統籌建設帶動發展,大改農村面貌;到2.0 大發展時代,以土建為引擎,成為工業發展型鄉鎮;如今的3.0 大戰略時代,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格局引領下,在包河區「一體三翼」戰略布局中,淝河鎮緊抓片區綜合改造,為未來發展提供了全新的機遇和動力,在城市迭代中,向著「三生融合示範區」邁進,積極融入合肥升級版城市群。
三年,閃轉騰挪間,淝河鎮拓展出一片新天地,勾畫出經濟結構的新輪廓。「經過三年的全力攻堅,淝河片區綜合改造已進入最後的決勝收官階段。我鎮黨委、政府始終『堅持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的新思想新理念,按照城市建管『提質、提速、提品、提效』的新要求,全力以赴將淝河鎮這個全市最大的『城中村』打造成包河最大的民生工程、最美的生態工程、最靚的品質工程,圓淝河人民一個家園夢。」淝河鎮黨委書記李春說道。
合理布局 重塑嶄新格局
2019 年冬,淝河鎮迎來產業布局的「高光時刻」,12 月18 日,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安徽總部大廈項目正式落地淝河鎮,開工奠基典禮在合肥市包河區舉行。
此時八方賓客雲集,精品項目閃耀。在很多城市苦於舊產能發展乏力、新動能招引不力時,淝河片區已大膽破舊立新,實現產業結構調整的華麗轉身。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順應時代發展趨勢,淝河建設者們搶抓機遇,瞄準新路徑,盤活資源,優化產業,以雷霆萬鈞之勢奏響項目帶動、轉型發展的強音。
動作頻頻,大招不斷。片區綜合改造以來,淝河鎮按下轉型發展的加速鍵。2017 年,淝河鎮上市廬州雲著、翡翠天際2 宗住宅商業用地,共計255.5661 畝,進駐投資近50 億元;2018 年,共上市4 宗經營性用地,總計244.3816 畝,分別為中石化加油站、國網運檢與新能源研發中心、新東方安徽總部、錦繡龍川府,進駐投資超15 億元;2019 年,共上市6 宗經營性用地,共計500.38 畝,分別為寰宇總部商務辦公基地、百川名品、合肥綜合管廊監控中心、中國視界啟動區4 宗科研用地,禹州雍榮府、金地時代領峰2 宗住宅商業用地,進駐投資近57 億元。
2015年的葛大店丁大郢組。
民康葛大店花園三期
金隅·大成郡、翡翠天際、廬州雲著、錦繡龍川府、生物夢谷等開發項目加快建設,新東方教育集團、國網電力等一批大商、優商強勢入駐。「中國視界」項目獲批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頒發的「2019年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示範基地」稱號。淝河鎮榮獲「合肥市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先進集體」稱號。
承載了「產城一體、宜居宜業」現代化新城區、三生融合示範區、包河區「一體三翼」等發展戰略的新淝河,強化產城融合功能,以本地現有產業規劃和落戶項目為依託,重點發展人工智慧、下一代信息技術等數字經濟產業,著力打造「中國視界」「數字經濟港」;南淝河沿岸強化生態休閒功能,合理布局文化休閒、創新創意產業;老工業遺存長廊區域,突出對工業遺產的傳承保護和有機添加,重點發展創意設計、會展等新經濟;核心區外圍區域,依託現有商貿物流產業集聚的優勢,打造智慧商貿物流產業園區,同時為核心區內人工智慧、大數據和創新創意產業發展提供生產加工基地,實現產業的梯度承接和有機融合。
「站在新的發展起點,淝河上下會以壯士斷腕的勇氣、鳳凰涅槃的決心,合力攻堅、穩中求進,努力調優產業結構,培育發展新動能,奮力譜寫『經濟強、生態美、文化興』的淝河建設新篇章。」淝河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劉文龍說。
