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吃貨看了會流淚-聖誕島紅蟹大遷徙

2020-12-06 Panda船宿潛水

澳洲大規模最大規模的「移民」聖誕島紅蟹大遷徙隔壁家的吃貨看到都饞哭了(小聲:紅蟹有毒不能食用哦!)這是一篇密集恐懼症慎入的文章

生物學分類

△圖片來源於網絡

今天要來給大家講講世界上最壯觀的動物遷徙之一,聖誕島紅蟹大遷徙。每年差不多就是這個時候,在10-11月,是聖誕島的雨季,數百萬隻紅蟹從陸地啟程,長途跋涉至海邊交配產卵。

提前說一句,本文密集恐懼者慎入!!

全世界只有兩個小島是紅蟹的棲息地,都位於印度洋,一個是Christmas Island聖誕島,另一個是Cocos(keeling) Island可可群島,而絕大部分都生活在聖誕島上,目前估計有超過一億隻紅蟹。

△圖片來源於GoogleMap

聖誕島是澳大利亞位於印度洋東北部的海外領地,在1643年被以為英國船長在聖誕節時發現,因此命名為聖誕島,後來被澳洲接管聖誕島主權。澳洲當時為了解除人口短缺對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限制,決定接收難民,大量的難民湧入澳洲,但籤證發放跟不上速度,難民被安置在聖誕島上,從此聖誕島變為一個難民庇護所。去年新冠病毒爆發時,澳洲政府也要求從武漢返回澳大利亞的乘客在聖誕島上隔離了一段時間才允許返回家中。

△圖片來源於YvonneMcKenzie

聖誕島紅蟹甲殼長約11釐米,雌蟹一般體型稍小,螯也更小。脫殼通常在潮溼的環境中進行,以洞穴作保護,一年只有一次,在換甲期間其生長速度減慢。它們大多生活在潮溼的地方,在泥土裡挖洞穴,或鑽進巖石縫裡,甚至在人類的花園裡,長時間生活在同一個洞穴裡,每一個洞穴只有一個入口,一個洞穴裡只生活一隻,除了繁殖季節外,它們是獨居的,不與其他蟹合住,遇到入侵者時會互相攻擊。紅蟹對維持聖誕島生態也起到重要作用,它們的糞便成了雨林肥料,挖洞的行為也會幫助土壤通氣。

像大多數陸蟹一樣,紅蟹也用鰓來呼吸,因此它們對溼度非常敏感,失水和日曬對它們來說是致命的,保持身體溼度因此成了它們一項至關重要的任務,溼度甚至決定它們的活躍性。在乾燥季節它們縮在它們溼潤的洞穴裡,在洞口用樹葉堵住,保持溼潤度。紅蟹雖然都在白天活動,但會特意躲避日光,避免被曬成蟹幹,在晚上低溫和高溼度的條件下基本不活動。

紅蟹的食物來源主要是落葉、水果、花和小樹苗,它們喜歡新鮮的綠葉,當然食物缺乏時吃落葉也不介意。它們是雜食動物,也吃其他死蟹死鳥,蝸牛或者人類留下的垃圾。

△圖片來源於 i.ytimg.com

每當聖誕島迎來雨季時,紅蟹大遷徙就要開始了,雨季的第一場雨喚醒了它們,開始走出洞穴,呼吸著潮溼的空氣,從內陸的高原雨林中啟程,浩浩蕩蕩的群體跋涉數公裡至海岸,雖然在人類看來這可能只是步行幾分鐘的事,但以它們緩慢的爬行速度來說這可不是一個短距離的路程,整個過程可持續一周,無論是高山,牆壁,甚至是路邊停放的汽車都無法阻擋它們前進的步伐。遷徙路途危機四伏,它們要跨越公路,鐵路,而且自從聖誕島變成了難民安置點後,車輛大幅增加,太多可憐的紅蟹還沒到達海邊就被壓扁了。離開了洞穴和樹蔭的保護,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一旦降雨減少或停止,它們就會因為過於乾燥而死去。

紅蟹還有一大天敵:非洲長足蟻(Yellowcrazyant),是隨貨船來到聖誕島的一大入侵物種,它們用蟻酸麻痺紅蟹,使其失去意識和移動能力,慢慢乾燥死去,最終被非洲長足蟻吃掉。據統計近年來有超過1000萬隻紅蟹因此喪命。

△圖片來源於Melanie Groves

通過對遷徙紅蟹體液進行取樣,科學家發現在這個遷徙過程中它們體內作用於葡萄糖的高血糖激素激增。葡萄糖能為長途跋涉提供能量支持,紅蟹的內分泌系統也儲存足夠數量的糖,允許它們返回雨林老家。

△圖片來源於ParksAustralia
△雌蟹攜帶的卵,圖片來源於BBC Earth

雄蟹在遷徙中打頭陣,它們第一批到達海灘,會把身體浸入海水裡以補充水分,但它們遊泳能力並不是很好,免不了被海浪衝走的危險,然後開始在沙子裡挖洞,等待雌蟹到達海灘交配。交配會在它們挖好的洞穴中或附近進行,交配後雄蟹就開始返回叢林老家了。雌蟹會一直呆在潮溼的洞穴中等待卵發育,一次可產10萬顆卵,在腹部的育兒袋中等待孵化,約兩周之後,雌蟹會將即將孵化的卵釋放在海水中,所有的小蟹都會在海水裡出生。

