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成大贏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3位科學家揭開宇宙最黑暗的...

2020-11-23 騰訊網

現代快報訊(記者 阿里亞 舒越)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因為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測。另外一半共同授予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因為在銀河系中心發現了一個超大質量的緻密天體。三人將共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人民幣)。

那麼,這三位科學家都有哪些貢獻?現代快報記者採訪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劉四明和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謝懿。

【揭曉】

羅傑·彭羅斯,是霍金的科研夥伴

「彭羅斯利用數學方法證明了黑洞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直接結果,他的研究能夠幫助我們理解廣義相對論如何預測了黑洞的形成,怎麼進入黑洞以及進入黑洞後會發生些什麼。」劉四明介紹,羅傑·彭羅斯在數學物理方面擁有高度評價,特別是對廣義相對論與宇宙學方面有重要貢獻。

羅傑·彭羅斯1931年出生於英國,是牛津大學教授。瑞典皇家科學院表示,把諾獎物理學獎的一半獎金頒給羅傑·彭羅斯,理由是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測」。

「愛因斯坦在相對論中就曾經預言過黑洞的存在。它會捕獲一切進入其中的東西,沒有任何東西,甚至是光都無法逃離黑洞。」劉四明說,「黑洞」的概念最早是1916年由德國天文學家卡爾·史瓦西通過計算得出的。他發現,如果將大量物質集中於空間一點,周圍會產生奇異的現象,即在這個空間點周圍存在一個界面——「視界」,一旦進入這個界面,即使光也無法逃脫。

值得一提的是,羅傑·彭羅斯和霍金還有深厚的研究友誼。兩人合作將黑洞的數學運用到了整個宇宙中,並表明在我們遙遠的過去存在一個奇點,一個無限彎曲的時空區域:大爆炸的起點。

「彭羅斯是一位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尤其在黑洞研究方面,他和霍金也是一對科研夥伴。」謝懿表示,霍金在黑洞部分領域做出了很重要的證明,所以很多人也許會說,彭羅斯這個獎項,也有霍金的一半。

堅持30年!他們發現了超大質量的「黑洞」

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另一部分授予了德國天體物理學家萊因哈德·根澤爾和美國天文學家、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安德裡亞·格茲(女),他們發現了銀河系中心的一個超大質量的緻密天體。

「在天體物理領域,這兩位獲得諾貝爾獎是早晚的事。」謝懿告訴現代快報記者,他們發現的「緻密天體」,其實指的就是黑洞。從上世紀90年代早期開始,兩位科學家分別帶領團隊,對銀河系中心區域進行觀測,時間長達二三十年。

「觀測」二字,聽起來容易,但做起來並不簡單。謝懿解釋,首先兩位科學家團隊是通過地面上大型望遠鏡進行觀測,一個在美國夏威夷,另一個歐洲小組用的是位於智利的歐洲南方天文臺,他們對銀河中心區域周圍的幾十顆恆星進行了二三十年的連續觀測,由恆星運動推演出了銀河系中心有一個不發光的大質量天體。

他們發現,大約400萬個太陽質量聚集在一個不比我們太陽系大的區域裡。根據這麼大的質量,同時又在這麼小的範圍,排除了目前存在的實體之後,根據現有的所有理論,這裡只可能是一個黑洞。「這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超大質量黑洞,人類第一次能夠通過測量黑洞周圍的物質對其進行直接探測。」 謝懿說。

謝懿表示,如果說彭羅斯是理論物理學家,這兩位科學家就是「實戰派」,從他們的科研故事中不難看出,除了有觀測設備等硬體支撐,堅持不懈的精神也是科研工作者很重要的品質。

「今年獲獎者的發現在研究緻密和超大質量天體方面開闢了新的領域。但是,這些奇異的物體仍然提出了許多問題,這些問題需要得到答案,並促進未來的研究。」諾貝爾物理學獎委員會主席戴維·哈維蘭 (David Haviland) 表示:「這些問題不僅包括它們的內部結構,還包括如何在黑洞附近的極端條件下驗證我們的引力理論。」

【背景資料】

盤點過去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及主要成就

根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介紹,諾貝爾物理學獎是根據瑞典著名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的遺囑,以其部分遺產作為基金創立的5個獎項之一,旨在獎勵對人類物理學領域裡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

以下為近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名單及其主要成就:

