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磁芯的特性理解

2021-01-08 OFweek維科網

大家好,今天我們來簡單聊一聊磁芯。

之所以說磁芯,是因為磁芯對於電感來說,就相當於是電容的中間絕緣介質。磁芯決定了電感的很多特性。比如大家都知道,

①電感線圈裡面加個磁芯,電感值會增大很多,這是為什麼呢?

②還有電感有飽和電流,那電感為什麼會飽和呢?

③磁滯回線又是什麼呢?

④磁導率又是個啥?

物質的磁性

首先來說下物質的磁性是怎麼來的。所有物質的磁性都是電流產生的,永久磁鐵的磁性就是分子電流產生的。所謂分子電流就是磁性材料原子內的電子圍繞原子核旋轉形成的。

電子運動形成一個個小的磁鐵,這些小的磁體在晶格中排列在一個方向,形成一個個小的磁區域,也就是磁疇。正是磁鐵裡面的磁疇整體排列有方向,因此宏觀上我們看到磁鐵有磁性。

我們使用的磁芯一般是軟磁鐵,如果沒有磁化過,裡面的磁疇是亂序的,所以對外不顯示磁性。

磁芯如何使電感值增大

為什麼電感線圈裡面加個磁芯,電感值會增大很多?

在線圈沒有磁芯的時候,給線圈通過一定的電流,根據電生磁原理,這時會有磁場穿過線圈,假定這時產生的磁場強度為H。

如果這時候線圈中有磁芯,磁芯中的部分磁疇會在磁場強度H的作用下有序排列,這些磁疇會產生與原磁場方向相同的磁場,並且比H大的多,所以總的磁場會增大很多,二者疊加後的磁場強度稱為B。

這種增大磁場的能力,有一個參數,叫磁導率?,B=?H。前面的解釋是為了便於理解。

事實上?的嚴謹的定義是這樣的。在相同條件下,鐵磁介質中所產生的磁感應強度比空氣介質中大得多。為了表徵這種特性,將不同的磁介質用一個係數?來考慮, ?稱為介質磁導率,表徵物質的導磁能力。在介質中, ?越大,介質中磁感應強度B就越大。

為什麼電感有飽和電流

前面說到,因為磁芯裡面磁疇的有序排列,使得電流產生的磁場被大大加強。電流越大,有序排列的磁疇也越多,產生的磁場也越大,穿過線圈的磁通量也越大,基本是和電流成正比的。電感定義就是線圈的自感係數,等於磁通量與電流的比值,所以正常情況下,電感L為常量。當電流達到一定程度,這個時候磁芯裡面所有的磁疇已經都有序排列了,即使再增大電流,已經沒有多餘的磁疇能有序排列來增加磁場了,所以,磁場強度基本不增加。這個時候,我們就說電感已經飽和了,電流增大,而磁通量不再增加,電感值等於磁通除以電流,所以電感值下降。通常,我們實際用的電感,飽和電流一般定義為電感值相對初始值下降30%時對應的電流值。

B-H磁滯回線理解

橫坐標是磁場強度H,縱坐標為磁感應強度B,僅從字面上難以理解它們之間的區別。磁場強度H通常是通電電流產生的,所以可以理解為通電線圈本身,沒加任何介質材料時產生的磁場強度。而B呢,就是填充上磁性材料是總的磁感應強度。H主要與電流大小相關,而B與磁性材料相關。B-H磁滯回線描述的是磁性材料反覆磁化的特性。

我們先看OS這一段,磁性材料如果先前沒有磁化過,那麼初始磁性為0,就在O點,這時如果進行磁化,增大H,那麼會沿曲線到達S點,S點處,完全磁飽和。這個時候如果減小H到0,並不會回到O點,只會回到Br點,Br為剩磁,這是因為部分磁疇發生了剛性偏轉。因為剩磁的存在,理論上磁性材料再也回不到O點了,除非加熱到居裡溫度。這種磁化曲線與退磁曲線不重合,B的改變滯後H的現象稱為磁滯現象。

到達Br後,繼續施加反向的磁場,到達-Hc處,此時B才能為0。Hc也叫矯頑磁力。意義就是,由於磁滯現象,要使磁介質中的B為0,需要一定的反向磁場強度。

繼續增大反向的磁場,到達-Hs處,此時發生反向磁飽和。如果此時減小反向的磁場到0,就會到-Br點,再增大正向磁場會到達Hc點,繼續增大會會到S點。這就是一個完整的磁滯回線。

我們理解這個磁滯回線有什麼用呢?