△雌蟹把卵釋放在海水裡

△圖片來源於REINHARD DIRSCHERL/ SCIENCE PHOTO LIBRARY

△紅蟹幼體,圖片來源於JustinGilligan

△紅蟹的生命周期,圖片來源於ParksAustralia

幾乎是在接觸海水的一瞬間,幼體就孵出了,它們會隨近海岸潮水漂動3-4周,經過幾個生長階段,成為外形與蝦類似的大眼幼體,開始靠岸,然而只是很小一部分幼體可以存活下來,大部分都被洋流衝走,成了海洋生物的食物,倖存的幼體開始向內陸進軍,此時整個海灘就像鋪了一層紅色的絨毛地毯般壯觀。4-5年後性成熟,新的一輪繁殖周期又開始。

△圖片來源於Chris Bray Photography

特別鳴謝▽

海洋生物學者 Vivi Hu

※聲明:文章部分照片和視頻來源於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百萬隻澳洲紅蟹集體大遷徙 中國網友:清蒸好呢還是紅燒好呢?
    這組照片展現了澳大利亞聖誕島紅蟹壯觀的大遷徙場面。長久以來,這種平時不愛活動的紅蟹如何進行為期數天的大遷徙就是一個不解之謎。
  • 紅蟹大遷徙又來了!聖誕島變身紅海洋
    (圖片來源:ABC)據ABC報導,聖誕島(Christmas Island)如今成為了紅色的海洋
  • 聖誕島的紅蟹大遷徙
    一隻聖誕島紅蟹徜徉在柏油路上,絲毫不覺得有什麼不妥林中的桃園生活不能阻擋海洋母親的召喚,每年的11月到12月是聖誕島紅蟹集中繁殖的季節,凡4歲以上的紅蟹都要趕赴海邊
  • 澳洲的紅蟹橋,最出名野生動物安全通道之一,是數千萬紅蟹專用道
    紅蟹,又稱為聖誕島紅蟹,是澳大利亞特有的物種,僅分布在澳大利亞聖誕島,紅蟹的殼體的寬度大約為11.5釐米,外形像一隻烤熟了的龍蝦,外色是紅通通的,除了背殼呈黑色,腹部和四肢都呈通紅,特別是大遷徙時,蟹群遠遠看上去是一片紅色。紅蟹和一些回溯魚類原理一樣,在繁殖季節,作為島上的一種陸蟹,需要到海洋產卵繁殖後代,是海生的蟹類。
  • 澳洲紅螃蟹成災,多到吃不完,為何中國吃貨去了卻沒食慾
    說起吃,可以說我們中國人民是公認的吃貨,應該算是世界上最會吃的一個民族。甚至有人曾經開玩笑的說中國吃貨是沒有什麼不能吃的,就連德爺、貝爺都不能相比,但其實在這世界上還真有一種東西中國人卻覺得沒什麼胃口,那就是澳洲螃蟹。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 動物大遷徙,自然界最偉大的奇蹟!
    動物大遷徙,自然界最偉大的奇蹟!動物遷徙是自然界裡一些最動人的現象,每一次徵程都在上演著壯麗的生命進行曲。下面讓我們了解幾種生物的遷徙奇蹟吧!北極燕鷗長距離飛行冠軍北極燕鷗,是燕鷗屬的一種海鳥。黑脈金斑蝶遷徙的生物鐘在觸鬚上黑脈金斑蝶遷徙一次需要很長時間,在夏天最後出生的一代會進入滯育期,並會活超過7個月。在滯育期,它們會遷徙到其中一個過冬的地方。過冬的一代不會繁殖,在2-3月離開時才會繁殖。馴鹿邊走邊吃,日夜兼程馴鹿,又名角鹿。是鹿科馴鹿屬下的唯一一種動物。馴鹿並非每年都沿相同路線進行遷徙。
  • 聖誕島數百萬紅蟹遷移,政府為它們修建專路,還暫停了火車的運行
    此時如果你能在天空俯視的話,你會看到浩浩蕩蕩的螃蟹大軍不停地向目的地進發,一片紅色的「海洋」包裹了整條道路,這樣的場面一定會讓你感到無比震撼。而這就是大名鼎鼎的聖誕島紅蟹遷徙。聖誕島位於澳大利亞西北部的印度洋上,差不多每年的這個時候,島上的紅蟹都會進行大規模的遷移,整個遷移過會程持續5-7天,途徑數百公裡,需要跨越公路、鐵路這樣的危險地段,還要翻越陡峭的上坡,澳大利亞政府為了讓它們能夠順利地完成遷移,還特意為它們修建了專用通道,還在遷移期間關閉了公路和鐵路的使用。
  • 1.2億隻螃蟹遷徙,司機練就「蛇形駕駛」,網友:吃貨福利?
