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潮溼、黑暗的環境中,是老鼠、蟑螂的溫床,尤其是老鼠,本身就喜歡穿過在各個角落,身上攜帶了大量的細菌和病毒,要是被搖到或者被舔到,那真是得不償失。
不過有人說,農村老鼠才比較多,城市裡高樓大廈哪裡來的老鼠,就算有隻要我不買一樓,經常搞衛生就不會有老鼠。樓哥原來也是這麼認為的,直到我看到了晚上的一個視頻,視頻中的這隻老鼠爬到了30層樓高。
看完視頻,大家是不是很差異,老鼠原來可以爬這麼高。其實城市裡面也有很多潮溼黑暗的地方,比如很多餐館的後廚下水道,那耗子可是有大又肥,相信很多人都見過,這是因為很多餐館的洗碗水中殘留了很多油水,洗碗的時候隨著下水道一起衝下去了,被這些老鼠吃了,長年累月,這裡成了老鼠的糧倉。
再說到買房,除了洋房或者別墅外,大多數的商品房基本上是高層或者超高層,一般頂底樓由於一些漏水、潮溼等原因大家都是放棄選擇的。尤其是南方的底樓,如果開發商做了架空層還好,說明開發商為業主著想,但要是直接接觸地面的一樓,那確實頭痛。
一樓進老鼠的概率是最大的,首先是因為環境,除了潮溼就是光照少,為什麼這麼說呢?一方面小區一樓前面都會種植一些樹木,剛移植過來可能不高,等長起來了,一樓就沒啥陽光了,甚至一些小區的樹木挨著外牆建,時間長了,還容易長蟲,直接爬進來,如是種的一般的樹還好,有的樹可能還容易招惹蚊蟲。
另一方面,現在的開發商為了利潤,會擴大小區的容積率,容積率越高,房屋密度越大,小區越壓抑,因為樓間距越小了,本來一樓光照就少,現在更少了,長期處於沒有光照的樓層,不利益殺菌。但容積率高的小區,頂層的光照優勢出來了,你品,你們細品。
另外,小區的環境也影響老鼠來源的一個因素,小區物業經常搞衛生,那老鼠來的可能性就越小,相反小區環境越差,自然老鼠就可能多。同時還要看周邊的環境,比如有的小區附近就是垃圾站,或者山地(一些比較偏僻的小區),也可能越多,此外,現在許多小區的一樓多為商鋪,這些商鋪租賃給做餐飲的,由於油水多,吸引老鼠的可能性也比較大。
話說回來,其實只要不買低樓層,比如一樓,加上及時搞衛生,是不用擔心這些的,當然不排除有特殊情況,比如文章開頭視頻中的那隻老鼠,畢竟老鼠爬牆很厲害的,當然也不排斥,老鼠乘坐電梯上來,從負一樓或者一樓進來,到特定的樓層。
好了本期就給大家分享到這裡了,對此,大家是怎麼看待的呢?歡迎你們留言,參與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