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科學家首獲諾貝爾醫學獎!她是誰?

2020-12-04 驅動之家

10月5日下午,中國女科學家等3人喜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這位女科學家是誰?她有著怎樣成就?

諾獎提名理由

屠呦呦從中醫古籍裡得到啟發,通過對提取方法的改進,首先發現中藥青蒿的提取物有高效抑制瘧原蟲的成分,她的發現,在抗瘧疾新藥青蒿素的開發過程中起到關鍵性的作用。由於這一發現在全球範圍內挽救了數以百萬人的生命,屠呦呦今年獲得醫學科學領域重要的大獎——拉斯克獎。

簡介:屠呦呦,出生於1930年,藥學家。多年從事中藥和中西藥結合研究,取得顯著成績,帶領課題組人員發現和研製了新型抗瘧疾藥青蒿素。2011年9月獲得拉斯克獎的臨床醫學研究獎。

語錄:

「在青蒿素發現的過程中,古代文獻在研究的最關鍵時刻給予我靈感。我相信,努力開發傳統醫藥必將給世界帶來更多的治療藥物。」

個人經歷:

1930年12月30日,生於浙江省寧波市;

1948年,進入寧波效實中學學習;

1950年,進入寧波中學就讀高三;

1951年,考入北京大學醫學院藥學系;

1955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後改名為北京醫科大學,現為北京大學醫學部)藥學系;

1955年,分配在衛生部中醫研究院(現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工作至今;

1959-1962年,參加衛生部全國第三期西醫離職學習中醫班;

1979年,任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副研究員;

1985年,任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研究員。

屠呦呦與青蒿素

1971年首先從黃花蒿中發現抗瘧有效提取物,1972年又分離出新型結構的抗瘧有效成分青蒿素,1979年獲國家發明獎二等獎。 2011年9月獲得拉斯克臨床醫學獎,獲獎理由是「因為發現青蒿素——一種用於治療瘧疾的藥物,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數百萬人的生命。」

1978年,青蒿素抗瘧研究課題獲全國科學大會「國家重大科技成果獎」;

1979年,青蒿素研究成果獲國家科委授予的國家發明獎二等獎;

1984年,青蒿素的研製成功被中華醫學會等評為「建國35年以來20項重大醫藥科技成果」之一;

1987年,被世界文化理事會授予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狀;

1992年,雙氫青蒿素被國家科委等評為「全國十大科技成就獎」;

1997年,雙氫青蒿素被衛生部評為「新中國十大衛生成就」;

2009年,獲第三屆(2009年度)中國中醫科學院唐氏中藥發展獎;