    說起螃蟹,相信很多吃貨已經垂涎三尺了!但是螃蟹遷徙的壯觀場景,你一定沒有見過!在澳大利亞有一處小島,是「聖誕島」!這個小島的風景相當秀麗,當然這裡的「聖誕島紅蟹」是這裡的自然資源,每年都會有大批量的紅蟹開始遷徙,形成了該島獨一無二的生態景觀!這些紅蟹的壽命可長達38年!
  • 澳洲一家人在聖誕島露營燒烤引來一群椰子蟹
    近日,在澳洲聖誕島,一家人在露天燒烤時香味四溢,一群大螃蟹被香味吸引而來,這些巨大的螃蟹甚至爬上了餐桌和烤架,但這種螃蟹雖然味道鮮美,但是因是瀕危物種,是禁止捕捉和食用的。聖誕島的一家人盧蒂奇(Amy Luetich)和她的家人已經在聖誕島上住了幾年了,他們和其他一些家庭在格蘭茨韋爾(Grants Well)露營,格蘭茨韋爾位於該島的叢林地帶。盧蒂奇說:「我們已經在這個叢林露營過好幾次了,但是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多『搶劫犯』」。盧蒂奇進一步說到,當我們開始做飯的時候,他們就蜂擁而至,我兒子數了數,竟然有52隻之多。
  • 動物大遷徙,又一次被震撼了
    陸地、天空、海洋大遷徙,盡顯最原始的生命生存密碼。當我們敬畏大自然的神秘的同時又震撼動物們的壯觀。紅蟹每年當聖誕島著名的紅蟹(數量超過1億)前往海洋產卵時,就會佔據這座島嶼。沙丘鶴每年三月,超過50萬隻這樣的巨型鳥在繼續其向北遷徙之前,會聚集在內布拉斯加州的普拉特河盆地。
  • 聖誕島:六成華人只有30%承認祖先,螃蟹滿地爬卻不讓吃
    從地理上看,聖誕島更靠近爪哇島和蘇門答臘島,最近距離僅350公裡,為什麼會歸屬1550公裡外的澳大利亞呢? 2003年,聯合國專家曾做過全面調查,得出聖誕島共有20種螃蟹,其中陸地蟹13種、潮間蟹7種,數量最多的就是紅蟹,一種繁殖能力超強的海陸兩居蟹,預估總量在一億隻左右。
  • 保護動物王國物種豐富,揭動物遷徙之謎
    聖誕島的紅蟹、澳洲小紅狐蝠、褔克蘭島的象鼻海豹……每年全球動物都進行遷徙活動,往往場面壯觀,當中也出現不少感人或傷感的場面:牛羚媽媽在河邊無助地看著小牛羚淪為鱷魚獵物、帝王蝶每年在北美洲展開遷徙旅程,經歷4代才完成等。而研究動物遷徙模式與習性的專家一直在追問一個問題:遷徙是否瀕臨絕滅的現象?要保護動物王國物種豐富,是保護遷徙生態意義的關鍵。
  • 有著南洋風味的海島,被數千萬隻紅蟹攻陷,但這紅蟹卻不能吃
    這個小島就是澳大利亞的聖誕島,面積135平方公裡,人口不到2000,是個安逸的有著南洋風味的海島。每年10-12月雨季,大約數千萬隻紅蟹會從位於聖誕島高地森林那數不清的洞穴內爬出,浩浩蕩蕩前往海灘交配產卵。整個島就像被一片令人炫目的紅毯覆蓋。
  • 一年一度的動物大遷徙奇景,赴一場火烈鳥和帝企鵝寶寶的邀約
    大約從每年從一月開始,遷徙而來的蝴蝶會停留在墨西哥的自然保護區,棲居在樹幹上,把整個保護區變成了一個橙色的蝴蝶海。它們會在這裡待上大半年,但如果在途中遭遇降雪、風暴等襲擊,它們的遷徙難度會大大增加,到達的時間很難預判。如果因為自然或人為的幹擾,這裡的樹木遭到破壞或者環境改變巨大,也會對它們造成很大的壓力,下一年也許就很難見到這麼大規模的遷徙了。
  • 動物大遷徙:大自然最獨特景觀
    百萬遷徙,存者寥寥,在美國國家地理頻道製作的節目《大遷徙》中所看到的景象。大大小小的動物在世界各地遷徙,踏上尋找資源的危險之旅,這一旅程可能需要數小時或者跨越數代。在南極半島,巴布亞企鵝列隊排列一同潛入水中。
  • 「白色強人」收官,郭晉安終於有假放:想獨自去非洲看動物大遷徙
    安仔回答:「都會在東南亞,陽光與海灘,都是要遷就小朋友,如果我自己一個人可能會選擇去非洲看動物大遷徙,又會想去北極看北極光,想一點環保性質的旅行, 這是我想接觸的。」安仔都解釋到是因為這些都和年紀有關,現在的他熱愛大自然, 他都希望家中小孩快長大陪他去這些地方。郭晉安主演劇集《白色強人》今日晚上舉行慶功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