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文明已是二級文明,為何不炸掉其中一顆恆星,而來入侵地球?

2020-12-04 江南煙雨細如冪

對於科幻迷來說,《三體》無疑是一本震撼人心的作品,在中國科幻作品的領域中,劉慈欣的作品獨樹一幟。

前幾年,由他的同名小說《流浪地球》改編的電影贏得了廣大觀眾的口碑,甚至有不少人認為這部電影是中國科幻電影史上的一座裡程碑。除了《流浪地球》之外,劉慈欣更廣為人知的作品要數《三體》系列。在這一系列作品中,他發揮了極其豐富的想像力以及嚴謹的邏輯向讀者展現一個虛幻中的宇宙世界。然而,在這個世界裡,人類遭遇了同為宇宙文明的「三體文明」。

根據小說的設定,三體文明起源於一個三合星系統,該系統由三顆恆星組成,很多讀者認為它的原型是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比鄰星系。在三顆恆星的照射下,三體文明所在的星球自然環境日益惡劣,於是它們進入宇宙尋找下一顆宜居星球,而地球逐漸進入了三體人的視野。

從小說的描述來看,三體文明的文明程度已經達到了二級,按照宇宙文明等級的劃分,二級文明是能動用整個恆星資源的文明。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三體人不對自己所在的恆星系進行改造,反而是不遠萬裡去徵服地球呢?

可能你會說地球的自然生存環境實在是太誘人了,使得三體人無論花多大的代價都要拿下地球。然而,遙遠的距離擺在三體人面前,現實中比鄰星系與太陽系有著4.2光年的距離,如果以這個距離去衡量三體人所在三合星系統與太陽系之間的距離,那麼三體人在還未造出光速飛行器之前,要跨越這段距離也需要耗費上千年的時間。總而言之,即使它們的科技實力完全可以碾壓人類科技,但要跨越「鴻溝」來到地球是一項巨大的挑戰。

其次,恆星並不是它們想改變就改變的。宇宙中各個星系系統經過幾十億年甚至上百億年的演變逐漸穩定下來,組成系統的各星球在其中都扮演著維護星系穩定的重要角色。如果三體人為了讓自己的星球不再受到太多恆星輻射的影響而炸掉其中一顆恆星,那麼後果可能還真不是他們想得到的那樣。該星系在從三合星變成雙合星的過程中一定會經過劇烈的變動,而該變動有可能導致三體人所在的星球被毀滅,這是得不償失的。

再者,想要毀滅恆星,那就得做好被恆星釋放出來的能量給影響的準備。由於恆星內部充斥著核聚變反應,因此到處都游離著高能等離子體。一旦恆星被炸毀了,那麼內部的高能等離子體就會迅速以極大的能量形式釋放出去,對其它星球造成極大的打擊,這種打擊的影響堪比超新星爆發。

由此看來,三體人並非不具備炸毀恆星的能力,而是它們不具備應對高能等離子體侵襲的能力。這也意味著,即使人類未來科技發展到了相當高的程度,也還要看著太陽的「臉色」過日子。

作為科幻作品,《三體》最吸引人的是其中的硬科幻風格。劉慈欣在小說裡融入了大量現實中的前沿物理學理論,並在此基礎上加以延伸。這是大劉多年科幻寫作經驗的集大成者,沒有沉澱難以寫出這樣的作品,三體中的物理學也始終是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

對於還沒有看過《三體》的朋友,建議去看看,大人和孩子都非常的合適,值得反覆品讀。恰逢出版社活動,這套經典僅需79元,也就是幾盒煙錢,還是十分划算的!

這套科幻巨著(全三冊):《三體I地球往事》、《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死神永生》。隨著內容的進展,你會看到越來越浩瀚深邃的宇宙,人類命運的起伏,這帶給了我們整個思維層面的衝擊和思考,而且它對人性的揭露和解讀,值得每一位每一個生活在現實中的人們深思。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得正版書籍了:

