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明明是非金屬,可科學家為什麼說木星內部存在液態金屬氫?

2020-10-18 科學探索菌

氫確實屬於非金屬元素,所謂的金屬氫,只是說氫在某種條件下具有了金屬的性質。

氫屬於非金屬元素

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排第一,因為它是原子量最小的元素,原子量為1,僅由一個質子和一個電子構成。氫在常溫常壓下為氣體,並且是最輕的氣體,氫氣分子由兩個氫原子構成。在地球上氫通常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比如水,水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

     

氫元素總共有三種同位素,分別為氕、氘、氚,。氘的原子核中包含一個質子和一個中子,即原子量為2。氚的原子量為3,原子核中有兩個中子。通常所說的氫就是指的氕,因為它佔自然界中氫的總量的99.98%。

在宇宙中,氫是豐度最高的元素,氦次之。以質量論,在宇宙誕生之初,氫大約佔宇宙中原子總質量的75%,氦大約佔25%。而宇宙中有許多恆星,恆星內部在進行著氫聚變為氦的核聚變反應,隨著時間的增長,氫的比例會下降,氦和其它元素的佔比會上升。木星主要就是由氫和氦構成的,太陽也一樣。

金屬與非金屬的區別

要想弄明白什麼是金屬氫,就要先弄明白金屬和非金屬的區別。金屬和非金屬,我們通常是以它們在物理化學方面的性質差異和原子結構來區分的。

元素周期表中有100多種元素,非金屬元素佔了23種,金屬元素佔了80多種。從元素周期表的界面分布來看,金屬元素主要分布在左下區域,而非金屬元素主要分布在右上區域。在常溫常壓下,除了液態汞,其餘的金屬元素皆為固體;而非金屬元素中除了液態的溴,其餘皆為固體或者氣體。

     

上圖為液態金屬汞

     

上圖為液態非金屬溴

金屬具有金屬光澤和延展性,是熱和電的良導體,密度較大;而非金屬通常是熱和電的不良導體,沒有金屬光澤,密度較小。金屬之所以能導電,是因為金屬內部存在大量的自由電子。

在化學中,我們用元素的原子得失電子的能力來描述其金屬性或者非金屬性的強弱。失電子能力越強的原子,金屬性越強;得電子能力越強的原子,非金屬性越強。氧化還原反應中,一般金屬性越強,還原性就越強;反之,非金屬性越強,氧化性就越強。

元素的金屬性或非金屬性與原子的外層電子有關。除了少數幾種金屬,其餘金屬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均小於4,而非金屬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一般大於4。

實際上,金屬與非金屬並沒有嚴格的界限,在一定溫度或者壓力下會發生相變。比如,錫的同素異形體金屬錫在低溫下會轉變成非金屬形態的灰錫。元素周期表中位於金屬和非金屬交叉區域的元素又被稱之為類金屬(準金屬或半金屬),它們通常是半導體,包括矽、鍺、砷、銻等元素。

     

金屬氫僅存在於超高壓環境下

導電性和金屬光澤是區分金屬和非金屬的重要性質之一。當氫在某種條件下具有金屬屬性時,便稱之為金屬氫。

早在1934年,科學家就從理論上預測,作為主族元素的氫,在極端條件下會表現出金屬性質。要想產生金屬氫十分困難,因為氫在大約500萬倍標準大氣壓的壓力下才能轉變為金屬氫,要在地球上的實驗室中產生如此高的壓力很不容易。

     

上圖展示了固態氫轉變為固態金屬氫的相變過程

當氫被壓縮時,會由氣態轉變為液態,繼續施壓就轉變為固態,進而形成金屬氫。在普通狀態下,兩個氫原子通過共用電子形成氫分子。在超高壓環境下,固態氫中的氫分子結構被破壞,轉變為由氫原子構成的金屬結構。簡單來說,就是在極端條件下,共價鍵轉變成了金屬鍵。此時,固態氫中形成了大量的自由電子,已經具有了導電性,金屬結構還使氫具有了金屬光澤,因而被稱之為金屬氫。

金屬氫已經不是通常意義下的物質,而是屬於簡併態物質。由於原子之間的距離被大大的壓縮,金屬氫的密度比普通氫的密要高上許多倍,與液態水的密度差不多,大約為一克每立方釐米。

金屬氫有液態和固態之分,液態金屬氫中的質子沒有晶格次序。科學家們在地球上製造的金屬氫就屬於固態金屬氫。液態金屬氫的存在條件比固態金屬氫更為苛刻,不僅需要更強的壓力,還需要極高的溫度。

     

金屬氫由質子和電子緊密結合而成,具有高密度的特點,蘊含著很大的能量。不過,由於金屬氫的存在條件極為苛刻,目前看來應用前景十分渺茫。

木星內部壓力極大,溫度極高

木星是太陽系內質量和體積最大的行星,是其他七大行星的質量總和的2.5倍,屬於氣態巨星。土星、海王星和天王星也屬於氣態行星。雖然木星被叫做氣態行星,但木星的內核仍然是固態的。木星主要由75%的氫和25%的氦構成,在超強的引力作用下,內部壓力極大,完全能夠存在金屬氫。土星作為太陽系內第二大行星,與木星極為相似,內部也存在液態金屬氫。

