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擋的應用是越來越普及了,從幾萬元的家用代步車到幾十萬、上百萬的豪華車,自動擋都有配備,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自動擋好開!但是一般來講,在自動擋的換擋手柄的旁邊,有很多按鍵、字母或數字,比如P、R、N、D、L、S等,還有O/D按鍵、「shift on/off」按鈕、雪花標識、ECO按鍵、POWER按鍵等等。那麼這些都表示什麼意思呢?自動擋上「P、R、N、D、L、S、O/D」都是什麼意思?學會了更好開
P擋:全稱是Parking,停車擋。當你停車不用時,掛上這個擋位,車輪可處於抱死狀態,不讓車輕易移動。
R擋:全稱是Reverse,倒車擋。倒車時用,只要掛上這個擋位,汽車就會進入倒車模式。
N擋:全稱是Neutral,空擋。如果碰到汽車需要暫時的停靠,或者在馬路上等紅燈的時候,也可以使用N檔。
D擋:全稱是Drive,前進擋。這個擋位開車都會用到的,正常駕駛時都會用到它,但這擋也有要變換的時候,如果不換,會對車造成一定的損害。3擋:前進限制檔
變速箱只能在1檔至3檔之間切換,不會升到更高的檔位。一般在超車時使用。
2擋:前進限制檔
變速箱只能在1檔至2檔之間切換,不會升到更高的檔位。一般在溼滑路況起步或慢速前進時使用。
1擋:前進限制檔
變速箱被限制在1檔,不會切換至其他檔位。用於爬坡等需要大扭矩輸出時使用。
S擋:全稱是Sport,運動擋。拉高轉速才掛這個擋,讓發動機保持高轉速一段時間,使汽車動力增加,充分利用發動機扭矩,提高車輛響應性能。
L擋:全稱是Low,低速擋。在下山,或者下長距離的斜坡時,可以使汽車在下坡時使用發動機動力進行制動,駕駛員不必要長時間踩剎車導致剎車片過熱而發生危險。
M擋:手動模式
現在的自動變速箱普遍採用手自一體模式。可以根據駕駛員的主觀意願,自由調節擋位及轉速,有一定的駕駛樂趣。但它仍然屬於自動變速器的一種,只是在自動變速器的基礎上添加了手動模式。當擋位掛在M擋時,換擋需要司機手動操作,否則變速箱會固定在某個檔位上不變。一般在換擋杆附近有 「+」「-」這兩個符號,「+」號代表升擋,「-」號代表降擋,也有的車型使用的是撥片換擋,位置在方向盤的下方,左右各一個。一般左邊的是升檔,右邊的是降檔。
檔位鎖止按鈕
在換檔手柄的頭部,有一個按鍵,在換檔時必須要按住這個按鍵並推動檔杆,才能完成換檔。這是出於行車安全的考慮。為防止在行車過程中誤觸換檔杆,造成錯誤換檔,損壞變速箱。O/D按鍵:超速擋開關
現在很多變速箱已經沒有這個按鍵了。它主要用在老式的4AT變速器上。在這種變速箱中,四檔是超速檔,動力有限,3擋以內都不是超速擋。打開O/D開關的時候,變速器就會在3擋之內進行切換,不會換入4擋,相當於換入上面那種擋位中的3擋。一般在超車時使用。
模式選擇開關
現在的自動變速器為了滿足不同人群的駕駛要求以及適應不同路況條件,在電控單元中設計了不同的換檔邏輯,並且在操縱面板上設計了一個模式選擇開關,駕駛員可以自主選擇變速器的控制模式。常見的自動變速器的控制模式有以下幾種:
(1)經濟模式(ECONOMY):
這種控制模式是以汽車獲得最佳的燃油經濟性為目標來設計換檔規律的。當自動變速器在經濟模式狀態下工作時,其換檔規律應能使發動機在汽車行駛過程中經常處在經濟轉速範圍內運轉,從而提高了燃油經濟性。(2)動力模式(POWER):
這種控制模式是以汽車獲得最大的動力性為目標來設計換檔規律的。在這種控制模式下,自動變速器的換檔規律能使發動機在汽車行駛過程中經常處在大功率範圍內運轉,從而提高了汽車的動力性能及爬坡能力。
(3)標準模式(NORMAL):標準模式的換檔規律介於經濟模式和動力模式之間。它兼顧了動力性和經濟性,使汽車既保證一定的動力性,又有較佳的燃油經濟性。
(4)雪地模式
在一些自動擋車型的變速箱擋把附近有這樣一個「」按鍵,這就是雪地模式的啟動按鈕,它通過一些自動化程序設定使得變速箱以二擋起步,從而保證車輛擁有更平穩、更溫柔的扭矩輸出,減小在光滑的雪地上輪胎打滑的機率。此外在行駛過程中,ABS的工作範圍也將被放寬,即使在很低的車速下ABS也會開啟。這項配置對於在北方較為寒冷城市是一項非常實用的配置。
應急解鎖按鈕
自動變速箱的P檔是鎖止檔,此時變速箱內部機械鎖死,汽車不能移動。只有踩住剎車、打開鎖止電磁閥的情況下才能動檔杆離開P檔。如果汽車沒電或發生故障了,需要拖車或緊急移動車輛怎麼辦?其實在自動變速箱上有一個應急解鎖按鈕,按下它就可以把換檔撥杆從P檔中拉出來。不同的車型這個按鈕是不同的,有的標識為「shift on/off」或「Shift lock」,有的沒有任何標識,還有的是一個小口或小孔,功能都是一樣的。
這些都是常見的自動擋檔杆上的字母,有的人只認識N和P,你知道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