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三體-小遙
對很多人來說,2020年是十分魔幻的一年,我們在年初經歷了新冠疫情的侵襲,如今仍有很多地區的人們沒能擺脫它帶來的負面影響,而一些地區出現的鼠疫、革登熱同樣牽動著人們的心。
前段時間,美國有科學家表示,他們發現了一例食腦蟲病例,或將引起全球範圍的爆發,所以希望人們注意起來,儘量從源頭解決問題。
食腦蟲,顧名思義,這種寄生蟲主要侵襲的目標是人類的大腦,而我們對這一區域的了解相對來說仍然不夠深入,因此目前科學家們只能通過一些簡單的講解來幫助人們了解這種特殊的疾病。
在學術界,食腦蟲被稱為付氏耐格裡,與大部分寄生蟲一樣,它們生活在溫暖的水中,所以一般與食腦蟲相關的疫情往往出現在春夏之際以及夏季,水溫在26℃以上最適合它們的繁衍。
雖然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已經很少飲用生水,但是在一些落後地區,未經處理的水同樣十分珍貴,這也給食腦蟲帶來可乘之機。
一般情況下,它們能夠通過飲用、洗漱等方式進入人體,而鼻子和嘴巴是最主要的通道,由於人體內部缺乏足夠的食物,所以食腦蟲會向大腦不斷移動。在此過程中,我們的免疫系統開始發揮作用,不過食腦蟲或許已經發展壯大,所以在二者的抗爭中,由食腦蟲引發免疫系統防禦而導致大腦腫脹的情況最為明顯。
上述反應並不是食腦蟲侵入人體的終極階段,根據科學家的觀察和研究,食腦蟲並不會以大腦為食,只是在不斷活動的過程中影響到了大腦的健康,久而久之,就會造成更大的損傷。
因此,由食腦蟲引發腦膜炎而導致人類死亡的過程十分痛苦,97%的致死率也令人談之色變。如何更好的預防食腦蟲侵害人體,成為科學家們目前研究的重點,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衛生,儘量減少與高風險水域接觸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