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西瓜苗
野西瓜苗,第一次看見,是媽媽帶著我給姥爺上墳時。那時還很小,就認為這種植物(花),不怎麼吉利。當然姥姥家和我家有一段距離,那裡不屬於板廠峪,但植被基本是一致的。從小到大,對植物一直都很感興趣,但在板廠峪卻沒怎麼見到過該植物。直到2011年9月12日,和尤家光譜爺在爬北山的長城時,在楊來樓以東的長城沿線南側,發現了該植物,也就是照片中的野西瓜苗。
野西瓜苗分布很廣,原本不擇地點,但卻偏偏在高山上出現,而村裡及附近卻沒怎麼見。只能說,板廠峪人那個年代都太勤勞了,很多植物在村邊地頭都沒有生存空間。
野西瓜苗的花還是比較美麗的,和木槿,秋葵,棉花都有些接近的地方,他們都是一個科。
以下內容來源於《中國植物志》。
一年生直立或平臥草本,高25-70釐米,莖柔軟,被白色星狀粗毛。葉二型,下部的葉圓形,不分裂,上部的葉掌狀3-5深裂,直徑3-6釐米,中裂片較長,兩側裂片較短,裂片倒卵形至長圓形,通常羽狀全裂,上面疏被粗硬毛或無毛,下面疏被星狀粗刺毛;葉柄長2-4釐米,被星狀粗硬毛和星狀柔毛;託葉線形,長約7毫米,被星狀粗硬毛。花單生於葉腋,花梗長約2.5釐米,果時延長達4釐米,被星狀粗硬毛;小苞片12,線形,長約8毫米,被粗長硬毛,基部合生;花萼鐘形,淡綠色,長1.5-2釐米,被粗長硬毛或星狀粗長硬毛,裂片5,膜質,三角形,具縱向紫色條紋,中部以上合生;花淡黃色,內面基部紫色,直徑2-3釐米,花瓣5,倒卵形,長約2釐米,外面疏被極細柔毛;雄蕊柱長約5毫米,花絲纖細,長約3毫米,花葯黃色;花柱枝5,無毛。蒴果長圓狀球形,直徑約1釐米,被粗硬毛,果爿5,果皮薄,黑色;種子腎形,黑色,具腺狀突起。花期7-10月。
產全國各地,無論平原、山野、丘陵或田埂,處處有之,是常見的田間雜草。原產非洲中部,分布歐洲至亞洲各地。
全草和果實、種子作藥用,治燙傷、燒傷、急性關節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