改造前的鎮域道路
郎溪路高架
突出服務保障,開拓經濟轉型新局面。在此框架下,淝河鎮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融入全區現代化經濟發展體系,加速片區地塊上市進度,用優質地塊吸引大項目,以大項目推動大發展,持續推動經濟發展轉型升級。2020 年,淝河鎮力保項目建設,招大引強,緊盯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強化落地項目服務保障;主動溝通對接,力爭落地的合肥市職工文化體育中心項目順利開工;依託「中國視界」產業平臺,著力引進一批關聯產業項目落地;著眼產城融合,發展樓宇經濟,激活社區商業活力。
根據2020 年淝河片區地塊上市計劃,葛大店片、上海路與牯牛降路交口西南角等地塊將全力推進攻堅掃尾,全年力爭實現5 宗地塊上市,切實把淨地資源轉化為項目建設的成果。
淳美的生態和文化塑造著淝河的根與魂。立足歷史厚土,依託母親河,淝河人恪守著保護與開發的平衡,以科學嚴謹的態度積極規劃、統籌布局民國小鎮、南淝河文化標誌區、南淝河下遊生態綠廊示範段等文化、生態產業。
目前,淝河鎮正在實施南淝河下遊(上海路-郎溪路)環境綜合整治工程。該工程東臨郎溪路,西鄰上海路,北擁南淝河,南鄰巢湖路,規劃建設用地規模為37 萬平方米,工程投資約1.24 億元,項目內容主要包括新建生態廊道、南淝河右岸溼地緩衝帶、防洪堤邊坡景觀提升、城市廣場硬質鋪裝、3 個停車場及景觀小品、現狀建築物改造、景觀庭院工程等。據包河區建設發展投資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該項目設計融入運動、休閒、科教、文化功能,將打造成南淝河下遊環境綜合整治的濱河生態綠廊示範段。與此同時,南淝河的一條重要支流,關鎮河綜合治理工程已於2019 年8 月完工,隨著片區綜合改造的有序推進,關鎮河兩岸公園綠化設計將逐步完善,增加遊園設施,擴大綠化面積,協調綠化設計與周邊建築布局,構建更加宜居宜業的濱河生態環境。
2015年的黃巷村
南淝河路與郎溪路交叉口
民國小鎮將以衛立煌故居、宋世科故居、吳氏炮樓三大民國時期文物為核心資源,以民國文化元素為整體氛圍,以廬州本地文化為特色,導入沉浸式體驗、民俗體驗、餐飲住宿、零售、文創、娛樂、展覽、節慶等業態,營造民國文化視覺環境,為合肥本地居民以及外來遊客打造一處獨具文化特色的城市休閒中心。
在歷史、資源、政策等多重利好疊加之下,淝河鎮將充分發揮區位優勢,融合產業發展,突出文化內涵,通過深度發掘民國文化、水岸旅遊資源價值,完善基礎配套設施,打造集風情文化體驗、生態水岸觀光、知識科普、愛國教育等多功能於一體的南淝河文化標誌區。
21.2 平方公裡的熱土,一個生態、文化、產業、宜居的新淝河重塑著合肥城市格局。淝河鎮,以多元產業驅動,走上了可持續發展之路,打開了一幅生態、智慧、健康、文明、幸福的城市發展新畫卷。
乘勢而為 激蕩城市生機
馳騁在車水馬龍的郎溪路高架上,總讓人感慨萬千。3年的滄桑巨變、從無到有,「淝河蝶變」已然在合肥城市發展史上書寫了一段傳奇。當年,淝河夢還只是一張停留於紙上的規劃圖,然而,短短三年間,淝河鎮以「不積矽步無以至千裡」的信念,披荊斬棘、抖擻前行,邁出一個又一個堅實的腳步,不斷抵達璀璨的城市中央。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順勢而為,主動作為,淝河鎮在城市發展中奏響時代強音。
從產業角度看,淝河片區作為全區打造「五大發展平臺」的主戰場和「一體三翼」戰略中的重要一翼,是包河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承舊啟新中,「淝河新中心」項目開啟了新一輪發展引擎。
