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中國花博會「臺灣展園」籤約

2021-01-08 人民日報

  花開兩岸,融合發展。第十屆中國花卉博覽會臺灣展園籤約暨場地移交儀式近日在上海市崇明會議中心舉行,這標誌著本屆花博會臺灣展園籌建工作步入新階段。

  在上海市臺辦主任李文輝、崇明區委書記李政等見證下,上海市臺協會長張簡珍、第十屆中國花博會籌備組招展布展部部長鬱京忠分別代表雙方籤署參展協議;上海市臺協常務副會長陳正文、第十屆中國花博會籌備組招展布展部副部長顧培,分別代表雙方進行場地移交。

  上海市臺辦副主任李驍東表示,上海已成為臺胞在大陸的安居家園、臺商在大陸的投資高地,希望廣大臺商以花博會為契機,謀求新的發展機遇,積極參與地方建設,促進兩岸融合發展。距離第十屆花博會開幕還有300多天,希望上海市臺協積極運用新理念、新技術、新方式,全力做好臺灣展園建設任務,為打造美麗臺灣展園交一份滿意答卷。

  崇明區委副書記李峻說,今年是崇明區籌辦花博會的關鍵之年,更是建設世界級生態島的奮力之年,崇明將堅守生態環保底線,堅持綠色發展導向,優化人居環境,創造品質生活,通過「花卉+科技」「傳統+現代」的設計手法,打造「阡陌交織、多元融合」的特色展園,全面展現寶島臺灣美麗的花卉、多樣的林相和溫暖的人情味,全力有序推進第十屆花卉博覽會各項籌備工作,努力創造中國花卉博覽會的歷史新奇蹟。

  上海市臺協會長張簡珍認為,第十屆花博會是一次宣傳臺灣花卉產業、展示臺灣園藝軟實力的難得機會。市臺協將集臺商智慧,加快推進室內展園和室外展區的景觀及配套建設,將臺灣展園打造成一個獨具特色、精彩紛呈、讓人難忘的花博會打卡點。

  中國花卉博覽會始辦於1987年,是中國規模大、層次高、影響廣的全國性花事盛會,被稱為中國花卉界的「奧林匹克」。本屆花博會將於2021年5月21日至7月2日在上海崇明舉行,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中國花卉協會、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花卉協會、上海市崇明區人民政府承辦,致力打造「面向世界、服務全國的花卉博覽創意區」「低碳環保、持續發展的綠色經濟承載區」「尊重自然、啟迪未來的生態文明先行區」。

  本屆花博會園區總面積10平方公裡,其中臺灣展園室外面積2000平方米,室內面積300平方米,毗鄰香港和澳門展示區,由上海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作為參展單位,負責臺灣展園項目規劃設計、建設運營等工作。

