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不少手機在競爭時,也會拿出一些極具未來感的功能,而無線充電也是其中之一。早在幾年前,其實三星蘋果等國際品牌就支持無線充電。但儘管如此,國內市場還是有不少的人選購併不熟悉無線充電。那麼什麼樣的人需要無線充電,選購和使用有哪些注意事項呢?下面慢慢君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無線充電器真的有必要嗎?
相比於無線充電,其實有線快充才是更契合絕大多數用戶剛需的充電方案。既然大家已經習慣了有線充電,那麼充電方式相同、速度卻更快的有線快充,毫無疑問就是用過就回不去的充電方式。無線充電器不能明顯提高充電速度,再加上無線充電器通常並不是手機的標準配件,一般需要額外加價購買,所以給很多用戶留下了負面印象。實際上,無線充電和有線快充並不是兩個相互替代的選擇,它們適用不同的使用場景,預算充足的情況下,無線充電和有線快充其實應該是相互補充的關係。
有線快充可以隨時隨地為手機快速補充電量,不過在慢節奏的桌面上,相對笨重的無線充電器卻有著比有線快充更好的充電體驗。擺脫了充電線,隨放隨充的無線充電顯然更適合這種桌面碎片化充電的場景。至於充電速度,如果要在桌面上辦公 8 小時,誰還會太在意快充能不能省下來 30 分鐘。其實不只是桌面,像是家中很多類似的慢節奏場景,更契合的充電方式也應該是無線充電,而不是有線快充。除非你真的著急要「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所以相比而言無線充電更像是錦上添花。
所以「是否需要無線充電」這個問題,最終還是取決於:在有線快充之外,是否需要提高桌面 / 床頭 / 辦公的充電體驗?如果你心裡有了那個肯定的答案,就往下看吧。
無線充電器如何選購
1、認準QI標準
無線充電目前有兩大國際主流行業標準。一個是無線充電聯盟(WPC)的QI標準,另一個是AirFuelAlliance。這兩個標準對於無線充電產品的性能、技術參數、兼容性、安全性等作出了統一的規定,有著嚴格的認證標準。
2、儘量選擇10W以上功率
隨著技術的更加成熟,越來越多的人追求充電速度,買個大功率的無線充,未來軟體系統升級也可以一直使用。建議大家在選購無線充電設備時,儘量選擇功率為10W以上的無線充電器。
3、選擇轉化效率更高的
無線充電器都存在一個轉化效率的問題,目前的手機無線充電器轉化效率多在60%-80%。同等條件下,效率越高,充電速度越快。但是,效率並非決定充電速度的唯一因素。一些技術實力雄厚的廠家通過提高晶片性能、優化方案設計,調整電流輸出使無線充電的速度媲美甚至超過有線充電速度。
4、溫度必須可控
無線充電過程中會有一定電能損耗,這部分電能轉換為熱量會使手機和無線充電器保持溫熱。而眾所周知,AirPower也是因為無法解決這個問題,而被蘋果放棄。一款優質的無線充電器,能將溫度控制在40℃以下,不會特別的發燙。而且具有溫控功能,在溫度過高時自動斷電。
5、選擇專業的大品牌
無線充電器原理看似簡單,性能卻大有講究。不僅存在充電效率、充電速度、充電溫度的差別,而且還存在感應靈敏度、穩定性、安全性、耐久性、過壓保護、異物檢測等方面的性能差別。價格過低的產品也能具備基本的無線充電功能,但是各項性能和質量就差很多了,充電體驗大打折扣、使用期限也比較短、對手機的損害比較大,甚至還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無線充電器充不進電是怎麼回事
1、手機是否支持無線充電
有時候放上去沒反應,首先是要看手機型號支不支持,需不需要外加裝無線充電線圈。如果手機內置無線充電接收端,就可直接放在無線充電器上就可以充電。而如果手機內部預留了無線充電接收端觸點,那就需要加裝無線充電接收線圈實現無線充電的。而如果說手機本身完全不支持無線充電,需要加裝一個無線充電接收背架的實現無線充電的。
2、指示燈是否顯示正常
有些品牌的無線充電器周圍有LED燈,當手機放在無線充電器上充電時,無線充電器周圍的LED燈會亮起,或者有的是提示音,顯示使用狀態。也有的時候是反應遲鈍,放上去需要等幾秒才充電,有時還得重放。
3、手機保護殼等外在因素影響
請檢查手機是否是背面中心置於無線充電板中心處,查看手機與無線充電板之間有夾雜物時,可能無法正常充電。再檢查檢查手機後殼,若使用的保護性手機套太厚可能會阻礙無線充電,建議拆掉手機套重新充電嘗試。
4、是否滿足正常工作需要的條件
無線充電器的發射器功率,可能也會導致無線充電用不了的原因。接收器輸出的短路電流能達到1A,實際在充電時只有0.3左右了,插上手機電壓直接降到3.9V了,這個電壓根本達不到給手機充電的額定電壓,而且無線發射器的最大工作電流才600ma,智慧型手機充電需要700ma~800ma以上,所以無線充電器的發射功率過小,也會使得充電充不進去。
總結
想來未來的某一天,無線充電必然會變得更加高級,也會成為那個改變手機充電的解決方案。但是現在要選購和體驗,還是要給予更多的包容。慢慢君還是希望有需要的用戶去選購,如果有線快充已經夠用,就不要再花冤枉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