很容易想到,永磁體就是那種剩磁Br比較大的,屬於硬磁材料。

而我們使用的電感,磁芯應是軟磁性材料,剩磁比較小。為什麼呢?可以這樣理解,我們理想的電感是儲能元件,有電流時儲存能量,沒電流時能量被釋放,本身並不消耗能量,並且這個能量是磁場能。而實際的磁芯,電流流過時,產生磁場,有了磁場能,然後電流變為0,因為磁滯現象,磁芯會有剩磁,也就是說磁芯沒有把磁場能全部還回來,自己留了一部分,這一部分其實就是磁芯的磁滯損耗了。所以說,磁滯越大,那麼損耗也就越大,為了減小損耗,電感磁芯自然就選擇軟磁鐵材料了。

另外,我們可以推斷出,電流達到一定值之後,電感感量會隨電流的增大也減小。因為B=uH,所以磁導率u是這個曲線的斜率。可以看到,整個曲線類似於S型,在電流比較小時, H與B基本是線性的,磁導率u基本不變,那麼電感感量也不變。而電流比較大時,H與B是非線性的,斜率逐漸變低,也就是說u逐漸變小,那麼電感的感量也是慢慢變小的。相信到這裡,你就能明白,為什麼電感規格書手冊中,電感與電流的曲線是那樣的了。