相關焦點

  • 三體文明身為宇宙二級文明,為何沒發現地球呢?是什麼在阻擋?
    《三體》這本小說揭露了宇宙的奧妙,讓大家更好了解宇宙的奧妙,從這本小說我們可以看出作者的腦洞巨大,讓許多讀者在看這本小說中,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大家覺得人類在宇宙當中異常渺小,但有這樣一個問題卻讓大家比較的疑惑,科技發達的三體文明為何沒有發現地球的存在呢?
  • 既然三體人是「恆星文明」,為何他們不改造火星?
    在《三體》小說中,因為葉文潔回復了來自太空中的未知文明信號,讓地球的坐標暴露了,於是三體人發現了這顆位於太陽系之中的宜居行星。為了生存,三體人打算前往地球摧毀人類的家園,將地球據為己有。根據劉慈欣在小說中的描述,如果按照卡爾達肖夫指數的劃分,三體人的文明程度應該是屬於二級的恆星文明。不過,它們的科學技術水平雖然比人類發達許多,但卻並沒有掌握光速,從三體星系出發前往地球需要上千年的時間。雖然三體人並不是宇宙中最強大的文明,不過對比文明程度還不及行星文明70%的人類來說,它們已經非常強大了。
  • 三體文明發展到了什麼地步?《三體.地球往事》解讀
    本文我們來探討一下,當《三體.地球往事》故事進行中,在人馬座三星系的三體文明發展到了什麼層次,還有定位地球位置後所做出的安排部署。如果對於其他信息不了解的,可以先去看小編上一篇文章《整個宇宙,為誰閃爍?》。
  • 面對人馬座三體文明,為什麼會出現地球叛軍組織?
    所謂亂紀元,指的就是沒有陽光,或者陽光、引力太強,通俗講就是但凡遇到沒有恆星照耀,或者超過兩顆恆星照耀,甚至是三顆恆星同步照耀,都將帶來熱能或者引力的失衡,這個時候定義為「亂紀元」,三體星上無法生存,三體人只能「脫水」化為二維的皮狀。如果僥倖得到一顆恆星的穩定照耀,就進入了「恆紀元」。
  • 1500光年外有一顆「好動」的星球,科學家:或許已建立了二級文明
    天鵝座,在這裡有一顆恆星。製造戴森球需要極強的科技實力,至少得達到二級文明,戴森球是由卡爾達夫所提出來的,他認為戴森球是二級文明的產物。如果這個假設是正確的話,那就意味著在這個距離地球1500萬光年的地方,存在著一個二級文明,但同樣也有一個矛盾,既然他們達到了二級文明
  • 代言| 犬星文明,推演宇宙二級文明形態
    彗星撞擊地球,類似恐龍大滅絕那種規模的彗星在千萬年的過程中,只要來一顆,千萬分之一的概率,我們的子孫後代就玩完了。4.     地球上爆發核戰爭,比如恐怖主義,或者五大常任理事國之前爆發核戰爭。5.     宇宙高級文明發現地球,對地球進行種族滅絕。
  • 《三體》裡面的神級文明,為何不把宇宙黑洞當「武器」呢?
    歡迎大家來到百家號科幻宇宙,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是《三體》裡面的神級文明,為何不把宇宙黑洞當「武器」呢。小編相信每個讀過《三體》的網友也都知道,宇宙中在技術上擁有無限能力的神級文明,這些文明是都把宇宙當中的規律轉化為了自己的武器。
  • 「三體」就在4光年外,那裡真的有外星文明嗎?
    在《三體》中,距離地球僅4光年的地方,存在一個三體文明,他們的科技要比人類更加發達至少數百年。但由於三體世界有三個「太陽」,它們的運動軌跡是混沌的,無法精確預測,有時會過於遠離行星,有時會過於接近行星,導致三體文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毀滅一次。當三體文明知道地球的存在後,盯上了這顆環繞在單一恆星周圍的宜居行星。
  • 二級文明有可能已經出現,距地球約1500光年,人類是喜還是憂?
    簡單來說就是用來判斷恆星附近是否有行星,行星的大小和形狀,與恆星的距離以及行星公轉的周邊。在克卜勒望遠鏡九年的運行過程中,我們觀察到了數千個恆星系統,發現了許多行星,其中數百個是宜居地的類地行星。可見,類地行星在宇宙中也很常見。這些類地行星有些和地球很像,但外觀上也非常耀眼美麗。科學家猜測它們可能是生命星球。
  • 《三體》文明的科技領先地球多少年?
    在《三體》中,三體文明為了自身的延續,他們在發現地球文明之後,派遣星際艦隊入侵地球。顯然,三體文明的科技水平在地球文明之上。那麼,三體文明領先多少年呢?宇航科技的差異根據卡爾達肖夫指數,當一個文明發展到II型文明之時,他們有能力離開自己的恆星系統,所以三體文明至少是II型文明。
  • 《三體》文明的科技領先地球多少年?
    在《三體》中,三體文明為了自身的延續,他們在發現地球文明之後,派遣星際艦隊入侵地球。顯然,三體文明的科技水平在地球文明之上。那麼,三體文明領先多少年呢?宇航科技的差異根據卡爾達肖夫指數,當一個文明發展到II型文明之時,他們有能力離開自己的恆星系統,所以三體文明至少是II型文明。相比之下,地球文明就連I型文明都沒有達到,人類還未曾出過地月系統,更不用說星際旅行。
