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五十載相守,萬裡馳援。經黨中央批准,根據國家總體部署和要求,由湖南省組派的中國抗疫醫療專家組結束在辛巴威的任務後,又奔赴赤道幾內亞,開始新的抗疫之路。今年是中國與赤道幾內亞建交50周年,兩國守望相助,攜手應對疫情,更好地詮釋了中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內涵。紅網時刻特別推出《轉戰赤道幾內亞》系列報導,記錄援赤道幾內亞醫療專家的真實故事。
紅網時刻記者 田萌 整理報導
記錄人:
湖南省人民醫院急診ICU護士長副主任護師 徐芙蓉
時間:2020年5月29日
天氣:陣雨
從辛巴威到赤道幾內亞,跨越幾千公裡的路程。每到一處,透過車窗玻璃我們總是習慣打量這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每每聽到「這條路是我們中國修的」「這棟樓是我們中國蓋的」「這家醫院是我們中國援建的」……我總是會肅然起敬,感受到作為一名中國人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今天下午我們的任務是赴馬拉博國家公園中國路橋營地考察並對員工進行防控培訓。這幾天出門執行任務總要從馬拉博國家公園的大門路過,氣派的大門早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今天我才知道原來這裡也是我們中國路橋企業所建。我們的巴士駛入營地大門後,遠遠就看到兩位員工一人拿著手消,一人拿著體溫計,笑盈盈地向我們走來,另外一名黑人大哥立即背著消毒噴壺朝我們的車身車輪噴消毒水,所有人測完體溫做完手消才允許進入。在這個疫情堪比當時中國武漢的地方,我在心裡為他們嚴密的大門管控措施默默點讚。
經路橋企業員工介紹,馬拉博國家公園用地面積870000平方米,分為獨立廣場區、民族風情園區、中心湖區等八大功能區。該項目於2011年10月開工,於2016年6月4日舉行開園典禮。赤道幾內亞總統奧比昂親自為公園項目剪彩開園,並為公園題詞留念。項目融自然景觀、休閒娛樂、運動、教育於一體,還原當地民族傳統生活場景,描繪城市地域文化特色,充分展現出赤道幾內亞新時代的精神面貌。第四屆非洲-阿拉伯國家峰會期間,赤道幾內亞政府將該公園作為展示國家形象的對外窗口。
我想,中國路橋企業五年的嘔心瀝血同時也鑄就了「中國形象」。相信他們所建的「國家公園」已經遍布非洲大地,為非洲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這不僅給非洲帶來了投資、管理經驗和創新活力,促進了非洲經濟的發展,同時也為當地人民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培養了人才。我想這些也都是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真正實踐,也是對非洲國家需求最真實而有效的回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