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5月30日訊(記者周萍英)他們是編劇、攝影師、手工藝人、書店經營者......他們是武漢文化創新產業促進會(簡稱武漢文創會)成員,也是志願者。今天下午,「2020武漢精神 文創志願者節」活動在武漢良友紅坊ADC藝術中心舉行,武漢文創會的志願者們分享了他們疫情期間的經歷,傳遞他們的「武漢精神」。
圖為:暢通海外捐助通道募集緊缺物資
首吃螃蟹,民間團體48小時打通民間捐贈綠色通道
「我能為這座城市做什麼?」回憶疫情剛開始的階段,武漢文創會會長黃睿感慨不已。
當時,作為武漢民間團體,武漢文創會國際文化交流專業委員會主任、海外投資公司總經理傅壹剛剛乘飛機離開武漢,到泰國考察。而已有四位高齡親友疑似感染的黃睿,正帶著兩個未成年孩子封閉在家。秘書長徐楊、劉思思也和大部分武漢人一樣響應號召,備足糧食,足不出戶。
然而,四人雖所在位置不同,卻不約而同想一件事:疫情當前,兵臨城下,武漢需要我做什麼?物資!
當時正是武漢乃至整個湖北各類物資、尤其醫療物資最為緊缺的時候。主任傅壹的弟弟是武漢某醫院ICU醫生,深知醫療系統物資匱乏的危急程度。傅壹第一時間輾轉買到9萬個醫用口罩、4000件防護服,23日晚派人送到同濟、協和、新華醫院、省人民醫院。
依然杯水車薪。海外採購和捐贈,成為首選。
圖為:募集運輸物資
那是武漢文創會秘書長、武漢市開悟明投資有限公司創始人徐楊終生難忘的經歷:「從1月22日起,關於海外捐贈一下子建立了20個微信群,海外捐贈群按國別取名,每一個都很快『爆棚』。」到了24日,秘書長劉思思加入進來,協助管理海外捐贈群。「但消息還是太多了,手機內存爆滿」徐楊又買了一部手機,「每天吃飯睡覺的時間幾乎都沒有,就是為了及時準確的把群裡的信息消化,把捐贈的物資落實,真正送到需要的人手裡」。
黃睿說,「在短短一兩天裡,武漢文創會收到的海外捐贈意向,僅口罩一項就達到500萬個。但那時海外捐贈綠色通道尚未開啟,海外捐贈需經湖北省紅十字會的同意,會同湖北省辦公廳發函,經海關總署才能入關、接受,否則,這些捐贈物資只能走貿易通道。」
打通民間捐贈的綠色通道成為當務之急。徐楊決心做「吃螃蟹的人」。他和黃睿等人拜訪了湖北省應急廳、湖北省辦公廳、慈總、各總署、湖北省發改委、省市各地市防疫指揮部、民航、外交部、食藥監、國家衛建委、商務部、商旅局、地方財政局、省高管局、市交委等單位,48小時多方聯絡,不休不眠。
1月25日,武漢文創會拿到海關總署下發的第一份批准文件,民間捐贈綠色通道就此打開。
此後,海外捐贈陸續抵達武漢,相當程度上緩解了疫情初期湖北各地,尤其武漢市各定點醫院口罩、防護服等醫療物資緊缺的情況。
調用飛機豪車,325噸物資轉運到400個點位
捐贈進來了,倉儲、運輸、分發又成了難題。
黃睿說:「2月初期,倉庫很難找,一開始聯繫的倉庫沒幾天就滿了,很多民用倉庫又沒管理系統,為了使捐贈物資明晰、撥付帳目公開透明,我們幾經聯繫,找到武鋼集團公司。他們在自身倉庫緊張的情況下,騰出了一間2萬平方米的江北倉庫和一套庫管系統,並配備了工作人員。」
她還記得,有一天卸完貨已是深夜,工人師傅都還餓著,「當時倉庫有自熱飯和餅乾,我們讓工人拿了4份自熱飯和幾瓶水充飢。到第二天對數目對出來了,江北倉庫的領導堅持要求補齊。他們說,這些物資是送給醫護人員的,他們萬萬不能動。」在這樣的管理下,疫情期間,武漢文創會接收的捐贈物資帳目清晰、無一差錯,連一瓶礦泉水的去處都有跡可循。
圖為:調用直升機轉運物資
2月1日,一架AW109直升飛機從仙桃起飛,行程135公裡抵達武漢,降落新華路體育場,為武漢協和醫院送來醫用防護服2000套。武漢文創會由此成為抗擊疫情期間最早且唯一動員民間直升機進行轉運物資的社會團體。
劉思思介紹道,用飛機轉運並不容易。「這需要在地級市防疫指揮部、應急部門等部門做航行批示,其中包括落地點、中途中專、加油點等一系列細節。」 第一次飛行任務,她做了8份報告、蓋了8個公章。
比起飛機給當時武漢乃至全國人民帶來的震撼,用私家車,甚至豪車來運送醫用物資的志願者同樣令人刮目相看。
圖為:他們調用13臺直升機
1月27日,海外第一批免稅物資運抵武漢,所有物資均需當天分配。當時因為交通等原因,這些物資抵達武漢是夜裡11點至次日凌晨2點間,然後在現場分發,直接送到指定醫院。深夜,當傅壹看著從四面八方趕來運送物資的200多臺志願車輛,感慨萬千:「這些平日裡看上去像孩子一樣的青年,開著自己的豪車,不怕危險、不顧疲倦地深夜趕來,就為捐贈物資快一點送到最需要的地方。經常是凌晨捐贈物資才到武漢,清晨六七點,我們已經把這些物資分送到100多家醫院了。」
據了解,疫情期間,武漢文創會共募集捐贈物資含口罩5529110個,防護服973661件,醫用手套鞋套1086860雙,消毒水215.3噸,呼吸機吸痰機80208臺,另外還有各類醫用物資,生活物資,蔬菜水果,食品飲料,智慧機器人等,總價值165103236.6元。調用36輛卡車汽運34123公裡,13架飛機共計行駛47632公裡,將來自海內外50多個愛心機構、單位、組織和個人的捐贈抗疫物資325噸,以最快速度運送到戰疫一線,急需物資的醫院、社區服務中心、政府部門、公安、環衛等總計400多點位。
圖為:志願者走進醫院
「優秀會員苗淼,身為編劇,以疫情期間湧現出的真實人物和新聞事件為原型,創作八集微廣播劇《為《有犧牲多壯志》之《愛心盒飯》在全網20多家交通廣播平臺播放超過100萬次,收聽人數超5000萬人;優秀會員劉純每天志願工作20小時、調度4000位志願車主。創作抗疫主題雕塑23件,組織全球投稿抗疫主題美術作品700幅,七月會進行優秀作品展。」黃睿一一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