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紀的法國在書籍藝術上寫下了輝煌的一頁。原本製作華麗、開面較大的書籍,到了十八世紀為了迎合貴族人士的閱讀需求,開面變小,便於攜帶,插圖設計也趨向小巧精緻。書籍插圖甚至到了各類出版書籍中都帶有插圖的情況,具有裝飾意味,裝飾著各類書籍,有教育性質的、有娛樂性質的,甚至黃色書刊也配有精美插圖。
這本拉封丹的《賽姬與丘比特之愛》便是這種時代的產物。拉封丹改編古希臘著名的神話愛情故事,注入當時宮廷人士的品味。這個版本中的插畫便是由版畫家復刻莫侯的圖稿製成,為《賽姬與丘比特之愛》一書最著名的插圖版本。本書採用皇室開本,而非一般的八開本,書頁使用厚重的手工紙,而插圖更是尚未加入文字說明的試印版本,彌足珍貴。
《賽姬與丘比特之愛》的故事源自希臘神話,據說賽姬擁有絕世美色,維納斯大為嫉妒,便要兒子丘比特讓賽姬愛上世上最醜的怪物。然而,丘比特對賽姬一見鍾情,無法下手,之後,丘比特化成一陣風,將賽姬擄到一座華麗的宮殿。兩人譜上一段離奇的愛情,丘比特只在晚上前來,黎明即離開,賽姬見不到這位呵護她備至的情人一面。賽姬的姐妹們說服賽姬,要她攜刀與燭燈看清情人面目。賽姬趁丘比特熟睡時將燈點燃,發現他的真實身份,丘比特亦被滴下的蠋油驚醒,傷心離開。賽姬之後通過層層考驗,終和丘比特成為神仙眷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