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將要走進的是坐落於法國巴黎戰神廣場的艾菲爾鐵塔,這是一座為了彰顯國力而在城市中心建造的一座鐵塔,也是一份對愛情的浪漫表白。這座鋼鐵搭建的被稱作鐵娘子的巴黎支柱,他既宏偉剛毅,有溫柔至極,可是你知道嗎?在鐵塔建造之初,他遭受到了巴黎300多名群眾的聯名抗議,不準政府建造這座大鐵疙瘩。這些籤署聯名信的人中,還有著名的詩人莫泊桑,這又是為什麼呢?
別急,聽我慢慢給你講,當年為了一席普法戰爭中戰敗的恥辱,法國決定在1889年5月5號至11月6號之間再次舉辦世博會,主題就是慶祝法國大革命勝利100周年,說是慶祝大革命的勝利。其實也就是心機的法國政府在用另一種方法傲嬌的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國力,所以法國政府就開始向全球進行世博會建築的招標。
我們要在巴黎戰神廣場設計一座高塔,而按照世博會以往的慣例,世博會所有的主題場館在結束之後都要拆除,故而法國政府在招標時也提出了建造的要求。第一,建築要足夠的美觀宏偉,這樣遊客才願意掏錢買票。第二就是建築在世博會結束之後能夠被輕易的拆除掉。於是來自全世界的設計稿就像雪花一樣鋪天蓋地地湧進了法國政府的郵箱,在徵集日期截止之前,有超過100份設計稿參與了競爭。
可是其中大部分的設計稿都非常的傳統,另外一些設計稿的想法則是非常的怪異,有人提出建造一個巨大的斷頭臺,有人提議豎起一個1000英尺的灑水裝置,在乾旱的季節裡灌溉整個巴黎,還有人建議在高塔的頂上安裝一個巨大的電燈,這樣鐵塔就可以把整個巴黎照亮8倍,讓巴黎市民可以方便的閱讀報紙,看著這些奇葩的設計圖紙,法國政府感到極為頭疼。
可就在這時,一位設計師帶著他的設計稿來了,除此之外,它還帶來了有著精確計算結果的測量方案。如此一來這樣詳盡的建造計劃讓法國政府省了不少心,於是法國政府當即拍案,讓這位設計師儘快開始主持修建這座鐵塔,並將這座鐵塔以這位設計師的名字命名。
當時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便是科隆大教堂,而這座準備修建的鐵塔將比他高出足足兩倍。這位設計師便是歐洲建築史上鼎鼎有名的建築設計師,亞歷山大古斯塔夫艾菲爾。當時為了設計這座高塔,艾菲爾僅設計圖紙就畫了超過5000張,可謂是為他費盡了心血。但是法國的文學藝術建築界的精英們似乎並不領情。
比如咱們開頭提到的莫泊桑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們不僅自己聯名抗議,發起了一份有著300多名著名人士籤名的反對修建巴黎鐵塔的抗議書,還鼓動群眾要求法國政府停止修建這座會危及到巴黎人民人身安全的龐大建築。他們遊行示威請願,說巴黎鐵塔如同一個巨大的黑色的工廠煙囪聳立在巴黎的上空,這個龐然大物將會掩蓋巴黎聖母院、羅浮宮、凱旋門等著名的建築物,這根由鋼鐵牟接起來的醜陋的柱子,將會給這座有著數百年氣息的古城投下令人厭惡的影子。
除了憤怒的群眾,還冒出了一堆專家對鐵塔的設計進行了專業的抨擊。法國的一位著名的數學教授預計當鐵塔蓋到748英尺,也就是229米,相當於50多層樓的高度之後,建築便會轟然倒塌。還有專家稱,鐵塔的燈光將會殺死塞納河中所有的魚。巴黎日報甚至聲稱鐵塔正在改變氣候,還有媒體用頭條報導說鐵塔正在下沉。
