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長隆野生動物世界的大食蟻獸雙胞胎首度正式與遊客見面。這是長隆集團首次成功繁育的大食蟻獸雙胞胎,也是亞洲首例成功繁育大食蟻獸雙胞胎。
南方+記者看到,3月齡的雙胞胎食蟻獸已在動物幼兒園展出,當大食蟻獸幼崽伸出長達30釐米的舌頭的時候,現場一片驚呼。首次展出的雙胞胎大食蟻獸是一雌一雄,儘管是雙胞胎,但還是可以從一些外形特徵去區別「兩兄妹」。「哥哥」體型比「妹妹」稍小一點,毛色相對也比較淺,耳朵則比「妹妹」要寬一點。
據保育員介紹,這對大食蟻獸是龍鳳胎,2020年3月3日出生。大食蟻獸懷孕一般是單胎,兩隻幼崽剛出生的時候,體型比單胎的幼崽都要小,一般大食蟻獸剛出生的時候約為1200-1500克,但這對雙胎的雄性大食蟻獸的出生只有900克,雌性大食蟻獸則稍重一點。
在動物幼兒園大食蟻獸幼崽展區,來自深圳的遊女士和孩子看到大食蟻母獸背上有兩隻大食蟻獸幼崽,小朋友都在拍手歡呼,稱從沒見過這個有趣的場景。
據介紹,長隆野生動物世界自開園以來就引進了大食蟻獸,這對大食蟻獸雙胞胎幼崽是長隆繁育的子四代大食蟻獸。大食蟻獸是比較特殊的哺乳類動物,因為嘴巴尖尖,前爪鋒利等原因,不太容易餵食,而且由於國內的大食蟻獸總體數量少,可借鑑經驗不多,前期繁育工作相對困難。
長隆野生動物世界在飼養大食蟻獸過程中,主要參考相關文獻和與國外的育幼經驗,以及自身飼養經驗不斷探索積累。通過對大食蟻獸的野外生活環境的深入了解,以及密切觀察和記錄大食蟻獸對食物,排便,毛髮變化,增重等情況,模擬大食蟻獸的野外環境,不斷去優化調整優化繁育手冊。保育員介紹,大食蟻獸的飲食中必須有螞蟻,因此在飼料中增加了螞蟻幹,在保障必備的蟻類食物之外,保育員還在「菜譜」中使用一些替代食物——雞蛋、水果、牛奶,肉類等打成的「果肉醬」。現階段,大食蟻獸幼崽還是以喝奶為主,直到7月齡才會逐步斷奶並加入成年大食蟻獸的食物,主要以普通黑螞蟻和白蟻為主,同時會加入狗糧和水果等食物,均衡營養。
◎大食蟻獸小資料
食蟻獸的種類分別是:大食蟻獸,小食蟻獸,侏儒食蟻獸,中美食蟻獸,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大食蟻獸也叫巨食蟻獸,主要生活在美洲。它的頭部很小,眼睛視力低下,但是嗅覺非常靈敏,憑藉著高超的嗅覺,大食蟻獸可以在很遠很遠的地方,鎖定蟻穴的方位。據相關資料顯示,大食蟻獸吃蟻類時進食速度飛快,在短短幾分鐘內,趁蟻巢內的居民還來不及動員組織反擊,而大食蟻獸卻早已匆忙地吃掉了成百上千隻蟻類。
【記者】蔡華鋒
【攝影】張迪
【作者】 蔡華鋒;張迪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