2011年9月,屠呦呦的青蒿素研究成果獲得被譽為諾貝爾獎「風向標」的拉斯克臨床醫學獎。

相關焦點

  • 中國首位諾貝爾醫學獎獲獎者屠呦呦簡介 名字源自《詩經》
    首獲諾貝爾醫學獎的中國人屠喲喲是誰?  1,屠呦呦,今年85歲;2,她是中國中醫研究院終身研究員兼首席研究員,青蒿素研究開發中心主任;3,她突出貢獻是創製新型抗瘧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3,2011年,屠呦呦曾獲得被譽為諾貝爾獎「風向標」的拉斯克獎。
  • 三位科學家獲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他們是誰?
    2020年醫學諾獎得主,他們都是誰?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哈維·奧爾特(Harvey James Alter)。2015年,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以及愛爾蘭科學家威廉·坎貝爾和日本科學家大村智,憑藉他們在寄生蟲疾病治療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獲獎。背景:數說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至今已頒發了一個多世紀。
  • 三位科學家獲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他們是誰?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頒發給發現C肝病毒的三位科學家。當地時間10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總秘書長託馬斯·佩爾曼宣布,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Harvey J. Alter,Michael Houghton和Charles M.
  • 中日愛學者共享2015諾貝爾醫學獎 中國女科學家屠呦呦獲一半獎金
    【環球網綜合報導】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於10月5日揭曉,3人共同獲獎,中國女科學家屠呦呦獲得一半獎金,愛爾蘭科學家康貝爾(William C. Campbell)和日本科學家大村智(Satoshi Omura)各得1/4。屠呦呦是中國第一位諾貝爾醫學獎得主。
  • 85歲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獲諾貝爾醫學獎
    從中醫藥古典文獻中獲取靈感,分離出青蒿素應用於流行瘧疾  據新華社電 瑞典卡羅琳醫學院5日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以及另外兩名科學家威廉·坎貝爾和大村智,表彰他們在寄生蟲疾病治療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 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獲頒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音樂廳舉行的2015年諾貝爾獎頒獎儀式結束後,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展示獲得的獎章屠呦呦因開創性地從中草藥中分離出青蒿素應用於瘧疾治療獲得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是中國科學家在中國本土進行的科學研究而首次獲諾貝爾科學獎,是中國醫學界迄今為止獲得的最高獎項,也是中醫藥成果獲得的最高獎項。新華社記者葉平凡攝  新華網斯德哥爾摩12月10日電(記者付一鳴 和苗)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音樂廳獲頒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中國藥學家屠呦呦等人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瑞典卡羅琳醫學院10月5日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以及另外兩名科學家威廉·坎貝爾和大村智,表彰他們在寄生蟲疾病治療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這是中國科學家因為在中國本土進行的科學研究而首次獲諾貝爾科學獎,是中國醫學界迄今為止獲得的最高獎項,也是中醫藥成果獲得的最高獎項。今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獎金共800萬瑞典克朗(約合92萬美元),屠呦呦將獲得獎金的一半,另外兩名科學家將共享獎金的另一半。
  • 呦呦成諾貝爾醫學獎中國第一人!她的「青蒿素」到底是個啥?
    2015年國慶節,讓我們一起來記住諾貝爾醫學獎中國第一人的名字:她因創製新型抗瘧藥而獲諾獎。就是這位因沒有博士學位、留洋背景和院士頭銜而被戲稱為「三無」科學家的屠呦呦為世人創造福祉,為國人爭得榮譽。詩經有云,「呦呦鹿鳴,食野之蒿」,也許她的神老爸早料到女兒將與青蒿結下不解之緣。  沒錯!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5年前中國科學家曾獲此獎項
    點擊上圖了解更多當地時間10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總秘書長託馬斯·佩爾曼宣布,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哈維·阿爾特、麥可·霍頓和查爾斯·M·賴斯,以表彰他們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方面作出的貢獻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5年前中國科學家曾獲此獎項
    當地時間10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總秘書長託馬斯·佩爾曼宣布,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哈維·阿爾特、麥可·霍頓和查爾斯·M·賴斯,以表彰他們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方面作出的貢獻,三位獲獎者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元人民幣
  • 剛剛,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5年前中國科學家曾獲此獎項!
    延伸閱讀揭曉了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後,讓我們再來回顧下五年前屠呦呦獲得中國第一個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激動時刻。五年前的今天,因其發現的青蒿素可以有效降低瘧疾患者的死亡率,屠呦呦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成為首位獲得諾貝爾科學類獎項的大陸科學家,實現了華人科學家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零的突破」。
  • 剛剛,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5年前中國科學家曾獲此獎項!
    當地時間10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總秘書長託馬斯·佩爾曼宣布,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哈維·阿爾特、麥可·霍頓和查爾斯·M·賴斯,以表彰他們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方面作出的貢獻,三位獲獎者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
  • 剛剛,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5年前中國科學家曾獲此獎項
    揭曉了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後,讓我們再來回顧下五年前屠呦呦獲得中國第一個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激動時刻。五年前的今天,因其發現的青蒿素可以有效降低瘧疾患者的死亡率,屠呦呦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成為首位獲得諾貝爾科學類獎項的大陸科學家,實現了華人科學家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零的突破」。
  • 剛剛,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5年前中國科學家曾獲此獎項
    當地時間10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總秘書長託馬斯·佩爾曼宣布,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哈維·阿爾特、麥可·霍頓和查爾斯·M·賴斯,以表彰他們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方面作出的貢獻,三位獲獎者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元人民幣
  • 3位科學家獲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袁斯茹北京時間10月5日17點30分許(瑞典當地時間11點30分許),諾貝爾大會宣布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者為以下三位科學家,獎勵他們在細胞領域做出的貢獻。關於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今年是屠呦呦獲諾獎五周年。她因發現青蒿素,與其他兩位科學家共同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同時她也是女性獲獎者中年齡最高的,獲獎年齡為85歲。
  • 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環球網綜合報導】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於北京時間10月5日下午5點30分公布。據諾貝爾獎官網(http://www.nobelprize.org/)最新消息,William C. Campbell,Satoshi Ōmura和中國人屠呦呦(Youyou Tu)共同獲得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William C.
  • 2015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中國藥學家屠呦呦獲獎
    原標題:2015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中國藥學家屠呦呦獲獎   這是2011年9月23日,屠呦呦在美國紐約舉行的拉斯克獎頒獎儀式上展示獎盃和證書。   原標題:中國女科學家屠呦呦和一名日本科學家及一名愛爾蘭科學家分享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0月5日,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以及另外兩名科學家威廉·坎貝爾和大村智,表彰他們在寄生蟲疾病治療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 2018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揭曉,來自美國和日本的科學家獲獎
    北京時間10月1日下午5點30分,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正式揭曉,來自美國的科學家James Allison以及來自日本的Tasuku Honjo獲得了此項殊榮,他們的獲獎理由是「發現負性免疫調節治療癌症的療法」,同時他們將獲得900萬瑞典克朗的獎金,約合人民幣695萬。
  • 秒懂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獎金760萬元,屠呦呦曾獲獎,今年誰最熱門?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將於瑞典時間10月5日11時30分(北京時間17:30)公布。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由諾貝爾基金會管理,每年頒發一次,用於表彰在生理學或醫學領域做出重要發現或發明的人。她的成就在於,發現了包括雷特症候群(Rett syndrome)的遺傳起源在內的神經系統疾病的發病機制。
  • 美英科學家共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北京時間2020年10月5日17時32分,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曾獲得2000年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2013年獲得蓋爾德納國際獎,2002年成為第一位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NAS)的臨床中心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