201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日本科學家梶田隆章和加拿大科學家亞瑟·麥克唐納。兩位科學家因發現中微子振蕩,證明中微子有質量而獲得了這一獎項。

2016年,英國科學家大衛·索利斯、鄧肯·霍爾丹和麥可·科斯特利茨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因在理論上發現了物質的拓撲相變和拓撲相而榮獲該獎項。

2017年,三名美國科學家雷納·韋斯、巴裡·巴裡什和基普·索恩,憑藉在發現引力波方面取得的成就獲獎。

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被授予美國科學家阿瑟·阿什金、法國科學家熱拉爾·穆魯及加拿大科學家唐娜·斯特裡克蘭,以表彰其在雷射物理學領域取得的突破性貢獻。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詹姆斯·皮布爾斯,以表彰其對物理宇宙學的理論發現。與此同時,兩位瑞士天文學家米歇爾·麥耶和迪迪埃·奎洛茲也獲得該獎,因為他們發現了太陽系外行星。

諾貝爾物理學獎小知識

從1901年到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共頒發了113次。期間,1916、1931、1934、1940、1941和1942這6年沒有頒發。

113次頒獎中,47次為單獨獲獎者,32次為2人共享,34次為3人共享。

從1901年至2019年,累計213人獲得這一獎項。

最年輕的獲獎者是英國物理學家勞倫斯·布拉格。1915年,年僅25歲的他憑藉用X射線研究晶體內原子和分子結構的貢獻,與父親亨利·布拉格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最年長的獲獎者是阿瑟·阿什金,2018年因在「光學鑷子及其在生物系統中的應用」領域所做的工作獲獎,時年96歲。

在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213人中,有3位是女性。分別是1903年獲獎的居裡夫人,1963年的瑪利亞·戈佩特·梅耶以及2018年的唐娜·斯特裡克蘭。

美國物理學家約翰·巴丁是唯一兩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人,分別在1956年和1972年獲得這一獎項。

除了約翰·巴丁曾兩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外,還有一位諾貝爾獎得主也曾獲得過兩次諾貝爾獎,她就是居裡夫人。居裡夫人在1903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11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提醒】

據諾獎官網消息,其他獎項的揭曉時間預計為:10月7日公布化學獎獲得者,10月8日公布文學獎獲得者,10月9日公布和平獎獲得者,10月12日揭曉經濟學獎獲得者。

(編輯 周冬梅)

