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記得小時候,在家聽著那首《2002年的第一場雪》,
晃眼間,已經這麼多年了,
這首在2004年流行的歌曲,
時隔今日已經16年了,16年光陰,不知道這首歌的作者刀郎現狀如何了?
在中國流行音樂圈子裡,除了劉若英,王菲,周杰倫這些依舊活躍在樂壇第一線的大腕們,刀郎這位純粹的音樂人,
當年也曾紅火過,火遍大江南北,只是,後面他漸漸隱退,
做了一名真正的音樂人。
能夠在事業頂峰時,抗住誘惑,選擇安逸,在物慾橫流的現代社會太不容易了。
當初的刀郎又是因為什麼而選擇隱退的呢?
1971年,一名男嬰誕生於四川省內江市資中縣的一個普通家庭。
而這名男嬰的父親給他取名羅林,
羅林正是刀郎的真實姓名,簡單,樸素又好記。
而這個男嬰是這個家庭裡的第二個孩子。
所以刀郎家中有四口人,在他前面還有一個哥哥。
刀郎的父母其實是當時四川省民工團裡的演員。
受家庭影響,刀郎很小便在民工團長大,有幸見識那些藝術表演,聆聽音樂。
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刀郎很小就對音樂,演藝有所接觸。
小時候的刀郎聰慧異常,為了賺零花錢,他會幫文工團裡的人抄樂譜,有時還偷偷的看大人彈鋼琴。
小小年紀的刀郎就在音樂上展現出了天賦,但是家庭原因,並未讓他表現出來,而是繼續默默的抄寫樂譜,看他人彈鋼琴。
好在他十二歲時,刀郎的舅舅發現了他的音樂天賦,同樣是文工團工作,他知道一個有天賦的孩子是多麼難得,建議他去系統的學習音樂。
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刀郎的家庭並不富裕,而且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能上得起音樂學校的非富即貴,一架樂器,都不是能夠隨意負擔的起的。
刀郎的父親心中也有苦衷,送給了刀郎一架300元的電子琴。
所以,刀郎並未系統的學習音樂,他的音樂才能全部發揮在自學之中。
在刀郎小的時候,也十分調皮,叛逆,上初中時,刀郎惹上了鎮裡的地痞流氓。
刀郎自認打不過,就找來了自己大五歲的哥哥,
所謂長兄如父,弟弟被人欺負,做哥哥的自然起了教訓那群混混的念頭,
於是兩兄弟來到地痞流氓的窩裡,哥哥拿著鋼管,把地痞流氓打了一頓。
兩兄弟回到家中,刀郎心中感激,喜悅不已,但是,刀郎的哥哥二話不說,對著刀郎就是一頓揍,
口中還喊道:「叫你惹事,叫你惹事。」
哥哥教訓完刀郎之後,把這件事告訴了大人,
自然,刀郎受到了父母的懲罰,一頓打沒逃掉。
刀郎看到自己被打的傷勢,把這一切都歸咎在了哥哥的身上,
兩人自此不對付,
而事情的發酵接踵而來,刀郎在鎮上地痞流氓那聽到自己哥哥的女朋友不好的傳言,
刀郎回到家,對著正在和自己母親炫耀女朋友的大哥說道:」綠帽子「
兩人因為這三個字又打了一架。
母親看到兩個人打架,自然是教訓大的,沒教訓小的。
而刀郎的哥哥也因為這件事,摔門而出,
之後便再未回來,傳來的噩耗是,出了車禍離世。
每當回想起這件事,刀郎都陷入到悔恨與自責之中。
災難使人陷入悲痛,災難也使人成長。
哥哥的去世,讓刀郎一直深陷自責之中,
心中的傷痛難以掩蓋的時候,刀郎就躲在自己的屋子裡,彈電子琴,試圖用音樂掩蓋自己的傷痛。
而之後的刀郎也變得更加懂事,安分守己。
但是哥哥的去世,讓刀郎心中的愧疚始終放不下,
一年之後,刀郎16歲,他背上背包,留下一張字條,上書:「我走了,去追尋我的音樂夢想了,你們都別來找我了。」
16歲那年,刀郎去了內江一家歌舞廳當了一名服務員,
刀郎在歌舞廳聽著音樂,看著樂團的表演,心中有些羨慕。
在做了幾個月服務生之後,刀郎也和歌舞廳裡的人混熟了,認識了不少樂手。
心中也逐漸萌生了組建樂隊的想法,
沒過多久,一支名叫「手術刀」的樂隊在刀郎的牽頭之下建立。
這支樂隊在組建之後,便開始活躍在各個酒吧,替酒吧裡表演,或者成為駐唱,
