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同一五行的納音還有區別?比如同為納音「木」,還分「大林木」,「楊柳木」等等。
納音木,又分為桑柘木,松柏木,大林木,楊柳木,石榴木,平地木等,那麼這幾個納音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用這樣的名字定義?
壬子,癸丑,桑柘木
庚寅,辛卯,松柏木
戊辰,己巳,大林木
壬午,癸未,楊柳木
庚申,辛酉,石榴木
戊戌,己亥,平地木
桑柘木:壬子,癸丑,叫桑柘木,子丑時分,木氣還是盤曲未伸展開來,而子的五行為水,醜的五行為土,樹生在水邊稱之為桑柘木。
松柏木:庚寅,辛卯,叫松柏木,寅和卯的五行都屬木,而庚和辛的五行屬金,象徵秋天肅殺的氣息,木在霜雪的寒冷下,依然挺拔,就像松柏一樣,所以稱為松柏木。
大林木:戊辰,己巳,叫大林木,幹支的五行都不是木,但辰時和巳時的時候,正好是欣欣向榮,是太陽初升,生長的好時機,枝繁葉茂,好像森林茂密的樹木一般,所以叫大林木。
楊柳木:壬午,癸未,叫楊柳木,午時和未時正好是木氣開始衰減,這個時候,就好像楊柳在盛夏凋零,比較柔弱,所以叫楊柳木。
石榴木:庚申,辛酉,叫石榴木,幹支都是五行屬金,木在金位,味辛如姜,那麼只有石榴木有這種特質,所以這裡稱之為石榴木。
平地木:戊戌,己亥,叫平地木,戌亥時候,木氣也開始隱藏起來,木氣的生命力也開始回歸到根部,最原始的地方,和大地融為一體,所以稱之為平地木。
關注我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