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是佛教的「聖花」,家裡有信佛的朋友,不妨盆栽上幾盆吧!
佛學中常有「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之說,而在佛教中更有「五樹六花」一說,「五樹」指的是高榕、菩提樹、貝葉棕、檳榔和糖粽,而「六花」則指得是蓮花、文殊蘭、黃姜花、地湧金蓮、白蘭花、雞蛋花,它們因為獨特的形態而被賦予深厚的佛教內涵,成為了佛教「聖花」,如今還可以在家裡養護,家裡有人信佛的話,不妨盆栽上幾盆吧。那麼,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這6種佛教「聖花」的養護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蓮花】蓮花有出淤泥而不染的聖潔之性,被佛教奉為聖花,「花開見佛性」講的就是蓮花。而要想在家裡養蓮花,應選擇適合盆栽的觀賞品系,常見的有佛座、重臺、碧絳雪、大碧蓮、一丈青、嬌容三變、壽星桃、西湖等。盆栽蓮花通常使用蓮花淺盆、術桶盆,或口徑60釐米以上的淺缸。使用舊盆要裡外刷洗乾淨。如用家庭水缸,因高度偏高,可於缸的底層鋪以磚石,使之變淺,缸太深,常葉多花少;盆裁蓮花可選在清明節前後,即3月下旬栽種最好,過早易使藕節腐爛,植株開花不良,即使開花,花往會在葉子下面,影響觀賞價值。

【文殊蘭】熟悉佛教的朋友一定知道,有一位菩薩叫做文殊菩薩,文殊蘭的名字也因此而來。而在文殊蘭的養護過程中,文殊蘭為使葉片碧綠、美觀整齊而又不影響光照,在酷暑盛夏時應適當遮蔭;文殊蘭在生長季節需要有充足的水分,經常保持土壤溼潤,但又不可漬水,秋後要減少澆水;文殊蘭在花後,不留種的應剪去花梗,對老黃的葉片也應同時清除。文殊蘭生長期要注意澆水,春夏秋冬的澆水方式不同,春季幾乎每天都需要澆一次水,夏季每天傍晚澆一次,自入秋開始減少,冬季便需要嚴格的進行控制,大概兩周一次。

【黃姜花】佛教對於香是非常重視的,無論是僧人供奉佛祖菩薩,還是香客跪拜祈福,都需要用到香,而黃姜花的香味濃鬱,自然會被列入「五樹六花」。黃姜花性喜高溫、高溼、半陰蔽環境,忌乾旱、霜凍,喜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的微酸性土壤。一般作地栽,也可作盆栽。生長適溫為18-28℃,冬季地上部分枯死。生長旺季,施以腐熟的廄肥和液肥2-3次。姜花做切花養時,水一定要多,差不多要裝滿整個花瓶,因為姜花很能吸水,水夠了,花蕾就會競相開放,香味也更濃。

【雞蛋花】雞蛋花在東南亞的佛教中被廣泛種植,是佛教的「廟花」,又被稱為「廟樹」或「塔樹」。它的花瓣就像熟雞蛋的蛋清包裹著蛋黃,非常有特色。而在雞蛋花的養護過程中,雞蛋花喜溼潤,亦耐旱,但怕澇。因此澆水要適度,掌握不幹不澆,見幹即澆,澆必澆透,不可漬水的原則。春秋季間隔1日至2日見土幹澆一次水,夏季晴天每日早上澆一次,傍晚如土幹再澆一次,雨季要注意倒掉盆中積水,防爛根,冬季十天半月澆一次,保持盆土微潤不幹即可。雞蛋花是強陽性花卉,日照越充足,生長越繁茂,花多而香,除上盆或翻盆換土後需要蔭蔽7天至10天外,其餘時間都宜置於陽光充足處。

【白蘭花】緬桂花也叫白蘭花,在白蘭花花開的季節,人們常常將其串起來,戴在胸前,以表達自己虔誠的向佛之心。而在白蘭花的盆栽過程中,家庭盆栽白蘭花,應選擇疏鬆、透氣性強且含腐殖質較豐富的土壤栽培。通常選用透氣性好的瓦盆、紫砂盆(缸)或用底孔較多的塑料盆。盆內土壤最好能有一定量的大小不等的顆粒狀土壤,以利滲水透氣。

【地湧金蓮】相傳佛祖誕生時,每走一步腳下都會生出一朵金燦燦的蓮花,也就是地湧金蓮。而在地湧金蓮的養護過程中,地湧金蓮在南方溫暖地區常露地栽培,春秋季分株栽植後需注意澆水,保持土壤溼潤,旱季要適當澆水,雨季需及時排水;地湧金蓮早春和秋末在植株周圍開溝施腐熟有機肥,並在假莖基部培以肥土,旺盛生長期適量追肥,可促進生長開花;地湧金蓮花後地上部假莖逐漸枯死,應及時將其砍掉,以利翌年再發。
關於6種佛教「聖花」的養護方法,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了!感謝您的閱讀!家裡若是有人信佛,不如養上幾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