木星的結構由外到內依次為:氣態氫、液態氫、液態金屬氫、固態巖石內核。

     

木星內部的金屬氫之所以是液態的,是因為木星內部壓力極高,是地球大氣壓的幾千萬倍,並且木星內部的溫度高達上萬攝氏度。在這種條件下,金屬氫只能以液態形式存在。

相關焦點

  • 金屬氫是什麼?為什麼說金屬氫的誕生相當於當年的蒸汽機的誕生?
    在初中我們都學過化學當中的元素周期表,第一個也是化學元素中最簡單的一個元素那就是氫,在我們印象當中氫屬於氣體,不能導電易燃。雖然我們也知道屁氫還有其它的兩個狀態,液態和固態,但是你知道嗎氫還有另外一種特殊的狀態那就是呈現金屬的性質,也就是金屬氫。
  • 液態?金屬態氫可能存在嗎?
    金屬氫是可能實際存在的。事實上,木星和其它類似氣態巨行星固態內核被認為主要由它構成。能否利用現有技術在地球上製造金屬氫是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為這取決於你對金屬氫的定義。氫在大氣中通常以雙原子分子的形式(即H2,也稱分子氫)存在。當氫分子被壓縮時,它會在保持雙原子結構的情況下變成固態,再到金屬態,即金屬氫分子。
  • 金屬氫短暫的一生
    為什麼我們如此費盡心血地來研製金屬氫呢?因為一旦金屬氫問世,就如同當年蒸汽機的誕生一樣,將會引起整個科學技術領域一場劃時代的革命。金屬氫是一種亞穩態物質,可以用它來做成約束等離子體的「磁籠」,把熾熱的電離氣體「盛裝」起來,這樣,受控核聚變反應使原子核能轉變成了電能,而這種電能將是廉價而又乾淨的,我們就能方便地建造起一座座「模仿太陽的工廠」,人類將最終解決能源問題。
  • 終於揭開了金屬氫的更多神秘面紗!
    儘管金屬氫在地球上很罕見,但它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含量豐富,這使得羅切斯特大學雷射能量學實驗室(LLE)的研究人員非常關注金屬氫,他們研究行星的形成和演化,包括太陽系內外的行星如何形成磁場屏障。該組織的研究員Mohamed Zaghoo說:金屬氫是我們的行星系統中最豐富的物質形式,遺憾的是我們在地球上沒有天然的金屬氫,但在木星上,卻有金屬氫的海洋。我們想知道這些海洋是如何產生木星巨大磁場的。
  • 突發奇想:木星表面活動劇烈,會掀起液態氫巨浪嗎?
    木星是太陽系內八大行星,是四顆氣態巨行星之一,按照公轉軌道和太陽的距離排在第五位,它的鄰居內側是火星外側是土星。如果說太陽是太陽系內的老大,那麼木星就是太陽系內的大兒子,它的質量是其它七大行星的2.5倍,體積是地球的1321倍,而質量只有地球的318倍,這說明它的密度很小。
  • 是否存在?是否實心?你對木星地核的認知可能要推翻
    木星可能沒有一個實心的地核。它的地核中含有一些巖石和金屬氫。科學家不能百分百確定行星深處是否有實心,但是,根據與地球相較的引力測量,最佳的合理猜想是它沒有實心核。基於這些測量,他們覺得木星的地核像是一鍋粘稠,特別燙的湯。
  • 木星內部發現圓滾滾的奇異世界,宇宙間最不可思議的金屬
    在地球上面,氫元素基本都是以氣體的形式存在在地球上面,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氫氣,不過科學家們研究發現,如果氫氣在別的星球上面就會以其他的形式出現了,比如在別的星球上面,氫氣會以液態金屬的方式存在,氘這種元素是氫的同位素,比輕多出來一個中子,而它的原子量也是輕的兩倍,所以又被叫做重氫。
  • 金屬氫,氫現在是一種金屬!
    現在,在這種金屬氫第一次預測超過80年後,哈佛大學的物理學家已經創造了金屬氫-- 一種神秘的氫氣形式,能夠在室溫下無阻抗地超導電。科學家早就懷疑氫可以作為金屬在宇宙的某些部分存在,但這是第一次在地球上產生金屬氫,而且材料甚至比科學家想像的更陌生和更迷人。「這是高壓物理學的聖杯。」來自哈佛大學的首席研究員Isaac F.
  • 歷時五載,朱諾號探測器抵達木星!
    與伽利略號不同,朱諾號的軌道將經過木星的兩極,讓我們能夠首次近距離觀測木星的極區。在一次又一次從木星雲層的頂層上方近距離掠過的時候,朱諾號將測量微波輻射、重力場和磁場,讓科學家有機會一窺木星內部深層的構造。
  • 法國科學家發現「金屬氫」
    氫是宇宙中最豐富的元素。氣態的氫簡單,是常見的工業原料;液態的氫低溫複雜,甚至可以用作空間燃料;至於固態氫一直以來僅存在於科學界的預測中,被譽為高壓物理的聖杯。
  • 為什麼專家說木星是最恐怖的行星?恐怖在哪裡?看科學怎麼說