  • 地球文明,700年超越三體文明,《三體》:「權遊」也是三體文明
    恆紀元則是與我們地球相近的環境。競爭越厲害,發展也就越強勁,接下來咱們來通過地球的發展預測三體文明的發展路徑。先說咱們地球,有人說工業科技可能誕生科技爆炸,那麼是什麼引起的科技爆炸呢?歸結到底還是人性。
  • 三體文明無數探測器,設立監聽站,為何還沒發現4光年外的地球?
    三體文明的處境可想而知,因為存在三顆恆星,而三顆恆星之間的運動不可預測(理想三體運動),因此三體人所在的行星圍繞哪顆恆星公轉是不確定的,偶爾會有段時間固定圍繞一顆恆星運轉,那就是所謂的恆紀元,被恆星之間引力撕扯隨機捕獲,那麼就是亂紀元,如果被甩入一個極橢圓軌道,那麼就成飛星不動,如果同為圍繞三顆恆星公轉,就是三日凌空!
  • 三體文明無數探測器,設立監聽站,為何還沒發現4光年外的地球?
    三體文明的處境可想而知,因為存在三顆恆星,而三顆恆星之間的運動不可預測(理想三體運動),因此三體人所在的行星圍繞哪顆恆星公轉是不確定的,偶爾會有段時間固定圍繞一顆恆星運轉,那就是所謂的恆紀元,被恆星之間引力撕扯隨機捕獲,那麼就是亂紀元,如果被甩入一個極橢圓軌道,那麼就成飛星不動,如果同為圍繞三顆恆星公轉,就是三日凌空!
  • 按照文明等級的劃分,《三體》中的各大文明分別處於哪一級水平?
    歸零者文明是否站在了宇宙食物鏈頂端呢?下面我就和大家討論一下這個話題。根據現有對宇宙文明等級的劃分,可將宇宙中的各大智慧文明劃分為七個等級,從低到高分別為一級文明、二級文明直至最高級七級文明。以我們人類現在的科學水平只處於0.7級左右的高度,距離最低級的一級文明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而在《三體》中地球文明落幕時人類掌握的科學技術已經一隻腳踏進了二級文明的門檻!
  • 比人類高級很多的三體文明,為何也不能預測三體運動?
    三體問題是物理學和數學中的難題,現在我們知道三體問題是無法求精確解的,三體人所在的三體星系有三顆恆星,這三顆恆星相互繞行,他們無法預測三顆恆星的未來。在大劉的《三體》當中,描述了三體人經歷100多次的文明毀滅後侵略地球,原因是三體人所在的三體星系環境非常惡劣,每過一段時間星球上要麼出現極寒,要麼出現極熱,然後使得整個文明毀滅。三體人的最後一次文明,終於可以實現星際航行,但是他們也無法解決三體問題;三體問題指的是三個質量、初始位置和速度任意的質點天體,在萬有引力作用下的運動規律。
  • 1500年前已利用恆星能量,處於二級文明?
    這是一顆距離地球大概1400光年,體積比地球大差不多60%的類地行星。說到這,相信一些朋友們能夠了解,為什麼變暗周期和亮度不規律不同尋常,因為行星的明暗變化周期跟其繞行恆星運行有關,正常情況下都應該很規律才對。這算是一個常識,但是泰比星卻表現出諸多異常,這必然是引起了工作人員的注意。
  • 三體中可怕的文明,用水滴團滅人類,不同文明之間差距有多大?
    看過劉慈欣《三體》的人都知道,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差距很大。在末日戰爭中,三體人民用水滴摧毀了人類的戰艦,消滅了人類。蘇聯,天文學家尼古拉卡爾達謝弗根據先進文明對資源的利用程度將先進文明分為三個等級,即:一級文明:可以利用星球的所有資源,對應地球。二級文明:可以利用其恆星系統中的所有資源,對應太陽系。
  • 三體文明僅用一顆水滴,就把人類的戰艦摧毀,文明等級差距多大?
    通過《三體》小說,能夠知道外星文明的優秀之處,從中能了解到劉慈欣對宇宙的獨特看法,在《三體》小說中,他明確指出三體文明和人類文明差距實在是太大了,三體文明憑藉一己之力,能輕輕鬆鬆毀滅人類。在這種前提下天文學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們認為在宇宙中是有三種不同的等級,那麼在宇宙當中,不同等級文明之間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呢?
  • 三體文明僅用一顆水滴,就把人類的戰艦摧毀,文明等級差距有多大
    通過《三體》小說,能夠知道外星文明的優秀之處,從中能了解到劉慈欣對宇宙的獨特看法,在《三體》小說中,他明確指出三體文明和人類文明差距實在是太大了,三體文明憑藉一己之力,能輕輕鬆鬆毀滅人類。在這種前提下天文學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們認為在宇宙中是有三種不同的等級,那麼在宇宙當中,不同等級文明之間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