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自己修復?「滾滾」們還有這技能?

2021-01-19 中科院之聲


大熊貓最喜歡吃什麼?竹子。是的,熊貓99%的食物就是竹子。不過,竹子很堅硬,那大熊貓們的牙……還好麼?


別擔心,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材料疲勞與斷裂實驗室劉增乾博士研究團隊最新的一項研究發現,大熊貓的牙齒,是可以自動修復的!


牙齒自修復,牙釉質組織的排列組合很重要


大熊貓是動物界中牙尖齒利的典型代表。對於大熊貓來說,牙齒不僅是咀嚼食物的工具,也是天生的進攻防衛武器。


大熊貓的牙齒是怎麼實現自修復過程呢?


在微觀尺度上,大熊貓的牙釉質具有密度非常高且富含有機質的界面,同時,牙釉質的組織結構設計非常巧妙。組成牙釉質的無機礦物單元在微納米尺度均沿咬合方向規則排列,而礦物之間的界面以天然有機質填充,如圖1所示。


圖1 大熊貓牙釉質微納米尺度組織結構及其自修復效應與微觀機制


當牙釉質在微納米尺度發生損傷時,它的微觀外形和組織結構會在這些界面有機質的作用下逐漸恢復到損傷前的狀態,從而幫助牙釉質發生自動修復。


在這個過程中,一種神奇的物質——水分子,能夠對自修復效應起到顯著的促進作用。這是因為,牙釉質界面中的天然有機質在水合條件下會發生溶脹、高分子鏈柔性提高、玻璃化轉變溫度降低等轉變,從而促進了牙釉質的修復。


也就是說,水分子的作用是讓牙釉質界面中的天然有機質變得更加活躍,從而起到更好的加速自修復的作用。


仿生設計新思路:設計並控制微觀組織結構的方向


根據大熊貓牙釉質自修復的原理,科研人員提煉出了仿生設計的新思路,就是通過設計並控制微觀組織結構的方向,來實現材料的剛度、強度和韌性的優化分布與相互匹配,從而提高材料整體的力學性能。


同時,科研人員首次發現,材料在加載過程中發生的組織結構再取向不僅可以提高其變形能力,更能夠為實現綜合力學性能的改善提供有效的途徑,如圖2所示。

 

圖2 材料通過微觀組織結構再取向實現綜合力學性能的全面同步提升(自然界中的木材、骨骼、魚鱗等天然材料在受力時,它們的微觀組織結構方向會發生調整,受此啟發,科研人員提煉出了通過微觀組織結構再取向實現抗拉又抗壓的材料設計原則)


通過調整自身的組織結構與所受外力之間的取向關係,材料在拉伸條件下的剛度和強度逐步提高,同時裂紋擴展路徑逐漸偏離最大正應力方向,因而斷裂韌性得以同步增強;而在壓縮條件下,材料的力學穩定性與劈裂韌性也表現出同步增大的趨勢。


因此,材料可以利用有限的變形實現其剛度、強度、穩定性與斷裂韌性的全面提升,而這些性能本身則往往體現出相互制約的關係。


未來仿生材料發展


針對自然界長期「軍備競賽」形成的主要用作武器的天然生物材料,科研人員闡明了其主要的種類、形式與組織結構特徵,從材料科學與力學角度揭示了其同步實現進攻與防護效果的性能優化機理。


科研人員還還提煉了共性的仿生材料設計原則,包括從宏觀外形與尺寸到微納米組織結構的多尺度設計、與局部應力狀態相匹配的空間梯度設計、自適應與自修復功能設計,以及配套與支撐系統設計等。


目前,該研究組正致力於利用上述原則設計研發新型的仿生材料,並且在人牙匹配型仿生複合義齒材料、高強高導電接觸材料等方面取得了新進展,有望顯著提升材料的性能和使用效果,更好地滿足實際應用需求。


來源: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溫馨提示:近期,微信公眾號信息流改版。每個用戶可以設置 常讀訂閱號,這些訂閱號將以大卡片的形式展示。因此,如果不想錯過「中科院之聲」的文章,你一定要進行以下操作:進入「中科院之聲」公眾號 → 點擊右上角的 ··· 菜單 → 選擇「設為星標」