總結

總結一下,電感的磁芯決定了電感的飽和電流,也決定了電感值與電流的變化曲線,磁滯損耗等等。所以對於常用的磁芯,我們對其特性應該有一些了解。

相關焦點

  • 超微晶磁芯及其在開關電源中的應用
    這種抑制整流管尖峰電流的特性被稱之為「軟恢復」。圖5中的IFe為激勵電流。 下面介紹設計尖峰抑制器的公式。若令整流管的反向恢復時間為trr(單位取s),反向電壓為UR (V),通過整流管的電流為IF(A),則尖峰抑制器必須滿足下述條件。
  • 磁芯材料主要有哪些?
    在日常工作學習生活中,我們一般將磁性元器件分為變壓器、電感這兩大類,而這兩類功能元件都要大規模使用磁芯,變壓器的作用是隔離、電壓變換,其核心是能量轉移;而電感的作用是諧振、濾波、抗電磁幹擾,核心是能量存儲。
  • 關於磁芯的氣隙
    我原來以為,變壓器磁芯中間那個缺口存在的原因,只是因為生產不方便,或是為了繞線方便。以前工作中用得最多的也就是電感了,電感選擇也很簡單,看下電感量,額定電流,溫升電流,封裝屏蔽性能,再留些裕量基本差不多了。變壓器也只在做隔離POE的時候用過,型號也是直接指定,所以也不需要我去詳細了解。我相信,大多數硬體工程師也是我這種狀態吧。那麼,是不是我們沒有了解磁芯和氣隙的必要呢?
  • 磁芯氣隙對磁感應強度的影響
    磁芯氣隙對磁感應強度的影響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如何選擇氣隙,至關重要,我們不妨通過一個具體例子來作進一步的說明。 例   已知在一拖二36W電子鎮流器中,要求的電感量為2.1mH,根據在工作檯上測試,流過此電感的電流(有效值)為0.3A,試選用磁芯,並計算磁心的有效磁導率、磁芯中的磁感應強度B,如果不加氣隙,有沒有飽和的問題?如果磨氣隙1.6mm,情況怎樣?
  • 新磁芯結構在電子變壓器中的應用
    它既有卷繞磁芯優點,激磁電流小,空載損耗低,又可以打開裝卸線圈,消除一般卷繞磁芯的缺點,不需要用專用繞線機繞制線圈,生產效率提高,線圈出現問題時也便於更換和維修。現有3%取向矽鋼的厚度已減薄到0.23mm和0.27mm,用它們製造搭接式卷繞磁芯比非晶合金更容易。因此,搭接式卷繞磁芯有可能用於500VA以上的矽鋼電源變壓器,尤其是大容量整流電源和不停電電源中的矽鋼電源變壓器。
  • 知識小貼士: 磁芯形狀與變壓器和電感器的關係
    E型磁芯與罐型磁芯相比,E型磁芯的費用要低的多,再加上繞制和組裝都比較簡單,這種磁芯形狀現在應用最廣,但是它的缺點是不能提供自我屏蔽;E型磁芯可以進行不同方向的安裝,也可以幾付疊加應用更大的功率;這種磁芯可以作成扁平形狀(是現在平面變壓器很流行的磁芯形狀);也可以提供無針和插針型骨架;
  • 大功率工業磁芯電感測量方法探討
    後來發現專用電感測量儀表對小功率、高頻的普通電感測量還是比較準確的,但是在測量大功率磁芯電感,尤其低頻大功率磁芯電感的時候,往往會出現測量值偏低的現象。而且,隨著工業的發展,行業內的這種現象也越來越普遍,迫切需要解決。近年來,通過多方實驗,總結出一些電感測量的經驗,跟大家共享。希望能幫助大家從盲目相信專用電感測量儀表能測試大功率磁芯電感的誤區中走出來。
  • Boost升壓電路中磁環磁芯測試對比
    為此找了我手上現有的一些磁環和磁芯。貼上測試圖和數據。當然,高手肯定都很熟悉了,我入門不久,很多還要需向大家多多學習。這次測試沒有針對某一輸出功率做測試,而只是簡單的無反饋輸出,旨在給大家一個感性的認識而已。相信對新手很有大幫助。
  • 電感線圈的分類及特性
    二、電感線圈的主要特性參數1、電感量L電感量L表示線圈本身固有特性,與電流大小無關。除專門的電感線圈(色碼電感)外,電感量一般不專門標註在線圈上,而以特定的名稱標註。2、感抗XL電感線圈對交流電流阻礙作用的大小稱感抗XL,單位是歐姆。
  • 高頻變壓器磁芯這樣選可以避免很多問題——來看看民熔專家的分享
    民熔小課堂現在給大家來講講高頻變壓器該怎麼選擇磁芯。高頻變壓器磁芯的選擇原則一般來說,變壓器的磁芯是由磁性材料製成的,其主要成分是錳鋅。但由於配方和生產工藝的不同,磁性材料的牌號很多,各牌號的磁性材料的特性參數也不盡相同,包括頻率範圍、初始磁導率、比損耗因數、比溫係數、飽和磁通密度等,居裡溫度、電阻率、密度等。一般來說,磁芯有幾種類型,如EI、EE、EC、U、UF 等。
  • 粉末成型 一體電感 磁芯成型 EI成型機 磁性壓機 一體電感專用機
    鑫臺銘粉末成型,一體電感,磁芯成型,EI成型機,磁性壓機,一體電感專用機介紹 設備特性: >> 設備為一體成型電感機。 >> 設備採用上下獨立填粉以及限量填粉結構,可確保產品上下密度一致。
  • 高頻電源變壓器磁芯的設計原理和設計方法說明
    開關電源正向高頻化發展,作為主變壓器使用的軟磁鐵氧體磁芯,從材料性能、尺寸形狀等均應作相應改進。本文討論了磁芯設計中應考慮的通過功率、性能因子、熱阻係數等參數,並提出了降低材料高頻損耗的微觀設計方法。   電子信息產業的迅速發展,對高頻開關式電源不斷提出新的要求。
  • 磁芯材料的分類及其特點
    一、磁芯材料的分類1、鐵氧體(Ferrite)以Fe2O3為主成分的亞鐵磁性氧化物,有Mn-Zn、Cu-Zn
  • Allegro發布業界首款獨立式無磁芯電流傳感器,可降低電動汽車逆變...
    近日,運動控制和節能系統電源和傳感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導廠商Allegro MicroSystems(以下簡稱Allegro)宣布推出全球首款獨立式、霍爾無磁芯電流傳感器ACS37612,它能夠以
  • 技術文章 | 理解溫度變化對毫米波電路的RF性能影響
    通常情況下,導體效應影響高頻電路的插入損耗,而電路的介電特性會影響電路的相位響應等。無源元件如濾波器和功分器的插入損耗至關重要,而相控陣天線則更關注於相位響應,也就是PCB的介電特性。但也有例外的情況。 如圖1所示,插入損耗是介質損耗、導體損耗、輻射損耗和洩漏損耗四種損耗成分的總和。在此示例中,洩漏損耗和輻射損耗已被忽略。
  • 幾種常用磁性器件中磁芯的選用及設計
    已廣泛應用於逆變弧焊電源、單端脈衝變壓器、高頻加熱電源、不停電電源、功率變壓器、通訊電源、開關電源變壓器和高能加速器等鐵芯,在頻率20-50kHz、功率50kW以下,是變壓器最佳磁芯材料。 近年來發展起來的新型逆變弧焊電源單端脈衝變壓器,具有高頻大功率的特點,因此要求變壓器鐵芯材料具有低的高頻損耗、高的飽和磁感Bs和低的Br以獲得大的工作磁感B,使焊機體積和重量減小。
  • 磁芯氣隙和漏感
    所以我覺得樓主不用懷疑其他的,應該是你測漏感的時候出了問題,看看短路是否徹底,最好是焊接短路再試一下。壇友:託尼託尼發表:要求,原邊感量1mH,原邊匝數74,副邊匝數11匝,輔助繞組11匝。選取EI33磁芯,原邊採用0.4mm漆包線,副邊是4根0.5mm並繞,輔助繞組0.3mm。計算氣隙0.404mm。
  • 電子技術:電容的原理與特性
    後續我們來學習電容的作用,但是想要透徹的理解電容的作用,還是得先理解電容的特性,這篇文章我們一起學習一下電容的原理與特性。電容的特性: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頻,阻低頻。至於電容為什麼有這樣的特性,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
  • 【推導】Ap法計算磁芯變壓器!
    在設計反激變壓器時經常會採用 Ap 法來選擇磁芯,然而常見的 Ap 法公式算出的結果並不準確(普遍偏小)通常還要結合經驗法。從原理講 Ap 法並無不妥,造成偏差的原因就在于波形係數設置的不正確,下面將用公式逐一的推出和驗證反激變壓器的正確的波形係數。
  • 電子技術:電感的特性與作用
    前一篇文章我們一起學習了什麼是電感,對電感的識別有了一定的了解。這篇文章我們來學習一下電感的特性,以及電感在電路中的作用。電感的特性: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頻阻高頻。可以這樣理解:對於沒有頻率的直流電而言,頻率為零,那麼感抗也為零,所以直流電能順暢的通過電感。而交流電的頻率可高可低,那麼在電感量不變的情況下,頻率越高,感抗也就越大,交流信號也就越難通過電感;反之頻率越低,感抗越小,就更容易通過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