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白化鯨鯊現身達爾文海域[組圖]

2020-12-02 央視網
專題:圖片頻道

這種鯨鯊極為罕見,生性鎮定

這種罕見的鯨鯊自去年8月被人發現後,就再沒出現過

位於澳大利亞西部的費倫德灣的白化南極脊美鯨已成為吸引遊客的主要賣點

  兩名潛水員在達爾文海域附近發現一罕見白化鯨鯊,其身長大約33英尺,其漂亮的外型和優美高雅的姿態立刻引起了他們的注意。

  此前在澳大利亞西部也發現了類似的罕見白化鯨魚。它全身雪白,一出現就也立刻引起了遊客們的驚嘆,並駐足圍觀。一位遊客甚至用「充滿氖氣的棒棒糖」來形容它。

  據悉,之所以會出現白化現象,是由於皮膚裡缺乏天然的色素而導致的。但隨著其年齡的增長,體內的黑色素將會逐漸增多,皮膚也會逐漸暗淡下來。這種白化鯨鯊是由自然學家摩雷諾(Antonio Moreano)與一群觀光客在加拉帕戈斯群島(Galapagos islands)潛水時首次發現的。一般來說,雌性的鯨鯊只有一個種類,據他回憶到:「當時是在下午的四時三十分,我和其他6名遊客正準備對第四次潛水前的設備進行檢查時,發現了一隻巨大的鯨鯊浮出水面。最初,由於以前從沒有見過,我根本不能斷定它究竟是什麼生物。於是我決定戴上面具,靠近觀察。隨後,我向遊客解釋這看起來好象是鯨鯊,於是我們一起跳進水中跟隨它。我讓每位遊客都與它保持一定的距離,以免驚動它。我們總共跟隨它大約5分鐘,我發現就連它的眼睛都是白的。當我自由潛入水下大約50英尺時,最終成功地拍攝到了它的照片。整個過程極具挑戰性,但僅僅幾分鐘後,鯨鯊就神秘地消失了,從此之後沒有人再次見過這種白化鯨鯊。我非常激動,直到最後我們返回船上,我才意識到這次經歷是多麼的神奇並且與眾不同。或許它是這個美麗的小島給予我的最好禮物。」根據該鯨鯊的大小和鰭的形狀,摩雷諾判斷它是一隻雌性鯨鯊。

  他表示:「所有在達爾文海域發現的鯨鯊都是大型的雌性鯨鯊,還從未發現過雄性鯨鯊,至少我還沒有遇到。鯨鯊是目前世界上所探知的最大魚類,通常它們的長度都在50-60英尺之間,重約10噸。很神奇的是,每年6月至11月,它們都同時在達爾文和沃夫灣出現,然後同時在潛水區域做圓周運動。有時,我們看見5隻鯨鯊一起,但未見它們張開大口。所見過的最小鯨鯊其長度大約在9-12英尺之間。儘管如此,這種白化鯨鯊我們還是首次見到。」

