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中那些神秘的地下海洋:木衛二噴湧間歇泉

2020-11-22 cnBeta

北京時間9月1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大部分人的認知中,液態水通常與地球聯繫在一起,然而在太陽系的其他星球上,也存在著體量驚人的液態水。

地球位於太陽系的適居帶內。在天文學上,適居帶指的是行星系中適合生命發展的區域,液態水可以在該區域的天體表面存在。在這個區域以外,無論是行星、矮行星還是衛星,其表面的水要麼蒸發,要麼被凍成固體。不過,這並不意味著這些星球上沒有液態水,科學家發現,有相當數量的液態水就隱藏在這些星球的表面之下。當然,想要發現它們並不容易,科學家們必須使用各種先進的探測技術。

木衛二(歐羅巴)

在木星的衛星木衛二(Europa,又稱「歐羅巴」)冰冷的表面下,存在著一個溫暖的水世界。使這些水保持液態的,不是太陽的熱量,而是木星施加的引力。

2011年,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了從木衛二表面噴湧而出的間歇泉,這成為該衛星存在地下海洋的證據。這些噴泉中,最高的達到了200公裡的高度。有趣的是,早在1997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伽利略號探測器就穿過了其中一股噴流,但研究人員直到最近才知道這一點。

木衛二的最主要特徵便是布滿星球表面的暗色條紋,這被稱為「混沌地形」,由冰層碎裂、冰塊旋轉傾斜後再度凝固而成。有研究者認為,木衛二的表面特徵是由靠近低緯度地區的地下水流動造成的。這顆衛星偶爾還會經歷構造變化,可能將物質帶到下面的海洋中。由於冰下海洋的存在,木衛二也被認為是太陽系中最適合孕育原始生命的星球之一。

木衛三

木星最大的衛星木衛三(Ganymede,又稱蓋尼米德)也不甘落後,它似乎也擁有一個隱藏在表面之下的海洋世界。在2015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學家就記錄了木衛三奇怪的振動模式,並以此作為其擁有地下海洋的證據。計算表明,這顆太陽系中體積最大的衛星具有深達100公裡的海洋,液態水非常豐富。作為參考,地球上的海洋深度不超過10公裡。

土衛二

另一個地下海洋存在於土星的衛星土衛二(Enceladus,又稱恩克拉多斯)上。與木衛二一樣,這顆雪球般的衛星偶爾也會向太空噴射水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卡西尼號軌道飛行器探測到了來自這些間歇泉的鹽和矽塵痕跡,這表明其冰殼下發生著複雜的化學過程。卡西尼號還在土衛二的南極區域觀察到4條次級平行想,稱為「虎皮條紋」。觀測表明這些條紋是中央破裂的低土坎,有著較高的溫度,顯示有冰火山出現在條紋的中心。

液態水可能已經在土衛二上存在了數十億年,而且集中在南半球。土衛二的液體層大約有8到10公裡深,其所含的水量大約和北美洲五大湖中最大的蘇必利爾湖一樣多。

土衛二環繞土星的高度橢圓軌道,以及隨之而來的潮汐力使其巖石內核保持活躍,具有較高的溫度。該內核由矽酸鹽構成,高溫且多孔,有助於進行複雜的化學反應。有研究者認為,這種反應或許能支持生命的存在。事實上,科學家在這顆迷人的衛星上已經探測到了有機分子,但還需要進一步研究以尋找微生物存在的證據。

矮行星穀神星

小行星帶中的矮行星通常不會與液態水聯繫在一起,但穀神星(Ceres)的情況有些特別。最近的發現表明,這可能是一個有水的世界。然而,不同於環繞木星和土星的冰冷衛星,穀神星沒有氣態巨星的潮汐作用來保持其液態內核的溫度。據推測,穀神星的地下海洋可能是在大約2000萬年前,受到一顆小行星撞擊後形成的。在當時形成的歐卡託撞擊坑內部,出現了幾個突出的亮斑。

這次撞擊產生的熱量早已消失,但穀神星上的水由於含鹽量高,一直處於泥濘狀態。有時,這些水被迫浮出表面,留下高度反光的沉積物。這顆矮行星的內部可能存在一層液態水,位於表面下約40公裡處,有數百公裡寬——考慮到穀神星只有950公裡寬,這樣的水體是相當可觀的,或許已經可以稱為海洋。