相關焦點

  • 臺灣展園將亮相中國花博會,這些亮點值得一看!
    新民晚報訊(記者 李一能)當中國第一大島的珍奇花卉邂逅中國第三大島是怎樣的景象?昨天,第十屆中國花卉博覽會臺灣展園籤約暨場地移交儀式在崇明會議中心舉行,標誌著本屆花博會臺灣展園籌建工作正式步入新階段。圖說:第十屆中國花卉博覽會臺灣展園籤約暨場地移交儀式。
  • 花博會「大蝴蝶」妝容初現 六大場館今年建成
    第十屆中國花博會園區建設已進入衝刺階段。記者昨天從上海市綠化市容局獲悉,今年10月底前,第十屆中國花博會園區公共區域的大型地栽苗木將栽種完畢;今年年底前,花博園的「六館」將建成。園區內外供電、供氣、通信等設施也將完成調試運行。同步完工的還有東平國家森林公園改造工程。
  • 上海海關助力第十屆中國花博會紐西蘭銀蕨...
    新民晚報訊 (記者 郭劍烽)9月7日,第十屆中國花博會的紐西蘭奧克蘭花園正式開工。奧克蘭花園的主體工程就像一葉巨大的紐西蘭銀蕨,坐落在崇明花博園裡,向遊客展示著奧克蘭獨特的毛利風情和南半球風光。圖說:紐西蘭奧克蘭花園效果圖 上海海關供圖(下同)今年3月份,崇明花博會組委會提出了引進紐西蘭銀蕨的初步意向。上海海關及其隸屬崇明海關主動服務,向崇明花博會組委會介紹入境花卉植物引進的流程及政策法規,並詳細指導前期準備工作,為從國外引進花卉苗木打好基礎。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花博會國外參展工作受到了巨大的挑戰。
  • 崇明花博會世紀館結構封 「蝶戀花」造型初見端倪
    圖說:世紀館昨日順利結構封頂 採訪對象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裘穎瓊 通訊員 章華平)作為第十屆中國花卉博覽會重要的「六館」之一,世紀館昨日完成了最後一塊清水混凝土結構頂板的澆築,順利結構封頂。從上方俯瞰,建築的「蝶戀花」外觀造型已初見端倪。
  • ...花博會園區、特斯拉超級工廠、浦東足球場目前建設進展如何了?
    花博會園區、特斯拉超級工廠、浦東足球場目前建設進展如何了?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第十屆中國花卉博覽會花博園
  • 第八屆花博會"五宗最":展區面積等於600個足球場
    這場被譽為中國花卉界「奧林匹克」的盛會目前正創造下「五宗最」迎待全球花商及千萬遊客。  規模最大:展區面積相當於600個足球場  今年9月28日—10月27日,攜著「幸福像花兒一樣」的主題,第八屆中國花卉博覽會將在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西太湖畔盛大綻放。和前七屆花博會相比,本屆花博會的展園面積大大增加。
  • [分享]展園分析圖資料下載
    摘要:據北京展園項目負責人、北京丹青園林綠化公司工程部經理趙東波介紹,相較於第一、二屆綠博會,本屆綠博會北京展園面積達到10627平方米,總投資1400餘萬元,規模、投資約是前兩屆之和的兩倍。  人性化原則    國際梅品種登錄園的規劃設計基於人們生活和行為的普遍規律,滿足遊人的行為感受和需求,符合人的心理、生理、感性和理性需求, 立即下載 第八屆中國花博會室外展園規劃方案評審會舉辦
  • 花開中國夢!無人機在浦江上空展示花博會會徽
    看看新聞Knews記者 劉嵐2020-09-12 09:119月11日晚的外灘黃浦江上,上百架無人機展示第十屆中國花博會的會徽——「花之夢」。除了花博會會徽外,無人機還組成了「花開中國夢」、「生態瀛洲映花博」等絢爛標語。
  • 用眼睛吃火鍋、感受沙漠駱駝……花博會明日開幕 這些重慶展區不容...
    中國(重慶)長江上遊城市花卉藝術博覽會(以下簡稱「城市花博會」),將於2019年11月1日至11月7日在重慶市江北嘴中央商務區舉行。
  • 通過檢疫評估後,明年將亮相花博會~
    明年(2021年),你想近距離觀察銀蕨不需要坐飛機去紐西蘭在2021年的第十屆中國花卉博覽會上海崇明就能見到近日,12株紐西蘭國花銀蕨乘坐國際航班抵達上海崇明等待亮相第十屆中國花博會這是繼2010年世博會後紐西蘭國花第二次抵達中國境內
  • 紐西蘭國花銀蕨又抵達上海崇明,將在今年5月開幕的第十屆中國花博...
    新民晚報訊 (通訊員 劉黎明 記者 江躍中)紐西蘭國花銀蕨近日乘坐國際航班抵達上海崇明,將在今年5月開幕的第十屆中國花博會上再次閃亮登場。這是繼2010年世博會後,紐西蘭國花第二次抵達中國境內。圖說:12株銀蕨將在隔離苗圃由專業團隊進行養護。
  • 花博會三大展館開始鋼結構吊裝,11月完成主體結構施工
    第十屆花博會三大展館開始鋼結構吊裝。7月7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中交第三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獲悉,7月5日,花博會項目三大臨時展館開始進行上部鋼結構的吊裝施工,標誌著花博園臨館建設進入了主體結構施工階段。展館將於2020年11月完成主體結構施工。
  • 華建集團上海院設計的花博會項目主場館復興館即將竣工
    由華建集團上海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設計的第十屆中國花卉博覽會主場館——復興館即將竣工。   2021年崇明花博會作為中國花卉的最高盛會,會期恰逢黨的百歲誕辰,復興館的創造旨在展現波瀾壯闊的復興之路。
  • 仿生蝴蝶翩翩起舞 世園香港展園盡顯自然風情
    香港展園如果您來到世園會香港展園,這裡現代環保建築與自然園林環境結合的設計理念,將為您留下無限想像的空間。香港展園位於歐陸風情服務區北側,緊鄰臺灣與澳門展園,三個園區組成一個聯繫緊密的整體。香港園設計以「香港風情」為主題,設計中主要以植物造景為主,園區內的植物配置分為三大主題:最外層邊沿的植物以西安本土植物為主,以配合周邊環境;較內層以華東植物為主,所代表地域較為廣泛;最中心位置全為香港本土較有代表性及特色的植物,最廣為人知的五瓣洋紫荊花,也能在園區看到實物標本。
  • 花博會建設也進入最後衝刺階段!
    花博會建設也進入最後衝刺階段!花博會近日,花博會建設已進入最後衝刺階段,花卉組已完成花卉品種及景觀小樣試驗、花卉種苗及成品儲備、下木花種撒播施工、花境提升景點樣板施工以及花博溫室建設等重要任務。此外,智能溫室作為花博會花卉儲備的重要配套,蔭棚區已全面啟用,大花核心區的主要苗材繡球5萬盆、樹樁月季1000株等已到達現場並進入儲備養護階段,本月將完成全部進口設備的調試,明年1月溫室將開始儲備生產。
  • 徐州開展第十屆中國統計開放日活動
    本報訊(全媒體記者 吳悠)9月21日,「堅守統計初心、踐行時代使命」——徐州第十屆中國統計開放日活動在淮海大健康產業園開展,省統計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興遠,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王劍鋒參加。王劍鋒宣布徐州市第十屆中國統計開放日活動正式啟動。活動通過展板宣傳、文藝匯演、最美統計人採訪、向企業贈送《統計年鑑》、有獎知識問答等方式,進一步弘揚統計文化,展現統計作為,促進社會公眾了解統計、認知統計、貼近統計。
  •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召開第十屆中國數字出版博覽會籌備會
    11月25日,由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主辦的第十屆中國數字出版博覽會(以下簡稱數博會)籌備分工會議在我院二樓會議室舉行,會議對各項籌備工作進行了部署、落實、檢查和動員,確保第十屆中國數字出版博覽會取得圓滿成功。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魏玉山以及相關工作人員出席會議。
  • 第十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CSNC 2019)通知
    來源 | 中國衛星導航年會第十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將於2019年5月22日至25日在北京順義召開,歡迎各界人士參加此次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