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工程量來說,目前為止發現的金字塔共計96座,其中最大的胡夫金字塔體積約260萬立方米,其他金字塔絕大部分都小得多,即使全部按胡夫金字塔的體積計算,總體積為2.49億立方米(估計實際體積不到這個的一半);長城已查明的總長度(包括秦長城、漢長城、明長城)約為21196公裡(放到赤道都可以繞地球半圈了),平均尺寸為高7.8米、上底寬5.8米、下底寬6.5米,總體積約10.17億立方米,這還不算烽火臺、城樓、箭樓等等在內,就用「長城按小了算、金字塔按最大的算」這種對長城很不公平的方式計算的工程量,長城工程量也達到金字塔的四倍以上。
所以埃及金字塔總體積還不到長城十分之一,還是集中在平原城市旁邊。長城則是修建在崇山峻岭之巔,絕大多數為無人區。幾個現代塔吊幾十輛重卡和開巖機,一個中型工程隊就搞定一個大金字塔,耗資幾億元,所有金字塔總投資不過百億。修幾萬公裡山頂長城比修高速難多了,一公裡高速就上億,幾萬公裡就是幾萬億。相差百倍,莫法比。
金字塔的難度更大,首先講一個小故事,有一家工廠的設備管道壞掉了,請來好多師傅來修理這個管道可是都不知道是哪壞了,最後來了一個師傅,可能不是本地人,用粉筆在管道上面畫了幾個圈,說只要打開我畫圈的地方,就可以看到損壞的零件,最後按照外來師傅的圈,修好了管道!老闆問那你要多少錢呢?師傅說一萬美金,老闆說你只不過畫了幾個圈就要那麼多?師傅說,畫圈只要一美金,知道在哪畫需要9999美金!
可以把金字塔看成是可數名詞,一座一座的;而長城是在崇山峻岭上一段一段的重複,是不可數名詞。長城難在工作量,難在長度,需要大量苦力,非金字塔所能比,而金字塔難在技術協作。長城幾個磚匠就可以修一段,找一些有力氣的人搬運,之後是重複;金字塔以一座為單位,技術性強一些。
以現在的科技,當然是長城更難,什麼都不說,就是那個崇山峻岭中的難度就大。但是如果說古代的話。第一金字塔比長城早一兩千年。第二,金字塔那個時候用的是銅,長城是鐵。金字塔那個時候的工程學和工程技術是長城能比的?
很直接的說,不是看不起埃及古人的智慧,事實就是事實,按現在的標準說修長城等於1000公裡高速公路路基多變環境多變,金字塔等於修一座5層樓民房始終地基是不變的唯一靠技術含量的就是製作工具搬上去,跟本沒法和長城比
肯定是修長城的難度大。長城蜿蜒起伏,經過的地區太多,各種城鎮各種村落,涉及到方方面面,當然,最主要的是徵地拆遷難度很大,既要協調各地方關係,又要與釘子戶打交道,勞心勞力,還要防止遇到當地一霸來敲詐,比如強行「幫」你代購地材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