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結節要立即切除,否則會癌變」「今年冬天是60年來最寒冷冬天」「複方板藍根能有效抵抗新冠病毒」……這些說法你相信嗎?由北京市科協、北京市網信辦、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等單位共同發布的10月「科學」流言榜,逐一擊破上述謠言。
饒強/攝 資料圖
闢謠:其實不必過於緊張。90%以上的結節都是良性的。良性結節一般不需要處理,而且有的結節終生都是良性的,比如瘢痕性結節。不過,一旦查出是結節,需要隨時觀察,併到醫院就診,以便判定結節的良、惡性以及分級。需要格外注意的是,萬不可「無差別切除」結節,因為切除結節也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影響。要不要切除、何時切除結節,需要醫生根據情況進行判定。
闢謠:實際上,10月上旬,我國北方地區特別是內蒙古和東北地區氣溫降至冰點甚至出現降雪屬於正常。中國氣象局專家認為,此次降溫過程與拉尼娜沒有必然聯繫。另外,僅根據拉尼娜無法確定冬天一定會偏冷,每次拉尼娜事件的影響不盡相同,不是每個拉尼娜年的冬季我國平均氣溫都偏低。
闢謠:流言榜指出,一種藥物在應用於臨床治療前,必須要經歷三個階段:體外試驗、動物試驗和臨床試驗。在三期臨床試驗做完之前,沒人能說複方板藍根到底有沒有效果。
闢謠:黃麴黴毒素雖然是一種強力致癌物,但在此次事件中,即使食材中的黃麴黴毒素超標,也難以達到致死的劑量。
另外黃麴黴毒素有苦味,達到導致急性中毒的致死量很難不被人察覺。
闢謠:這種說法不靠譜。手機充電速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充電器的輸出功率,還有電源管理晶片的協議以及電池的特性。
與其開啟飛行模式,不如在充電的時候少用或不用手機,因為手機APP、「屏幕長期喚醒狀態」才是耗電大戶。
來源 北京晚報
記者 張航
流程編輯 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