責編:Mi Jindie

相關焦點

  • 罕見白化鯨鯊現身達爾文海域
    這種罕見的鯨鯊自去年8月被人發現後,就再沒出現過位於澳大利亞西部的費倫德灣的白化南極脊美鯨已成為吸引遊客的主要賣點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兩名潛水員在達爾文海域附近發現一罕見白化鯨鯊,其身長大約33英尺,其漂亮的外型和優美高雅的姿態立刻引起了他們的注意
  • 義大利海岸意外現稀有白化海豚(組圖)
    原標題:義大利海岸意外現稀有白化海豚(組圖)   近日,克羅埃西亞海洋研究人員意外地在地中海義大利海岸發現一隻稀有的白化海豚,這隻海豚此前並未被記錄在案。   研究人員將這隻罕見的哺乳動物取名為「阿布斯」(Albus)。「阿布斯」是目前世界僅存的20隻白化海豚之一。
  • 印度發現罕見「黃金烏龜」,見者紛紛稱奇,其他四種相同變異生物
    白化大熊貓 這張照片由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於2019年公布,圖片中的大熊貓全身雪白,就連大熊貓那標誌的「黑眼圈」都沒有了,完全顛覆了大家對大熊貓的認知,十分罕見。
  • 【罕見】北海獅現身東港海域,原來它叫「小偉」,來自...
    據專家介紹,北海獅在中國海域很少見到,是海獅科中最大的一種。北海獅天資聰明伶俐,主要分布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向北至白令海,向西沿阿留申群島至堪察加半島海域,最南到達日本海。北海獅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這隻北海獅是何來頭?
  • 世界體型最大魚類鯨鯊現身三亞近海「串門」了
    11月20日10時50分許,在三亞蜈支洲島景區附近海域,一條淺色「大魚」自在暢遊,引得目擊者驚呼不止。這一幕被正好乘船經過的後海村村民林尤德用手機拍攝了下來。經確認,這條「大魚」是目前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魚類——鯨鯊。專家認為,鯨鯊來三亞近海「串門」與這一帶生態環境向好有關。  據目擊者稱,這條鯨鯊大約10米長,身上散布淡色斑點。
  • 十種極其罕見的變異龍蝦 雙色藍色花斑白化龍蝦
    對於喜歡吃海鮮的人來說,龍蝦絕對是一道不可少的美味,但是龍蝦的種類繁多,小編今天就為你介紹十種極其罕見的龍蝦,它們有藍色的,據說出現的概率是二百萬分之一;有黃色的,出現的概率是一千萬分之一;雙色的,出現的概率是五千萬分之一;最稀奇的是白化的,出現的概率為億分之一……就是不知道如此罕見的龍蝦能吃嗎
  • 雌性鯨鯊交配後會主動收集雄性鯨鯊精子(圖)
    1995年科學家從一隻雌性鯨鯊身上提取了29個胚胎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巨型鯨鯊是一種難以研究的動物,特別當涉及到跟蹤調查個別鯨鯊的交配和繁殖時,研究更顯得困難。但一份新而罕見的鯨鯊胚胎分析表明,雌性鯨鯊是一種漸進式生產的濾食性魚類,交配一次後能儲存大量的精子。
  • 福建漁民再捕獲8噸雄鯨鯊 疑為尋雌鯨鯊殉情[圖]
    老漁民稱鯨鯊是很痴情的哺乳動物相關連結:9月13日,福建漁民捕獲8.5噸重鯨鯊(組圖) 東南快報9月17日報導 昨日凌晨,連江北茭村漁民又在附近海域捕到一條8噸重的大鯨鯊,而這一次是一條雄鯨鯊3天來,北茭村漁民已連續兩次捕到大鯨鯊,前後一雌一雄。當地漁民紛紛猜測,痴情雄鯨鯊是為了尋找雌鯨鯊被捕的。與13日捕獲雌鯨鯊時一樣,捕獲雄鯨鯊的過程驚心動魄。先是鯊魚撞網、垂死掙扎,後是漁民收網、艱難回航上岸……據介紹,此次捕獲的鯊魚約有8米長、8噸重,上岸後即被魚販高價購買。
  • 全球最恐怖 最罕見的動物(組圖)
    全球最恐怖最罕見的動物(組圖)今天真的是開眼了,世界上原來竟然有這麼多我們以前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怪異動物,本文中這些恐怖的小怪獸,不僅極其罕見世間少有,你連名字都叫不出來,且其猙獰的面目無不讓人看得目瞪口呆,不知你有沒有興趣和膽量一度它們的「芳顏」呢?
  • 英女孩菲律賓海域拍到朋友被鯨鯊輕咬瘋狂大笑場面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15日報導,近日,一個英國女孩在菲律賓海域潛水時,拍攝到她的朋友在水中遇到一條濾食性動物鯨鯊的畫面。畫面中,她的朋友被鯨鯊輕咬,難忍其癢,不禁瘋狂大笑。該女孩拍攝到這一場景時,驚喜地發現鯨鯊不吃人,她和朋友並沒有受到傷害,反而是她的朋友被鯨鯊輕咬,被癢的瘋狂大笑。