相關焦點

  • 三種牙齒修複方法,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那款?
    所以,牙齒缺失還是儘快補上為好。最常見的修復缺失牙的方法有:活動義齒、固定義齒、種植牙齒,它們各有所長,下面就來給大家講講三種修複方法的優缺點,看看哪種更適合你。三種義齒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修復,另外,適合自己的口腔狀況最重要!
  • 牙齒有望像指甲一樣再生?科學家們再造牙齒的細胞竟然來源於......
    近些年,的確有科學家們在深入研究牙齒再生的問題,並且還在技術上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例如上文中提到的,Tideglusib藥物能夠刺激牙髓幹細胞被發現以後,研究人員們隨後研究發現,在牙髓因創傷或感染而暴露的情況下,牙本質原本就具有再生能力,但是其修復能力只局限於很小的區域,對於大的齲洞,還無可奈何,這是因為牙齒中一種名為GSK-3的酶會阻止牙本質持續生長。但Tideglusib卻是這種酶的剋星,能夠對其起到抑制作,牙本質就可以更好更多地生長了。
  • 英媒:神奇塗層助牙齒自我修復
    牙釉質現在可以通過使用一種特殊的凝膠實現自我修復。這種產品可以令人們避免出現需要修補的牙洞。據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8月30日報導,牙釉質是牙齒外面堅硬的保護層,口腔內細菌產生的酸和反覆咀嚼會令其磨損,從而產生牙洞,然後牙醫不得不使用填充物將其堵住,以防止牙齒進一步受損。
  • 牙齒修復黑科技來了!兩滴藥水,「長」出牙釉質
    修復牙釉質,堪稱是仿生領域一項最「硬」的挑戰,科學家們沒有停止過嘗試。 在臨床醫生看來,這幾乎是目前最接近臨床應用的實驗室產品。浙大校醫院、浙大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的醫生們很支持,把一罐罐的牙齒標本往實驗室送。「所以我們是直接在人牙上做實驗。」邵長鵒說,「兩年下來,做過實驗的牙齒可以裝滿一個臉盆。」
  • 牙齒修復黑科技來了!兩滴藥水,「長」出牙釉質~
    修復牙釉質,堪稱是仿生領域一項最「硬」的挑戰,科學家們沒有停止過嘗試。在臨床醫生看來,這幾乎是目前最接近臨床應用的實驗室產品。浙大校醫院、浙大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的醫生們很支持,把一罐罐的牙齒標本往實驗室送。「所以我們是直接在人牙上做實驗。」邵長鵒說,「兩年下來,做過實驗的牙齒可以裝滿一個臉盆。」 最真牙釉質「我們用了與人體相同的材料,實現了結構性的完全修復,和本體組織幾乎一模一樣。」
  • 壞掉的牙齒有救啦!3D列印幫你修復大白牙
    浙江大學科研團隊研發出一種神奇仿生藥水,只需在牙齒上滴兩滴,48小時內缺損的牙齒就能「長」出牙釉質。近日,該成果開始從實驗室走向3D列印技術,將實現對各種牙齒疾病的精準修復。浙大的研究團隊,將這種神奇的藥水滴在人工齲齒表面,然後放入模擬的口腔唾液環境中。隨著時間的等待,牙齒的表面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 什麼防彈衣能自我修復?美國科學家找到了材料:魷魚的牙齒
    能夠自我修復的裝甲,這是無數軍事科研人員的夢想,不過直到今天,沒有任何科學家能夠研發出具備自我修復能力的無機物質。不過,有機物作為構成生命的物質,其蘊藏的能力仍然沒有被人類吃透。美國科學家們最新的研究顯示,最先被用於軍事用途的可再生性的材料,很可能就來源於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物質。
  • 成都一場初雪,滾滾們樂翻了
    成都一場初雪,滾滾們樂翻了 2021-01-08 19: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轉告戴活動假牙的老人家:修復缺失的牙齒,這種方法才最給力!
    國內65歲以上的老人,人均缺牙12顆,這是一個什麼概念? 智齒不算在內,口內有28顆牙齒,再除去咀嚼作用較弱的門牙,人吃飯主要依賴的牙齒也就二十顆左右,再加上雙頜的牙齒是配合咀嚼,一邊少了一顆,對應的另一邊則相當於「武功盡廢」了,而且會因為牙槽骨吸收而鬆動脫落,真是缺一顆賠一顆的節奏!
  • 浙大學者發明神奇牙齒修復藥水 一種仿生修補液
