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網站
8月7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網站更新了信息科學部兩條評審會議動態。
消息顯示,會議投票遴選出43項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和90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2項基礎科學中心項目、5項創新研究群體項目和15項重點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
以下為詳細內容。
2020年7月29日和7月31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信息科學部在北京分別召開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和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評審會議,此次評審會採取線上答辯和線下評審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自然科學基金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陸建華院士和信息科學部主任郝躍院士出席會議,信息科學部常務副主任張兆田研究員主持開幕式。自然科學基金委監督委員會駐會監督工作組宣講了評審工作紀律,並對駐會監督工作進行了說明。
陸建華副主任在致辭中指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是為了促進科研人員的成長,培養優秀的學術帶頭人。在評審導向上,要貫徹落實習總書記關於基礎研究的重要指示精神。科學基金深化改革強調以科學問題為導向,抓根本、抓本質,評審中要重點考察負責人對科學問題抓得準不準、解決問題的能力強不強。希望評審專家做好裁判,優中選優,精細入微,辨別出實質貢獻與前沿方向。
陸建華副主任強調,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的評審尤為重要,要幫助年輕學者樹立正確的學術觀,反「四唯」,希望評審專家能以獨到眼光指引青年學者的學術道路、以卓越智慧遴選優秀的青年學者、以博大愛心幫助迷失於空泛研究的青年學者。
信息科學部郝躍主任在講話中指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對國家在基礎和應用領域發現人才、提攜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當前我國-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十分突出,其中信息領域佔了大部分,希望評審專家能夠嚴格把關,為信息領域未來發展選出好苗子。郝躍主任強調了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的遴選要求,並指出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國際形勢發生巨大變化,我們要走自主創新的道路,做好基金改革工作、共同促進信息領域的發展。
信息科學部張兆田常務副主任介紹了新時期科學基金資助導向以及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的定位和評審原則,強調了這兩類的評審要點及評審工作要求,同時重申了評審工作紀律。
評審組專家在認真聽取答辯候選項目匯報和討論評議的基礎上,投票遴選出43項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和90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順利完成了信息科學部2020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和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評審會議的評審任務。
2020年7月15日、7月17日和7月19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信息科學部在北京分別召開基礎科學中心項目、創新研究群體項目和重點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評審會議,此次評審會採取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自然科學基金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陸建華院士和信息科學部主任郝躍院士出席會議,信息科學部常務副主任張兆田研究員主持開幕式。
陸建華副主任在致辭中指出,基礎科學中心項目的定位是支持發展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學術高地,希望評審專家能夠做好伯樂,對每個項目評審要入木三分、優中選優;做好指導員,高瞻遠矚、指引方向;同時還要做好守門員,守住基本的水準,選出實實在在的好項目。陸建華副主任指出,創新研究群體項目的評審應圍繞項目定位要求,培養和造就在國際科學前沿佔有一席之地的研究群體,力戒拼盤現象。對於重點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在當前國際形勢下,國際合作有了新的挑戰,需要去發現新的機遇,通過有效的改革來推進新形勢下信息領域的國際合作。
信息科學部郝躍主任指出,基礎科學中心項目的評審,應該遵循「原創導向、聚焦前沿、交叉融合、科學評價、穩定支持、動態調整」的評審原則,選出扎紮實實的基礎性項目,推動信息科學的進一步發展。
信息科學部張兆田常務副主任介紹了新時期科學基金資助導向以及基礎科學中心項目定位和實施原則,強調了基礎科學中心項目、創新研究群體項目和重點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的評審要點,傳達了自然科學基金委2020年度評審工作要求,強調了評審紀律和評審要求。
評審組專家在認真聽取答辯候選項目匯報和討論評議的基礎上,投票遴選出2項基礎科學中心項目、5項創新研究群體項目和15項重點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順利完成了信息科學部2020年度基礎科學中心項目、創新研究群體項目和重點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評審會議的評審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