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加入下雪「群聊」,深圳梧桐山出現霜凍,網友:難得啊!

2021-01-09 瀟湘晨報

1月7日,廣東北部地區氣溫直線下滑。下午2點30分許,清遠連州市三水瑤族鄉新八村飄起了雪,村旁的菜地上很快就積滿了一層,這也是連州2021年首場雪。今天早晨八點,梧桐山溫度達到了零度,樹上掛滿了冰掛,晶瑩剔透,恍如仙境,為大自然增添了別樣美景。

冰掛是由於冰水碰到溫度等於或低於零攝氏度的物體表面時凝固形成的,在潮溼冰冷天氣才能形成。

接下來連續幾天仍然是寒冷天氣,趕緊裹緊你的羽絨服,穿上你的秋褲,讓自己美麗不「凍」人。

網友評論

延伸閱讀

霧凇是怎麼形成的

霧凇俗稱樹掛,一般發生在嚴寒的冬季。中國是世界上記載霧凇最早的國家,呂忱所編的《字林》裡就已經有了」寒氣結冰如珠見日光乃消,齊魯謂之霧凇。」的記載。霧凇的形成與冬季長時間的寒冷氣候有關。

北方冬季的凌晨,氣溫一般會低於零攝氏度,這時候空氣中過於飽和的水蒸氣會遇冷凝華。在微風的吹拂下,這些凝華的物質會附著在樹木或者電線桿上,形成白色或乳白色不透明的粒狀結構沉積物,人們把這些非冰非雪的物質叫做霧凇,其形狀也主要有粒狀與晶狀。

(原標題:廣東加入下雪群聊:深圳梧桐山出現霜凍)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廣州日報、深圳新聞網、天氣網、網友評論