    只需兩滴「神奇」藥水就能「長」牙釉質,這不是天方夜譚。近日,浙江大學化學系教授唐睿康帶領的研究團隊發明出一種仿生修補液,在牙釉質的缺損處滴上兩滴,就能在48小時內在缺損表面「長」出2.5微米晶體修復層,其成分、微觀結構和力學性能與天然牙釉質幾乎一致,並與原有組織無縫連結,渾然一體。
  • 兩滴藥水,牙齒就能被修復!浙大科學家發明神奇補牙藥水
    圖:牙齒的剖面結構  牙釉質作為高度礦化的生物組織,幾乎可被視為純無機物,由於缺乏包括細胞在內的生物有機基質,因此無法再生。修復牙釉質,堪稱是仿生領域一項最「硬」的挑戰,科學家們沒有停止過嘗試。藍色區域是天然牙釉質,綠色區域是修復後的牙釉質。黑色標尺為1微米。研究團隊成員將富含磷酸鈣團簇的溶液,用滴管滴在人工齲齒表面,隨後將其放入到一個模擬口腔唾液環境的溶液中,等待。接下來的48小時裡,雖然肉眼看不出任何變化,但事實上,牙齒表面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進展——牙釉質長出來了。
  • 牙齒神奇的自我修復功能,一個小妙招,讓你告別蛀牙!
    人的身體真的非常神奇,因為其強大的修復能力。大到肌骨損傷的自我修復,小到傷口的自行癒合,我們口腔裡的牙齒也具備這種自發修復的能力。今天小美帶你來了解下牙齒的神奇修復功能。然後口腔酸鹼值由PH7開始下降,4分鐘後降到PH4(PH值下降到5.2至5.5就是脫礦狀態)整個口腔此時呈酸性狀態,酸性物質開始腐蝕牙齒表面的鈣。這個時候由於唾液的中和作用,口腔PH值此時會再慢慢回升,2小時後口腔恢復中性狀態,鈣物質再次吸附至牙齒表面。
  • 浙大學者發明牙齒修復藥水 兩滴可「長」出牙釉質
    近日,浙江大學化學系的研究團隊發表論文,說他們發明了一種牙齒仿生修補液,只需在牙釉質的破損處滴上兩滴,48小時之內缺損的牙齒表面就能長出來了。 牙釉質修復,是仿生領域一項最「硬」的挑戰,無數科學家都在這一領域嘗試。
  • 有趣的生物們,原來食人魚還有隱藏的牙齒,世界上最大錦鯉重達30磅
    奇葩動物1: 烏龜沒有牙齒,但它們的角質喙狀嘴咬合力大得驚人。大鱷龜有位兇猛,它能一口把你的腳趾頭咬掉! 奇葩動物4: 據英國媒體報導,這條橙色的錦鯉重達30磅,相當於一個平均年齡三歲的女孩的重量,在同類魚種中,它被認為是至今人類捕獲的最大一條。
  • 新技術可加速牙齒自然修復 牙醫或告別用鑽的日子
    由一家英國公司開發出一種新技術,有望通過加速牙齒的自然修復過程,取代機械清洗牙腔。  一百多年以來,牙醫修復蛀牙都是通過鑽孔清除病壞的牙組織,然後用金屬或塑料填充物補牙。  依蛀牙腔洞的深度不同,這個方法有可能給患者帶來不愉快甚至是痛苦,並且這種痛苦必須周期性地重複。  國王學院高級講師瑞貝卡·莫阿澤說:「你真的是在牙齒的餘生中陷於修補和更換的循環。」
  • 選對牙齒正畸診所 擁有完美笑容 遇見更好的自己
    隨著數位化正畸等新型牙齒矯治技術的不斷發展,推動了口腔正畸行業的升級,市場規模持續擴大。目前我國牙齒畸形發病率約45%,但其中正規治療率僅15.4%,從市場容量來看,中國人口是美國人口的4到5倍,然而中國每年僅有約800萬人選擇牙齒正畸,美國卻有約850萬人,,從數據上不難看出,隨著人們對口腔健康與正畸需求的重視,我國的口腔正畸市場存在巨大的潛力空間。
  • 良醫|牙齒「地基」再生找到新途徑,上海醫生接任國際口腔修復大會...
    這是中國學者首次在口腔修復專業最權威的國際組織ICP中擔任領導職務,代表著中國口腔修復日益增加的國際影響力。大會上,大屏幕播放了以陸家嘴繁華夜景為背景的短片,宣告第19屆國際口腔修復大會將於2021年在上海舉辦,這是中國首次承辦口腔修復專業最高級別的國際會議。短片播放完畢,會場上掌聲響起,蔣欣泉和年輕的口腔修復團隊人員位列其中,感到無比激動。
  • 國寶還有絕活?中美科學家發現大熊貓牙齒能自我再生
    (原標題:國寶還有絕活?中美科學家發現大熊貓牙齒能自我再生) 核心提示:港媒報導還稱,研究團隊正在利用這些發現開發高性能材料,用於仿生人類假牙和耐用陶瓷。
  • 男童解鎖換牙新技能 連續吹氣將牙齒「吹」掉
    原標題:男童解鎖換牙新技能,連續吹氣將牙齒「吹」掉   11月28日,山東臨沂。一名6歲男童牙齒將脫落,他連續吹氣,將牙齒「吹」掉。
  • 科學家:人類有望實現牙齒再生 無需補牙
    中國網2月17日訊 據俄羅斯媒體2月15日報導,日前來自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的科學家們經過長期研究發現得出一個或許可以讓人類在短短一天內使牙齒「再生」的結論。在迄今為止的研究中,科學家們發現地球上所有動物身上擁有牙齒自我修復再生能力的典型動物是鯊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