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路設計過程中,輸入輸出信號電平不匹配問題很常見,這時就需要設計人員對信號進行電平轉換。常見的電平轉換電路有以下幾種:
1、由二極體構成的單向電平轉換電路
圖1中RX為3.3V TTL電平與485驅動器的5V電平轉換。當驅動器輸出為5V信號時,二極體不通,RX通過上拉電阻被拉到CPU可接受的3.3V電平;當驅動器輸出為低時,二極體導通,RX通過二極體被拉至低電平,不過此時的低電平為二極體的正嚮導通壓降,這個值一定要在CPU所能識別的低電平範圍之內。由於MAX13487所能識別的高電平的最小閾值為2V,能將3.3V電平識別為高電平,所以對於TX端不需要進行電平轉換也可正常工作。
注意:此電路僅能應用在輸入信號電平大於輸出信號電平的轉換。考慮通信速率與低電平電壓幅值,二極體選用高速肖特基二極體,並且VF儘量小,如BAT54HT。
2、由三極體構成的單向電平轉換電路
圖2中UART1為CPU的調試串口的TTL電平為1.8V,232驅動器的TTL電平為3.3V,由於MAX3232所能識別的高電平的最小閾值為2V,所以需要將CPU的1.8V TTL電平進行轉換。
CPU的TX端通過NPN三極體進行電平轉換後進入MAX3232的TIN,當CPU的UART1_TX輸出為高1.8V時,三極體不通,MAX3232的T2IN信號被上拉電阻拉至3.3V;當CPU的UART1_TX輸出為低時,三極體滿足飽和導通條件,MAX3232的T2IN信號被拉低,此時的低電平為三極體的飽和導通壓降值。
注意:此電路對輸入和輸出電平的高低沒有要求,適用性很好。
若整板無1.8V電平,三極體的基級電壓也可用3.3V分壓獲得。需注意的是,轉換後的輸出低電平為三極體的飽和壓降,對於輸出低電平電壓幅度有較嚴格的要求,NPN管需要選用飽和壓降小些的管子。
3、由MOS管構成的雙向電平轉換電路
圖1和圖2的串口TTL信號均為單向信號,還有很多雙向電平轉換信號如I2C,圖3為常見的I2C雙向電平轉換電路。
當左側電壓為高電平1.8V時,MOS管不導通,右側上拉3.3V高電平;當左側電壓為低電平時,MOS管導通,右側被拉低;當右側電壓為高電平3.3V時,MOS管不通,左側上拉1.8V高電平;當右側電壓為低電平時,右側電壓通過體二極體被拉低。
注意:此電路選擇時,MOS管的開關速率與開啟電壓是選型時的重要參考參數,低壓部分的電壓必須大於MOS管的閾值才能夠完全打開MOS管,AO3400的Vgs為0.7-1.4V,開關速度為ns級,滿足I2C的通訊速率。
4、集成IC組成的雙向電平轉換電路
某些轉換速度達到幾十MHz級別的信號電平轉換時,需要一些轉換速率較高的集成晶片,如MAC與PHY通訊時所用的MDIO與MDC信號。圖4為應用TI的LSF0102對網絡的MDIO與MDC進行3.3V與1.8V電平轉換。此晶片最高可支持100MHz信號電平轉換,且為雙向轉換。
另外還有一些單路轉換的驅動晶片,如SN74LVC2T45,通訊速率最高可達到420Mbps。
總結
二、三級管組成的電平轉換電路,優點是價格非常低,缺點是要求使用在信號頻率較低的條件下。高電平通過上拉電阻拉至高電平,上拉電阻越小,速率越高,但是電路的功耗也越高,所以在低功耗要求嚴格的電路中需要慎重考慮。在選擇二、三極體時,儘量選用結電容小、開關速率高的管子。
集成IC組成的電平轉換電路,優點是速率高,通常可以用在幾十MHz信號的電平轉換中。缺點是成本較高,在成本控制嚴格的產品中綜合考慮性能與價格進行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