火星

火星表面曾經有廣闊的海洋和湍急的河流,但現在大部分的水都已消失,散逸到了外太空。今天火星上仍然存在著一些水,但幾乎全是冰的狀態。不過,2018年的研究表明,在這顆紅色星球的南極冰帽附近,可能還存在一些穩定的液態水。

歐洲空間局的「火星快車號」(Mars Express)探測器利用「地表下探測雷達/高度儀」(MARSIS)對火星表面下的組成進行了探測,顯示出一個直徑為20公裡的奇特地下結構。義大利科學家根據探測到的物理特性,指出這可能意味著液態水的存在,而這些液態水可能呈現為鹽水池或充滿土壤的汙泥。對於未來的火星探險者來說,這可能是個好消息,因為液態水在這顆紅色星球上將是一種稀缺資源。

冥王星

根據今年早些時候發表的一項研究,矮行星冥王星可能也有一個地下海洋。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新視野」號探測器傳回的數據顯示,冥王星具有一個異常活躍的表面。自2015年新視野號的歷史性飛掠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這顆矮行星的表面。

冥王星在形成之初似乎經歷了高溫,使得它能夠維持早期的地下海洋。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液體逐漸凍結和膨脹,冥王星的表面也開始膨脹和破裂。直到今天,冥王星冰凍的表面下仍可能存在一些液態水,其形成過程類似於穀神星。

「冰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難以置信的是,在太陽系的兩顆冰巨星——海王星和天王星——的大氣層中也可能存在液態海洋。當然,這一說法還沒有被證實,但2007年的研究表明這是可能的。液態水可能存在於這兩顆行星的深處,那裡或許具有合適的溫度和大氣壓。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說法,如果海王星和天王星上真的存在海洋,那麼這個海洋可能會佔到它們總質量的三分之二。

沃斯託克湖

將南極洲的沃斯託克湖列進來似乎有些不妥,但這個冰下湖可以說是地球上最神秘的水體。沃斯託克湖是南極洲最大的地下湖泊,位於南極東部冰蓋下約3770米處。它長260公裡,寬50公裡,和五大湖中的安大略湖相當。該湖的最大深度約500米。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個湖位於4公裡厚的冰層之下。

據估計,沃斯託克湖的水體非常古老,大約在一百萬年前形成。有研究者認為,沃斯託克湖的環境與木衛二非常相似,因此假如能在沃斯託克湖中發現生命存在,或許能夠為「木衛二冰下海洋是否存在生命」的爭論提供有力證據。

沃斯託克湖形成於1400萬年前,它的水已經與世界其他地方隔絕了大約100萬年。因此,該湖泊為科學家研究古代生態系統提供了一個獨特的環境,因為這片水域可能含有人類從未見過的物種。更重要的是,沃斯託克湖可以作為木衛二和土衛二的良好類比,它們的冰殼下也有水體。(任天)