「淝河新中心」規劃在淝河片區中心位置,位於上海路、南淝河路、郎溪路及龍川路等多條城市主幹道的合圍區域,規劃總用地面積1276 畝,依託關鎮河水系,引入優質商業、文化、娛樂業態,打造合肥文商旅融合發展的典範。未來,「淝河新中心」將圍繞南淝河打造兩岸型城市級中心;依託關鎮河水系、民國舊居,引入劇場演藝、線下娛樂、優質商業等業態,形成片區新型「商業+文旅」中心;依託社區公共設施服務半徑要求,結合軌道交通站點設置鄰裡中心;協同配置五星酒店、商辦及城市綜合服務配套,致力打造為淝河片區未來發展的形象窗口。
從經濟水平看,自片區綜合改造以來,淝河鎮固定資產投資佔全區的比重由改造前的5.8%上升至目前的11.2%,招商引資總量由全區第六躍升至全區第二,地方級財政收入首次突破億元大關,此外,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率、限額以上高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增幅等多項經濟指標位居全區第一,片區改造帶來的經濟效益逐年攀升,淝河對全區經濟總量的貢獻也日益加大。
磨劍三載,利刃開鋒。淝河鎮不斷優化經濟結構,夯實推進園內產業提質升級,穩在速度,進在質量,助力全區經濟騰飛,書寫繁榮向好新篇章。
黃巷村碼頭貨場
實施中的南淝河下遊(上海路-郎溪路)環境綜治工程
從生態角度看,淝河鎮全力做好水、綠文章,打造生態宜居的品質城區。2019 年深入推進城市園林管理,圍繞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對轄區3000 畝生態林和22 條鄉村道路、8處遊園、廣場等進行專業管養;保障淝河生態公園四期工程和巢湖南路綠化提升工程建設,淝河智慧中央公園入選「全市十大公園」;建立河長制長效管理機制,實施第三方河道保潔,河道周邊環境明顯提升。「水清地綠景美」的願景呼之欲出,淝河的宜居度、群眾的滿意度與日俱增。
從交通角度看,淝河鎮域內基本形成了「四橫五縱」主幹路網框架,與老城區,政務區、濱湖新區、東部新城的交通聯繫便捷。從西到東,作為合肥市南部重要的東西向發展軸,龍川路和祁門路工程建設一路向東奮進;從北到南,郎溪路南延(包河大道-裕溪路)工程高架已全面放行,意味著新東二環南段基本成型,二環路的長度由38 公裡增加到了41.9 公裡;從南到北,全長近7.64 公裡的巢湖南路(東二環-繁華大道)工程已全面通行,其南延將牽手錦繡大道;位於合肥繞城高速公路與南淝河路交叉處的南淝河路與合肥繞城高速公路互通立交項目正在抓緊施工中,預計7 月底主體完工。
除了「四橫五縱」主幹路網的建設完善,淝河片區還規劃密織一張軌道交通路網。西至東北方向的「骨幹線」4號線建設工程如火如荼;西起蜀山區,東至肥東的6 號線正在詳勘,將初步形成城市東西向快速走廊;南北走向的10 號線途經淝河板塊,穿城而過,一路抵達高鐵西站;規劃中的11 號線、12 號線將串聯瑤海區與包河區,貫穿合肥東部新中心,通達淝河片區。
「一橋飛架南北, 天塹變通途。」未來,淝河片區將在交通上快速串聯起各城區之間的「黃金通道」,極大提升片區的樞紐效應,完成新一輪的城市升級動作。
在時代的洪流中,淝河精神一次次激蕩出高潮迭起的變革能量,助力著這座傳統資源型小鎮不斷蝶變、轉型、求索、突圍,以乘舟破浪的姿態擎領城市發展。
亞里斯多德曾說過:「人類,為了生活得更好而留居於城市。」而今天,淝河土地上的人們也可以這樣說: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楊俊 史琴 趙金華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劉哲/文 葉玉庭 王從啟 周嘯勤 管茂雷/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