  • 印度發現罕見白化眼鏡蛇(組圖)
    9月3日,印度東南部陳奈,發現一條白化體眼鏡蛇。  據了解,蛇的皮膚裡有許多色素細胞,使蛇體呈現出一定的顏色。科學家們認為:這些色素是由體內的某些種類的酶控制的。  有趣的是,白蛇的眼睛與一般白化動物一樣,是微紅色的,這是因為色素消失後露出血液顏色的緣故。 (責任編輯:陳若冰)
  • 澳大利亞海域 發現罕見大鰭魷魚
    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11月12日發布公報說,該組織的科研人員在澳南部的大澳大利亞灣拍攝到5隻大鰭魷魚的罕見鏡頭,這是首次在澳海域發現這種軟體動物。 在這家研究組織安排的深海科考中,科研人員運用攝像裝置在大澳大利亞灣某海域水深兩三千米處拍攝到這些魷魚。
  • 義大利野外發現罕見白化鹿幼仔
    這頭罕見的白化鹿幼仔被稱之為「白班比」,是德爾·德恩和他的女兒黛博拉在義大利野外發現的
  • 澳大利亞罕見白化袋鼠種群擴大 或因缺少天敵
    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Tasmanian)一種罕見的白化病小袋鼠奇蹟般擴大種群。中新網3月31日電據外媒報導,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Tasmanian)一種罕見的白化病小袋鼠奇蹟般擴大種群,專家稱是因為它們缺少天敵,突變的白化病基因才得以遺傳,數量從而適當地擴大。
  • 罕見白化松鼠林間覓食 通體雪白仙氣飄飄-中新網
    罕見白化松鼠林間覓食3) "← →"翻頁 當地時間2020年11月21日,英國英格蘭愛丁堡,罕見白化松鼠林間覓食
  • 非常罕見,但真實存在地球上的8種白化動物
    這一次,我們就要重點介紹,地球上出現過的8種令人驚奇的白化動物。011、白化病鯨魚在白化病方面,不僅僅是陸地動物需要保護,就連世界上的白化病鯨魚也需要幫助,比如一隻叫米伽羅的罕見的白化座頭鯨它只能算是長頸鹿的罕見白色亞種,而不是白化病長頸鹿,它會變成白色是因為基因突變。令人感到遺憾的是,後來這兩條白色的長頸鹿被偷獵者殺害了。
  • 英國發現罕見白化麻雀 概率只有百萬分之一
    在英國薩默塞特郡,一隻罕見的白化麻雀出現在一處花園裡,這種麻雀出現的概率只有百萬分之一。白化麻雀是世界上最罕見的鳥類之一。它們有著粉紅色的眼睛和純白色的羽毛,特徵十分明顯。一位名叫Carl Bovis的男子成功將這隻白化麻雀拍攝了下來。Carl說,起初是8歲的女兒告訴他,曾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隻白色的麻雀。幾天後,他又聽另一個村民說起這隻麻雀。於是他開始尋找這隻麻雀,並幸運地拍攝了下來。白化麻雀很難活到成年,因為它們很容易成為捕食者的目標。
  • 罕見!南非白化露脊幼鯨與母親親密玩耍
    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2日報導,無人機在南非海岸捕捉到了一頭罕見的白化鯨魚與母親一同遊水的畫面。據悉,它們是南方露脊鯨,在海洋中發現白化鯨魚是非常難得的。南露脊鯨是鬚鯨物種之一,它們主要以過濾水中浮遊生物為食,它們噴出的水柱成V字形。通常情況下,它們的身體呈黑灰色或者黑色皮膚,偶爾在腹部還會出現一些斑點。
  • 國家地理讀者拍罕見白化動物:織網中的白蜘蛛
    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你來掌鏡」(Your Shot)是國家地理設立的一個完全由讀者拍攝的作品構成的展示單元,此次展示的是由國家地理的讀者們提交的有關他們拍攝的白化動物的照片。一隻白化的蜘蛛正在為自己產卵而構建蛛網保護層。照片攝於2013年。這張珍貴的照片裡,有一隻患有白化病的企鵝。
  • 餘姚現罕見白化黑眉錦蛇 現已經放歸山林
    原標題:餘姚現罕見白化黑眉錦蛇 現已經放歸山林 見習記者 鍾桑桑「我們這裡有條全身都是黃色的蛇,你們快過來看一看!」隨後,記者聯繫了市農林局,該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是黑眉錦蛇白化了。黑眉錦蛇是一般保護動物,無毒,以老鼠、青蛙為食。正常的黑眉錦蛇體背通常是黃綠色或棕灰色,眼角後方還有一條黑色眉紋。可能是由於基因突變,這條黑眉錦蛇白化了,身體正常顏色都褪去了,這是非常罕見的。最後,陸先生把這條白化的黑眉錦蛇放歸山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