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尤其是破壞力極大的強地震來臨之前,總有一些奇異的現象發生,也許地震之後我們才會意識到,那是大自然在告訴我們要地震了!
地震發生之前,地磁、地電、地溫、地下水位以及重力等等,都會出現波動,這些波動相互疊加又相互作用,因此會出現一些異常情況,這也能為預測地震提供一些依據。
我們人類的聽力範圍是20-20000赫茲,但很多動物可以聽到更低頻率的聲音,而地震發出的更多是次聲波,也就是低於我們聽力範圍的聲波,因此動物會比我們人最先聽到地震發出的聲音。
此外隨著人類的進化,大腦越來越高級,而我們身體本能的某些方面則是越來越退化,因此動物會比人先感覺到一些異常情況。所以我們會後知後覺,看到一些動物的異常行為,事後才意識到,原來那是即將地震。
比如地震前,大量海鷗聚集到海面停留,大量海魚遊向海岸,擱淺海灘。曾經在日本發生大地震之前,有人就發現生活於深海的皇帶魚,自動遊到岸上來。更為常見一些的就是蟾蜍集體上路遷移,家中貓狗叫個不停。
在大地震來臨之前,天氣異常情況多發,比如會出現久雨忽晴、反季節惡劣天氣,像什麼大雪大風暴等等,此外,最經常的是出現不正常的持續悶熱。研究發現,地震時,空中粉塵數量會急劇增加,加上地殼中金屬礦物的加熱影響,從而使地面水份快速蒸發,所以空氣會悶熱難耐。
而地震發生後,巨大的能量使這空中飽和的水氣上升速度和高度大增,從而進入高空低溫區域,這些水氣和粉塵就凝結為水或冰散落下來,這就是地震後形成下雨的原因。
大地震不光是地溫變化影響氣溫和降水,地磁地電也會劇烈波動,從而影響到空中的雲和光。地震雲想必很多人都聽說過,據說地震前總能看到空中出現奇異的雲,有的是呈放射狀,雲從空中的一個方向,向四周圍放射;
還有的是排骨狀,一排排的雲,整齊的排列在空中,還有的是魚鱗狀,相對規則的一團團雲朵,像魚鱗一樣布滿空中,此外有時還會出現一些莫名其妙的紅色、或黃光光柱,映照在空中,看著非常怪異。
有人總結說,地震雲出現的時間以早上和傍晚居多,地震雲持續的時間越長,則對應的震中就越近,地震雲的長度越長,則距離發生地震的時間就越近。
地震雲的顏色看上去越令人恐怖,則所對應的地震強度就越強。當然這只是一種經驗性判斷,而不是科學研究結果。
對於地震雲的成因,有專家分析說,這可能是由於地磁地電變化,引起空中水蒸氣沿著磁力線方向排列所致,但具體是何原因,還有待科學進一步證實。
地震是由於地殼變動,板塊擠壓形成的,因此通過水位變化預測地震相對來說,比較準確,比如一旦水井、池塘、溝渠等,突然出現水位暴漲或是急劇下降甚至乾涸的異常情況,那麼大家首先考慮的是不是地震引發的。
物理現象不是孤立的,雖然地震和一些物理現象的關係有待進一步證實,不過在地震尤其是強震來臨之際,肯定會有異常情況發生,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留心觀察,關鍵時候也許能救大家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