相關焦點

  • 太陽系中那些神秘的地下海洋:木衛二噴湧間歇泉
    2011年,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了從木衛二表面噴湧而出的間歇泉,這成為該衛星存在地下海洋的證據。這些噴泉中,最高的達到了200公裡的高度。有趣的是,早在1997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伽利略號探測器就穿過了其中一股噴流,但研究人員直到最近才知道這一點。
  • 太陽系神秘海洋指南:木衛二最有可能孕育原始生命!
    本文來源: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當人們提及液態水,都通常認為太陽系僅有地球存在液態水,但事實上我們的太陽系擁有數量驚人液態水。 地球位於太陽系宜居帶,所謂的宜居帶是指天體最佳適居區域,液態水可以在地球表面存在。
  • 太陽系神秘海洋指南:木衛二最有可能孕育原始生命
    2011年,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從木衛二表面噴湧的間歇泉,從而證明月球存在地下海洋,這些間歇泉噴射高度可達200公裡,有趣的是,早在1997年,美國宇航局「伽利略號」軌道飛行器曾穿過一股噴射水流,儘管我們直到近期才得以證實。
  • 太陽系神秘海洋指南:木衛二最有可能孕育原始生命
    北京時間 11 月 6 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當人們提及液態水,都通常認為太陽系僅有地球存在液態水,但事實上我們的太陽系擁有數量驚人液態水。地球位於太陽系宜居帶,所謂的宜居帶是指天體最佳適居區域,液態水可以在地球表面存在。
  • 太陽系中的衛星:火衛一、火衛二、木衛二及土衛二
    (木衛二的亮斑都是活火山。)表面環境極其惡劣,眾多超級火山活動和超強地震頻繁發生,地表形態塑造周期較短。木衛一是一顆如地獄般的衛星。三,木衛二——海洋衛星木衛二。(除地球之外太陽系中唯一一個有大量液態水存在的地方)木衛二有一個薄薄的冰外殼。木衛二表面冰層下有地下海洋,或許有50千米深,由引潮力帶來的熱量保持液態
  • 盤點太陽系中的衛星;火衛一、火衛二、木衛二及土衛二
    三,木衛二——海洋衛星木衛二。()(除地球之外太陽系中唯一一個有大量液態水存在的地方)木衛二表面冰層下有地下海洋,或許有50千米深,由引潮力帶來的熱量保持液態(木衛二上可以看到高達200千米的壯觀噴泉。)木衛二有液態水,有熱量(木衛二受到木星強大潮汐力的作用,摩擦生熱產生了大量的熱量),水中還有氧氣及產生生命所需要的元素,木衛二是太陽系中極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地方。
  • 奇觀軼聞:木衛二南半球噴射200千米的間歇泉
    原標題:奇觀軼聞:木衛二南半球噴射200千米的間歇泉  本周焦點   中國成繼美蘇後第三個實現月球軟著陸國家   北京時間12月14日21時11分,嫦娥三號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下個月,處於休眠狀態的「羅塞塔」號探測器江北喚醒,朝著名為67P的彗星進發,並於明年11月11日釋放一個著陸器,登上彗星冰封的表面進行取樣分析,以更好地了解彗星的組成成分及其在太陽系形成過程中扮演的角色。
  • 木衛二還沒月球大,水量卻是地球兩倍,科學家說地下或有神秘生物
    研究過木衛二的美國航空航天局和歐洲空間局的很多科學家都認為木衛二巨大的冰下海洋中可能存在著一個未知的神秘生物世界,也許有的朋友會說了,木衛二地下海洋的水壓肯定很大,生物很難在那樣的環境下生存,但其實地球海洋深處的水壓也很大,
  • 木衛二:地球以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
    它比地球的衛星月球稍微小一點,直徑3100公裡,是太陽系天體系統中的第六大衛星和第十五大天體。木衛二還有一個十分動聽的名字,叫「歐羅巴」(Europa)。據說歐羅巴在希臘神話中是腓尼基的公主,美麗動人,豔壓群芳,深得眾神之王宙斯的寵愛。木衛二是一個神秘的星球,成為科學家心中搜尋地外生命的「最愛」。 ▶ 木衛二與木衛一主要由矽酸鹽巖石組成,與類地行星相似。
  • 如果木衛二地下海洋存在生命,會是怎樣一種形態?
    如果這顆衛星的地下海洋存在生命,會是怎樣一種形態?木衛一、木衛二、木衛三和木衛四環繞木星運行。一些科學家認為木衛二是在太陽系尋找適居環境和生命跡象的理想之選美國宇航局科學家指出密度和磁場觀測數據證明木衛二存在大量水。