    而說起木星,有人竟然說它是最恐怖的行星了,大家知道是什麼原因嗎? 木星上有一個顯著特徵,它就是「大紅斑」,這個風暴氣旋至少存在了200到350年。它長約25000千米,上下跨度有1200千米,它經常能捲起高達8千米的雲塔。
  • 木星既然是氣態行星,太空人是否能搭載太空飛行器直接進入木星內部?
    木星是一個巨大的液態氫星體,其主要組成成分是氣體,因此,木星有著「氣體星球」之稱。科學家們研究發現,由於木星的內核很大,所以吸引力極強,是可以把周圍的氣體以氫氣的形態吸附過來,因此木星的最外層都是氣體,到了中層就是液體狀態的氫,其最內層是固體狀態的氫。
  • 液態金屬氫新生寵兒
    液態金屬氫,一種普遍認為存在於,木星,土星,海王星等氣態巨行星的一種奇特物質,需要在高溫高壓下形成,1936年美國科學家維娜對氫轉變成金屬氫做了首次測量,得到的結果,氫氣轉變成金屬氫需要壓力大概是,100萬到1000萬個大氣壓力,這個壓力是巨大的,所以金屬氫的製取很大一部分都只是在理論階段。
  • 太空人搭載太空飛行器直接進入木星內部會怎麼樣?
    木星極具藝術氣質,它模仿梵谷《星空》的筆觸,為自己勾勒出了華麗而壯觀的雲層。木星是一個體積巨大的氣態行星,沒有實體表面,但是隨著深度的增加,其氣體密度會逐漸增大,會慢慢從氣態變成液態乃至固態。隨著深度的增加,大氣壓力越來越高。
  • 木星有多恐怖?為什麼探測器飛不進木星?
    高溫高壓木星是一個氣態巨行星,因此它和我們的地球不同,在木星裡,是沒有「立足之地」的。木星的大氣中有90%以上的成分都是由氫構成的,又由於木星內部的溫度極高和壓強極高,科學家認為在木星的大氣下可能存在的是一片「氫」的海洋。
  • 科學家找到可變形液態金屬 或將改變軟體機器人發展
    科學家找到可變形液態金屬 或將改變軟體機器人發展  Winnie Lee • 2019-03-22 16:49:51 來源:前瞻網
  • 神秘木星,這個太陽系中「靈活的胖子」!它的內部是什麼樣子?
    木星內部物質探秘木星就像一大塊圓硬糖。在漩渦狀的雲層下深入,你將穿過一層又一層的奇特的氫氣。木星深處到底是什麼?木星裡面是什麼?是變色龍嗎?糖果?蛋糕?化學凝結尾?沒有人知道。沒有人能知道。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是其他行星總和的兩倍半。它像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一樣是一團龐大的氣體。它的組成大約有90%的氫和10%的氦,然後是其他微量物質,例如甲烷、氨氣、水和其他一些物質。在巨大的壓力和溫度下,在地球上以氣體方式呈現的物質會以非常奇怪的方式在木星上呈現。那麼木星內部到底是什麼?有哪些不同的構造和層次,我是否可以把它當成一大塊圓硬糖?
  • 氣態巨行星內部是由什麼構成的
    【氣態巨行星內部到底有什麼呢?】氣態巨行星分別是木星和土星,它們的內部核心可能包括巖石和冰。核心外圍可能是被金屬液態氫或少許氦包圍著,具體詳細的成分依舊未知。氣態巨行星簡述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下氣態巨行星,木星和土星都屬於氣態巨行星,因為其表面特徵基本為氣態的氫和氦,又由於其體積巨大,所以把它們歸納到氣態巨行星中。
  • 氫氣易燃,而木星上都是氫,我們能不能到那裡放一把火?
    在木星的表面,氫以氣體的形式存在,含量高達90%以上,而在木星的內部,由於高壓,氫又以液態和固態的形式存在著,總體而言,氫佔據木星總質量的70%,那麼這樣一顆富氫天體為何沒有燒起來呢?從元素構成上來講,木星很像恆星,因為恆星之所以能夠發光發熱,就是通過核聚變燃燒氫元素的結果。那麼為什麼恆星可以熊熊燃燒,而木星卻不可以呢?因為木星太輕了。
  • 木星的成分和太陽相似,為什麼木星沒有演化為恆星?
    木星和太陽的組成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分析,認為木星從內到外也是一個具有不同圈層結構的星球。其中,內核是由金屬氫和矽酸鹽組成的固態內核,此處的壓力非常巨大,通過達到3000GPa以上,也就是3萬個標準大氣壓,溫度在3.5萬攝氏度以上;金屬氫的外圍是液態氫層,厚度達到4萬公裡,這裡主要是液態氫分子與液態金屬共同組成的木星幔結構;液態氫層以外則是木星的大氣層,厚度約為1萬公裡左右,幾乎全部是由氫和氦所構成,另外還含有微量的甲烷、氨和水蒸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