但是,都說餓死的讀書人,何況玩藝術的人,諾大的樂隊,一個月只有差不多一千的收入,平均分下來,難以維持生活。
在現實的壓力之下,樂隊重心逐漸不穩,無奈的刀郎只得將樂隊解散。
在樂隊的時期,刀郎遇到了自己的第一任妻子,名字叫楊娜,
當時的刀郎還在歌舞廳工作,兩人也因此相識於歌舞廳中,
兩人年齡相仿,投緣之後,很快便投入了愛河。
年輕人,自然早早的忍不住食用禁果,
這帶來的後果便是,楊娜未婚先孕,刀郎知道這個消息之後,
有些意外之後,很快反應過來,拉著楊娜去民政局登記結婚。
但是,因為刀郎時長外出演出,收入卻低廉,
在女兒出生四十天之後,楊娜拋下父女兩,不告而別,留下一張紙條,上面寫道:「你給不了我想要的生活」。
刀郎看到這句話,讓他一度懷疑愛情,
「人還是不要愛的太狠,容易受傷。」
刀郎在巨大的變故,樂隊解散,妻子離開,
帶著自己的女兒,開始了漂泊的生活。
此後,他便開始了自己的音樂漂泊之旅,刀郎去過成都,來到重慶,
最後又跨過海峽,去了海南。
一路唱,一路漂泊。
1993年,21歲的刀郎,收拾自己漂泊不定的心情,決定在海南定居。
而刀郎在海南定居之前,已經組建了一支樂隊,名字叫「地球之子」,
刀郎在裡面當一名鍵盤手。
但是,玩藝術的,再次受到了現實的拷問,收入太低,樂隊,在組建了四年之後,是在頂不住,最後宣布解散。
但也正是在這個時期,刀郎認識了自己的第二任妻子,來自新疆的朱梅。
朱梅看到自己的丈夫整日鬱鬱寡歡,就建議刀郎去她的老家新疆看看。
刀郎聽取了自己妻子的意見,來到了新疆烏魯木齊,並且很快在烏魯木齊組建了西北音樂工作室。
在烏魯木齊,刀郎結合當地的民族音樂的特點,又多次和當地人打交道,刀郎很快便製作出《西域情歌》《大漠情歌》《絲路之魂》《絲路樂韻》等等多部歌曲。
這些帶著顯著的大漠氣息的歌曲,獲得了中國音樂電視銅獎,以及其他多個獎項。
但是當時的這些歌並未推出,只在小範圍傳播,
於是,在2001年,刀郎出了一張流行音樂專輯,結果,市場慘澹,只賣了2000多張。
隨後,在經歷失敗之後,刀郎沉澱下來,天天跑出去泡圖書館,並且跑到戈壁灘,跑到牧民家中思考自己的路。
就在此時,他的CD被傳播開來,歌曲被人接受,為了更好的傳播,刀郎被公司包裝,把羅林的名字改成藝名刀郎。
在那之後,市場上便有了刀郎之名。
刀郎出名之後,自然就有很多商業人士來找到他,要和他談合作,
但是當時的刀郎內心掙扎,這是否會脫離音樂人的道路,是否違背自己所追逐的音樂夢想。
但是,當刀郎轉頭看到自己那幾十平的房子住著一家五口人,
全家的頂梁柱都在自己的身上,
刀郎最後還是面對現實,選擇了合作,
也正是在這樣的處境下,刀郎創作了《2002年的第一場雪》專輯。
這張專輯在推出之後,立馬在市場上傳播開來,一年賣出了正版270萬張。
隨著這首歌的傳播,刀郎之名也在中國大江南北傳播開來。
而也就在此時,出現了一些自認有音樂修養,高人一等的,不愁吃,不愁穿的,呆板死命的高潔之士。
對刀郎唱片大賣直接出言批評,說刀郎不配稱為音樂人,如此商業行徑,是對音樂的一種侮辱。
甚至還有人揚言:「刀郎要是上春晚,我把電視機砸了。」
雖然不知道現在這群人在哪個角落孤芳自賞,
但是,在歷史的長河上,沒人會記得這些人,只會記得刀郎,
你看看,現在敘述故事時都是用「這群人,有人」這樣的稱呼傳遞開來。
而刀郎,本人卻被這些流言蜚語受到了影響,刀郎直接關閉自己的手機,
回到新疆,融入草原與戈壁,再次當自由創作音樂人。
兩年之後,刀郎對外界並未回應,而出創作出《謝謝你》《披著羊皮的狼》兩個專輯。
2007年,刀郎在新疆烏魯木齊舉辦了一次演唱會後就選擇了隱退,
此後再未選擇商業合作,也不露面。
刀郎雖用音樂步入凡塵,但是心中始終有一片淨土,始終有一顆創作音樂之心。
時至今日,刀郎之名雖很少聽聞,但那首《2002年的第一場雪》卻一直都會是聽眾心中的經典。
如果想了解更多的娛樂八卦,歡迎點擊關注加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