流程編輯:tf020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時隔5年,梧桐山再現冰掛奇觀!深圳要入冬了?
    受冷空氣影響,北方多地不僅下起雪,還出現冬季奇景!連廣東也加入下雪群聊,深圳的梧桐山更是時隔5年,再出現冰掛的美景! 遼寧丹東的玻璃表面,形成了美麗的「冰窗花」
  • 廣東多地下雪!新一股冷空氣明天到!珠海陰冷持續至……
    好凍啊~~珠海的親們,這股寒潮的實力,你給多少分?受冷空氣影響,粵北的朋友從6號開始已經凍得「發紫」了▼廣東也終於加入「下雪」群聊!2020年12月29日,位於廣東最北端的清遠連州潭嶺水庫出現了去年下半年以來廣東出現的首場雨夾雪↓↓ 就在前天,廣東韶關也下雪了!8日清晨,深圳梧桐山-3℃梧桐山山頂還出現了冰掛奇觀!晶瑩剔透,恍如仙境!美是挺美,但冷也是真的冷!
  • 廣東已加入下雪群聊!再也不用羨慕北方的朋友了!
    楚天都市報1月8日訊(記者劉楒睿)受強冷空氣影響,1月7日清晨起,廣東清遠各地氣溫驟降,其中清遠金子山的山頂最低氣溫達到零下3.9攝氏度。8日清晨,金子山更是出現了霧凇,銀裝素裹,分外妖嬈。據廣東天氣消息,7日上午開始,位於清遠連山的金子山迎來2021年第一場雪,8日早晨金子山仍在下雪,山頂積雪也更厚了。清遠8日早晨各地最低氣溫陽山以北1到2℃(高寒山區-7℃到-1℃),有冰凍,連州南風坳、潭嶺等高寒山區及連山金子山到禾洞、禾洞至太保路段出現道路結冰現象。在金子山旅遊的網友「阿兵」告訴楚天都市報記者,山上的棧道、灌木叢都有積雪,山頂玻璃橋也被積雪覆蓋。「很冷,但是也很漂亮!」
  • 廣東下雪了!廣州1月10日也要下雪?市氣象局回應了
    ↓↓廣東終於加入「入冬」群聊!昨天夜間,廣東清遠連州潭嶺水庫,出現了今年下半年以來廣東的首場雨夾雪。廣東人的下雪夢,終於實現了!今天11時,廣東氣溫同比昨天下降了11℃左右。一日四季有木有!通訊員供圖截至29日晚10點00分,二廣高速九嶷山路段測得氣溫3.0度,車流正常,交通順暢。請廣大車主留意沿線情報板提示信息,出行前密切關注天氣情況,經過管制路段請聽從現場交通人員指揮。
  • 深圳梧桐山之旅:愉快
    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是爬一座山流一身汗解決不了的,如果有,就爬兩座。13年還在珠海上學的我就從朋友的空間一睹過深圳」梧桐煙雲「的風採,那時就想,如果有機會我也要去上面吸幾口仙氣。16年從北京回到廣東之後一個人也來深圳閒逛不下十回,只是每次休假都遇到朋友上班,我一個人勢單力薄著實拿不出勇氣去徵服這鵬城第一峰。
  • 加入下雪群聊!2021年廣東第一場雪來了!|晚安,古鎮
    ◆熱點精選◆ 下雪啦!廣東終於加入下雪群聊!1月7日,隨著寒潮來臨,廣東北部地區氣溫直線下滑,下午2點30分許,清遠連州市三水瑤族鄉新八村飄起了雪,村旁的菜地上很快就積滿了一層,這也是連州2021年首場雪。
  • 看梧桐山冰掛奇觀?山上最低氣溫-2.1℃
    昨天,很多深圳人直呼過癮!拼盡了全力,深圳終於「下雪」了,真是令人激「凍」不已啊!以至於很多人同學都紛紛舉手表示,想去梧桐山一探難得一見的奇觀美景。這幾天的梧桐山,山巒上、棧道旁、林木間,目之所及,都是銀裝素裹的模樣,構成了童話般的冰凝世界。
  • 深圳梧桐山,與香港新界山脈相連,國家風景名勝區,深圳第一高峰
    深圳梧桐山是國內少有的鄰近市區、以濱海、山地和自然植被為景觀主體的城市郊野型自然風景區,景觀以其「稀」、「秀」、「幽」、「曠」為顯著特徵,其中「梧桐煙雲」被深圳市政府評為深圳新八景之一。
  • 帶安妮徒步深圳最高峰-梧桐山
    中秋的時候有組織去山頂露營,專門建了一個微信群,忘記是什麼原因取消了,希望以後進群的朋友多多組織活動,我組織的時候選擇性參加,平常獨自活動,那樣就失去了群的意義了,相信也違背了大家進群的初衷,最關鍵我組織活動真就是個坑啊。
  • 梧桐山夏日美景,90%深圳人沒見過!
    位於深圳東部的梧桐山,在深圳久住的人都很熟悉,運動愛好者也會經常到這裡爬山。但想親近大自然,你一定要在梧桐山爬一次「野山」,這裡沒有太多人類造訪過的痕跡,沿著粗礦的山路向上走,腳下紮實著踩著每一塊石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魔力。