  • 太陽系中最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四個世界
    但最近在金星雲層中發現的可能源於生物的磷化氫提醒我們,這些生命所必需的成分中至少有一些也存在於太陽系的其他地方。所以,其他最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世界是哪些呢?  支持冰下海洋存在的證據包括地表水冰裂縫噴出的間歇泉、弱磁場和地表凌亂的地形,這可能是地下洋流流轉導致地表變形所致。
  • 太陽系中只有地球上有生命?這幾個星球都可能有,最典型是木衛二
    在太陽系中,我們所在的地球是已知唯一擁有大量生命體的星球,但是很多天文學家估計,在木衛二、木衛三、土衛六、海衛一這樣的衛星上,因為內部有大量的液態水存在,因此在其厚厚的冰蓋之下,很可能存在未知的神秘生物世界。
  • 神秘的木衛二,這裡會是外星生命的樂園嗎?
    雖然個頭不算出眾,但它無疑是木星近七十顆衛星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沒有之一。這顆不同尋常的衛星被一層裂縫交錯的冰殼覆蓋。不少證據表明,在木衛二冰層的下方隱匿著一片湧動的鹽水海洋,甚至可能具備了孕育生命的所有條件。於是,科學家把木衛二列為太陽系中最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重大嫌疑星球。在這片神秘的地下海洋中,沒準還真的早已孕育出了超乎想像的生命形態。
  • 土衛二北半球發現紅外輻射源:太陽系中潛在生命的星球又多了一個
    宇宙印象|頭條獨家 深度科普欄目第1605期繼木衛二擁有冰層和冰下海洋之後,土衛二也開始躋身這個行列中。土衛二近些年也被認為是一顆擁有海洋的衛星,根據土衛二的紅外圖像,帶紅色的區域表示表面上出現了新的冰層,土衛二可能比我們想像中還要有趣、活躍。土衛二上布滿了冰物質噴泉,與木衛二一樣,這些噴泉都是土衛二冰下壓力釋放的結果。
  • 外星生物捕手發現新目標:木衛二和土衛二下的冰冷海洋
    本世紀30年代末,對於地外海洋科學家來說是一個極佳的啟動目標,NASA應該抓住機會嗎?木星的衛星木衛二,由NASA的伽利略太空飛行器拍攝,在被冰覆蓋的外殼下藏著巨大的海洋港灣(圖片來源:NASA/JPL-加利福尼亞學院/SETI學會)火星上生命的探尋活動開始達到高潮,科學家們已經開始將接下來太陽系的天文生物學的長遠目標投向了火星。
  • 木衛二、土衛二和土衛六是太陽系除火星外最可能有地外生命的天體
    太陽系部分衛星排列根據以上條件,在太陽系內有四個星球可能具有上述條件,分別是火星、木衛二、土衛二和土衛六,其中火星是太陽系的一顆大行星,也是目前人類探索的重點,因為在這些天體中,火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在不久的將來,人類可能就會登陸火星,進行探索。
  • 四大未解之謎之神秘的太陽系
    第一個為土衛八的陰陽臉,土衛八又名伊阿珀託斯,它是土星的第三大衛星,同時也是太陽系中的第十一大衛星。人類在一六七一年首次發現它的存在。然而當人類近距離的看到土衛八時,我們卻發現土衛八是一顆陰陽星球。它有一個非常黑的半球和一個白的半球,如此涇渭分明,和其他的顏色差異使得土為八顯得十分特殊。
  • 木衛二擁有比地球水量還豐富的海洋,章魚是裡面的主宰?
    太陽系除地球外的七大行星,都沒有穩定的液態水存在,就連被寄予厚望的兄弟行星——火星,它也只在夏季有窄窄的黏稠狀滷水溪流。我們再把視線放寬,行星的衛星有沒有可能孕育出生命呢?說到衛星,大家首先想到的當然是地球的衛星——月亮。不過可惜,月球表面一片死寂,毫無生氣。為數不多的水資源都以冰的形式凍結於月球地下。
  • NASA新發現:木衛二液態海洋再添證據,或早有海洋生命存在
    在太陽系中,最有可能產生的生命是太陽的行星,而在八大行星之中,最有利條件的是太陽的近地行星,近地行星與太陽可以保持適當的距離,很容易在行星表面有液態水的存在,但是,太陽系中的兩顆近地行星金星和火星都朝向了相反的方向發展,一個溫度太高,一個是溫度太低,都沒有產生高等生命。
  • 曾經木衛二傳說中有羽流泉噴發的「熱點」在哪裡?
    但這並不一定意味著歐羅巴不會噴湧而出噴泉,拉斯本補充道。熱點缺失案例羽流在整個太陽系中很普遍。木星的moon Io不斷向空中噴射火山物質。土星冰冷的衛星土衛二通過靠近南極的一組間歇泉將水蒸氣和其他物質從地下海洋噴入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