可是當兩年之後,當這座高324米相當於40層樓高中1萬噸的雄偉鐵塔豎立在巴黎市的市中心的時候,反對的聲音戛然而止了。仰望著高大宏偉的鐵疙瘩,法國民眾開始親切的稱擁有三層觀景臺的鐵塔為首都的瞭望臺。就這樣打破了世博會主題館拆除的慣例,艾菲爾鐵塔就這樣留了下來。
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座鐵塔,這座採用交錯式結構的鐵塔,這有4條和地面呈75度角的粗大的帶有混凝土水機臺機的鐵柱,支撐著高聳入雲的塔身,內部設有4部水力升降機,也就是現在的電梯,整個鐵塔使用了1500多根巨型的預製梁架,150萬個鉚釘,12,000個鋼鐵鑄件,而這麼多的鐵疙瘩逐漸可不是一次性鑄造完成的,在這兒就不得不提到鐵塔的模型組件工藝了。
當時正是19世紀末期,經過工業革命的發展,歐洲發達國家的制鐵工藝已經得到了相當成熟穩定的發展。制鐵工廠將鐵礦石和焦炭、一氧化碳、氫氣等燃料以及溶劑裝入煉鐵的爐子當中冶煉,去掉雜質之後便得到了金屬鐵。當一塊塊鐵塊被冶煉出來,工藝師們在按照建築師的要求,將鐵塊切割成一塊塊類似於樂高玩具一樣的組件,運到戰神廣場,之後再由工人們拼裝起來。
於是這些總重7000噸的鐵零件,在250個工人17個月的仔細拼接下,最終完成了這座造價,相當於現在5000萬人民幣的世界上最早的鋼鐵建築。而由於鐵塔是由鐵製成的,為了避免鐵塔氧化,每隔7年工人們都會為鐵塔刷一次新漆,每次用計都有52噸。這一龐然大物顯示出了資本主義初期工業生產的強大威力,與其說它是建築,不如叫做裝配更為恰當。在設計分解、生產、零件組裝再到修整過程當中,法國人總結出了一套科學經濟而有效的方法,同時也顯示出他們異想天開式的浪漫情趣,藝術品位創新魄力和幽默感,而艾菲爾這樣的建築構思更是當時建築史上鮮有人提到的。
說到這兒你可能還會覺得奇怪。我知道艾菲爾鐵塔的宏偉,可他鐵娘子的稱呼又是從何而來?當時在艾菲爾還沒有成為建築設計師時,他與他的妻子瑪格莉相遇,沒有父母的祝福,他們仍然相愛,生活辛苦,但是他們樂在其中。只是當他與理想的理工大學失之交臂時,他一度想放棄建築的理想,打算去煤廠給自己的父母幫忙。
在他最沮喪的時候,妻子依然鼓勵著他去追求自己的夢想,並對他說,艾菲爾不要放棄,我相信你一定能夠成為一名出色的建築工程設計師的,一定能夠設計出文明世界的建築。而且我要你在那座建築上對我說,你愛我,如果沒有瑪格麗,這個世界上可能會多一個煤老闆,而不是一位著名的設計師。在愛情和夢想的鼓勵之下,艾菲爾終於在復讀之後考上了法國綜合技術學院,並和妻子成婚。
可是好景不長,在15年的相伴之後,瑪格麗因病去世,悲痛萬分的艾菲爾並沒有因此一蹶不振,而是發誓要設計建造一座通天的高塔,從而在離天堂最近的地方對瑪格麗說,他愛她,或許就是這個信念的支撐。艾菲爾最終頂住了壓力,完成了這座世界建築史上的濃重一筆,造就了這一鋼鐵著稱的浪漫兒女情。
這可能就是艾菲爾鐵塔擁有三層不同高度的瞭望臺的原因。第一層寬闊的平臺小憩喝茶,看城市裡來來往往的人們。第二層景觀臺登高望遠,俯瞰整個城市的美貌。第三層乘電梯直上,窄窄的平臺上只能容下親密依靠的兩個人,在離天堂最近的地方說愛你。三層不同的高度,三種別樣的風景。
英國著名詩人拜倫曾感嘆,我如何賀你,以眼淚,以沉默。無處道相思的艾菲爾,也是將他的一腔思念寄托在這座鐵娘子上了吧。如今每年的旅遊季都有無數對戀人登上了艾菲爾鐵塔的最頂端,在離天堂離上帝最近的地方,喊出了他們相守的諾言。如果你的身邊有這麼一位他,在這裡可以說是見證你們之間愛情的最浪漫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