相關焦點

  • 「黑洞」成大贏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3位科學家揭開宇宙最黑暗的秘密
    那麼,這三位科學家都有哪些貢獻?現代快報記者採訪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劉四明和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謝懿。諾貝爾物理學獎委員會主席戴維 · 哈維蘭 ( David Haviland ) 表示:" 這些問題不僅包括它們的內部結構,還包括如何在黑洞附近的極端條件下驗證我們的引力理論。"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宇宙最黑暗的秘密」
    北京時間10月6日消息,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由德、美、英國的3名科學家分享: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發現神奇「黑洞」,分享760萬獎金!
    導讀:剛剛,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了獲獎者,這次頒發給了黑洞發現者。當地時間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因為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對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測」。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他們發現神奇的「黑洞」 分享760萬獎金!
    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三位物理學家分享了今年的這一獎項,獲獎原因是他們發現了「宇宙最黑暗的秘密」,即黑洞。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他們發現神奇的「黑洞」分享760萬獎金
    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三位物理學家分享了今年的這一獎項,獲獎原因是他們發現了「宇宙最黑暗的秘密」,即黑洞。羅傑·彭羅斯爵士,英國數學物理學家、牛津大學數學系名譽教授。他在數學物理方面的工作擁有高度評價,特別是對廣義相對論與宇宙學方面的貢獻。
  • 3位科學家因黑洞研究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新京報訊 當地時間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另一半授予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以表彰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現象之一——黑洞。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霍金好友發現神奇的「黑洞」
    她在今天得知自己成為第四位女性物理諾獎得主感到非常高興,希望能夠激勵年輕人加入自然科學研究。自然科學著名科學家中,女性還是偏少。在物理學,第一位女性諾獎得主為1903年的居裡夫人,她與居裡先生獲獎。1935年,第二位女性獲得物理諾獎—— 居裡夫人的長女Irene與女婿共享。
  • 諾貝爾物理學獎又發給了天體物理!與該獎再次失之交臂的華人科學家...
    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三位物理學家分享了今年的這一獎項,獲獎原因是他們發現了「宇宙最黑暗的秘密」,即黑洞。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了「銀河系中最黑暗的秘密」
    宇宙中最黑暗的秘密上世紀初,英國天文學家愛丁頓為我們揭開了恆星的生老病死之謎這就說明,對於一個球對稱、質量超過太陽質量3倍的死亡恆星而言,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止它自身的引力塌縮,最終會變為引力無窮大的黑洞。而死亡恆星所有的質量,最終都會被壓縮成一個不佔任何體積的點——奇點。這個點集中了黑洞全部質量,密度達到無窮大。
  • 2020 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人發現 「宇宙最黑暗的秘密」— 黑洞
    IT之家 10 月 6 日消息 北京時間 10 月 6 日,2020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Roger Penrose 、Reinhard Genzel 和 Andrea Ghez. 獲獎,獲獎原因 「宇宙最黑暗的秘密」。三位物理學家分享了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因為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異的現象之一——黑洞。
  • 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3位研究黑洞的科學家獲獎,霍金本應有姓名
    本次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另一半,由德國天體物理學家萊因哈特・根澤爾和美國天文學家安德裡亞・格茲獲得,而格茲也是歷史上第 4 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科學家。簡單來說,他們所做的,就是找到了黑洞的存在以及它所帶來的影響。
  • 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3位研究黑洞的科學家獲獎,霍金本應有姓名
    諾貝爾獎委員會表示,羅傑彭羅斯當時撰寫的論文,是繼愛因斯坦之後對廣義相對論最重要的貢獻。值得注意的是,著名的奇點理論,是由史蒂芬霍金與彭羅斯一起提出的,也就是說,如果霍金仍在世的話,今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人,或許不會只有彭羅斯一人。
  • 諾貝爾物理學獎又發給了天體物理!再落選的華人科學家有多牛?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諾貝爾物理學獎又發給了天體物理!與該獎再次失之交臂的華人科學家有多牛?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三位物理學家分享了今年的這一獎項,獲獎原因是他們發現了「宇宙最黑暗的秘密」,即黑洞。
  • 諾貝爾物理學獎又發給了天體物理  與該獎再次失之交臂的華人科學家有多牛?
    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三位物理學家分享了今年的這一獎項,獲獎原因是他們發現了「宇宙最黑暗的秘密」,即黑洞。
  • 三人分享760萬獎金,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與之失之交臂的華人科學家...
    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三位物理學家分享了今年的這一獎項,獲獎原因是他們發現了「宇宙最黑暗的秘密」,即黑洞。
  • 諾貝爾物理學獎又發給了天體物理!再度落選的華人科學家有多牛?
    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三位物理學家分享了今年的這一獎項,獲獎原因是他們發現了「宇宙最黑暗的秘密」,即黑洞。
  • ...黑洞|萊因哈德·根澤爾|宇宙|謝懿|諾貝爾物理學獎|科學家|羅傑...
    諾貝爾物理學獎委員會主席戴維·哈維蘭 (David Haviland) 表示:「這些問題不僅包括它們的內部結構,還包括如何在黑洞附近的極端條件下驗證我們的引力理論。」以下為近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名單及其主要成就:201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日本科學家梶田隆章和加拿大科學家亞瑟·麥克唐納。兩位科學家因發現中微子振蕩,證明中微子有質量而獲得了這一獎項。2016年,英國科學家大衛·索利斯、鄧肯·霍爾丹和麥可·科斯特利茨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因在理論上發現了物質的拓撲相變和拓撲相而榮獲該獎項。
  • 三位研究黑洞科學家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來源標題:三位研究黑洞科學家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昨天(10月6日)揭曉,來自英國、德國、美國的三位科學家分別因「由於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一個有力預測」「在銀河系中心發現了一個超大質量的緻密物體」的研究成果而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
  • 三人分享760萬獎金,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與之失之交臂的華人科學家有多牛?
    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三位物理學家分享了今年的這一獎項,獲獎原因是他們發現了「宇宙最黑暗的秘密」,即黑洞。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宇宙最黑暗的秘密|諾貝爾
    >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0月6日消息,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一半授予Roger Penrose,獲獎原因「發現廣義相對論預測了黑洞的形成」;另一半授予Reinhard Genzel和Andrea Ghez,獲獎原因「發現銀河系中心的超大緻密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