  • 深圳最高山峰,高達943.7米的梧桐山,深圳之巔
    位於深圳市東部的鹽田區連塘街道交匯的地方有一座十分宏大的森林公園,這就是深圳最有名的山峰——梧桐山。梧桐山國家森林公園是深圳主峰最高的景區,這裡的風景也是深圳最美的景區之一。從這座高達943.7米的梧桐山主峰可以俯瞰到深圳市大半的市容街道。
  • 對深圳最高峰——梧桐山說,我成功到頂了
    深圳梧桐山,在深圳經濟特區東部,西臨深圳水庫,東至鹽田港,南北均臨近特區邊界。風景名勝區鄰近繁華市區,面臨南海大鵬灣,與香港新界山脈相連、溪水相通,具備了國內風景區名勝區中獨特的地理位置。面積為31.82平方公裡,於1989年被林業部批准建立國家級森林公園(梧桐山國家森林公園),於1993年5月被廣東省政府授予省級風景名勝區。於2009年12月31日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 驢友看過來深圳梧桐山事故最多發
    報告顯示,戶外旅行用戶所在地前十名為北京、廣東、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四川、山西、重慶、山東;其中北京佔到23.14%,廣東佔到16.78%,上海佔到11.91%,此分布呈現仍以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為主的現狀。    8264網廣東版版主阿雲對南都記者表示,廣東是戶外活動人口大省,「粗略估計有上百萬」,尤以深圳最甚。磨房網廣州版版主大寶也表示,廣東最活躍的戶外運動人群在深圳。
  • 五一假期不要去爬深圳梧桐山,那裡人山人海,進退兩難
    本來今天準備去登梧桐山,因為我有兩年沒去了,但最後還是改變了主意,因為有一個朋友給我發來了幾張照片,發現梧桐山上人山人海。梧桐山是深圳第一高峰,海拔943.7米,而深圳又別稱「鵬城」,所以梧桐山被冠為「鵬城第一峰」。
  • 2020年北半球歷史最低溫,深圳會下雪嗎?
    十一過後,各地都有著不同程度的降溫,有報告顯示,北半球已遭遇最有記錄以來最低氣溫,這報告一出來,很多人都想過,2020年的冬天應該是個寒冬,那麼,深圳能會不下雪呢?一、按照4年前的記錄,深圳是也有可能會下雪的。
  • 冷空氣補貨,深圳已加入降溫群聊
    眾所周知全國都瞞著廣東人過冬天近段時間北方的朋友已經因為冷空氣的侵襲套上毛衣、穿起秋褲前幾天他們還在長城滑滑梯,在雪地打雪仗、堆雪人……我不羨慕,真的圖片來自新浪網友等了真沒久這兩天深圳終於要加入降溫群聊!
  • 最美深圳梧桐山,幾十畝野生吊鐘花春節將迎來盛花期
    梧桐山的吊鐘花進入了始花期!預計1月下旬至2月底是盛花期觀賞最佳時間,花期會持續到3月上旬。據梧桐山風景區管理人員介紹,吊鐘花是梧桐山風景區資源豐富最具特色的觀賞植物之一,春節前後1-3月開花,粉白至粉紅色,密集,喜光,不怕風。春節將迎來盛花期,也是最佳賞花期,介時將現吊鐘鳴奏迎新春的美景。登上梧桐山,遠看,這片山林如秋日層林盡染,層層綠障中帶著紅邊。
  • 獨行俠深圳梧桐山徒步露營看日出日落
    2019年國慶假期,由於要備考11月份的BEC高級,就近選擇了深圳梧桐山作為露營目的地~~~相比去年在海南棋子灣和尖峰嶺徒步露營,這次輕鬆很多~裝備一覽:70L大背包雙層雙人帳篷充氣睡墊防潮墊(切記必帶!!!)
  • 深圳最高山梧桐山要怎麼爬?
    鹽田方向入口,在梧桐苑這裡     這個地方有一個保安亭,從這裡算是正式進入了梧桐山景區  02  大部分深圳人應該都知道梧桐山是深圳最高山,它的海拔是943米。   海拔800米的地方看山下  03  作為深圳最高山,梧桐山的山頂視野非常的好,它的西邊可以看到深圳關內大部分建築,北部則可以看到龍崗的很多地方
  • 獨家 | 深圳又添新植物!梧桐山發現匙苞姜
    此次在梧桐山發現匙苞姜頗具戲劇性。10 月 13 日,梧桐山風景區管理處會同仙湖植物園、深圳市蘭科植物保護研究中心的植物專家以及部分深圳資深植物愛好者上山考察,深晚記者受邀參加。陳朗 攝經專家現場商議,最終確定由梧桐山風景區管理處將植物樣本上報中科院華南植物研究所,等專業鑑定結果出來以後再正式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