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員打造出低成本、高精準微型陀螺儀

2020-12-05 環球網

【來源:cnBeta.COM】

據外媒報導,當自動駕駛汽車或無人機失去GPS聯繫時它會利用慣性測量單元(IMU)來跟蹤自己在空間中的方位。現在,多虧了一種全新開發的微型陀螺儀,這樣的裝置可能很快就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精確。

通常情況下,IMU由多個陀螺儀、加速度計和磁力儀組成。然而,陀螺儀的性能是有限的,因為它並不是很精確--更精確的陀螺儀確實存在,但它們通常成本太高以致於不能有效地集成到IMU中。

在Khalil Najafi教授的帶領下,密西根大學的科學家們著手解決這個問題。據報導,這種微型陀螺儀的精度是目前智慧型手機中使用的那種陀螺儀的1萬倍,但價格「僅」是後者的10倍--據稱,它的價格只是現有更大型號陀螺儀的千分之一。

該裝置的核心是一個一釐米寬的金屬塗層玻璃諧振器,它看起來像是一個倒置的蛋糕鍋。它由約1/4英寸厚的純熔融石英製成,其底部邊緣由一圈電極環繞。諧振器上的推動和拉動使其能不斷振動並像葡萄酒杯一樣響個不停。

整個裝置被包裹在一個約半釐米高的真空容器中。這就避免了空氣對振動的衰減,而振動是由產生振動的電極來測量。

博士生Sajal Singh表示:「基本上,玻璃諧振器以某種模式振動。如果你突然旋轉它,振動模式會保持在原來的方向。因此,通過監測振動模式,可以直接測量轉速和角度。」

這項技術目前正在由Enertia Microsystems公司進行商業化。它將最終不僅可以用於汽車、無人機和其他交通工具,還可以用於軍事應用或自導倉庫機器人。

相關焦點

  • 機器人視界|微型機器人 助力精準醫療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僅我國新增的機器人相關企業便超過4.7萬家,同比增長56%,其中,醫療機器人的發展表現出良好強勁態勢。 《中國醫療機器人行業發展現狀和市場前景》一文指出,現在的醫療機器人產品與日俱增,如陪護機器人、手術機器人等,儘管醫療機器人產業鏈尚未完全成熟,但許多科研機構或科技企業便已經開始思考,下一代醫療機器人將會是什麼樣。
  • 科研人員研發出新型高效低成本鉀離子電池技術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先進集成技術研究所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員唐永炳及其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出了一種新型高性能、低成本的鉀型雙離子電池技術
  • [圖]科研人員嘗試通過熱氣球精準預測颶風路徑和強度
    研究人員正在研發一套通過從風暴內部收集數據來預測颶風路徑和強度的系統。
  • [視頻]科研人員打造「地雷清除者」海龜機器人
    對此,亞利桑那州大學的科研人員想到了一個辦法--海龜機器人。這種小小的爬行機器人可以在沙地上爬行並找到地雷。它們可以被成批部署到昔日的戰區,然後慢慢地以地毯式的搜查方式開始排查可能埋在下面的地雷。既然被叫做海龜機器人那麼自然是一款以海龜為靈感打造的機器人,它具備了自主爬行能力,即可以適應不同的沙地環境,這大大加大了它們的實用性。
  • 受昆蟲啟發的運動感應——研究人員創造了小型機械陀螺儀
    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和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的研究人員從飛行昆蟲中獲得靈感
  • 科研人員研發出可快速製造微型機器人的膠質磁性噴霧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深圳先進集成技術研究所智能仿生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新宇研究團隊與香港城市大學副教授申亞京團隊合作,提出一種通用、可擴展、能應對不同場景的微型機器人製造方式——利用膠質磁性噴霧使無生命目標物體成為可控微型外骨骼。
  • 科研人員製備出大面積高效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摘要 【科研人員製備出大面積高效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記者從上海交通大學獲悉,在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金屬基複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韓禮元教授領銜團隊等不懈努力下,科研人員運用更加經濟安全的方法,製備出比蟬翼還薄數十倍的大面積鈣鈦礦薄膜,向大規模低成本太陽能發電的目標邁出了重要一步
  • KVH高精度光纖陀螺儀產品採用光子晶片技術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KVH Industries於近日宣布,公司將光子晶片(photonic chip)技術整合到高精度光纖陀螺儀(fiber optic gyro)產品中,並於去年12月末向選定用戶交付新款光子陀螺儀慣性測量裝置(Photonic Gyro IMU)的原型產品
  • 體聲波陀螺儀傳感器引發慣性MEMS應用新變革
    它們對低功率、小尺寸、環境耐受性及低成本等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為滿足這些需求,如今的設計工程師正在思考新的解決方案,同時也在尋求能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併能將實驗室與生產線相連接的新合作夥伴。他們想要尋求創新和形成規模。而被稱之為體聲波(BAW)的新一代創新MEMS技術正為這些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
  • 大疆無人機:MEMS陀螺儀技術完美結合
    根據陀螺力學原理製作而成的陀螺儀被廣泛應用於科研、軍事和民用領域。比如:迴轉羅盤、定向指示儀、炮彈的翻轉、陀螺的章動、地球在太陽(月球)引力 矩作用下的旋進(歲差)等。陀螺儀的種類很多,按用。途來分,它可以分為傳感陀螺儀和指示陀螺儀。傳感陀螺儀用於飛行體運動的自動控制系統中,作為水平、 垂直、俯仰、航向和角速度傳感器。指示陀螺儀主要用於飛行狀態的指示,作為駕駛和領航儀表使用。
  • 美法雷射陀螺儀發展狀況
    1972年,霍尼威爾公司研製出GG-1300型雷射陀螺儀。1974年美國國防部下令海軍和空軍聯合制定研究計劃,1975年在戰術飛機上試飛成功,1976年在戰術飛彈上試驗成功。  進入80年代以來,美國空軍表示要堅定地把雷射陀螺應用到空軍系統中去,並與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籤定了兩項合同,以實施一項名為「綜合慣性基準組件」的研製計劃,其內容是研製一種採用雷射陀螺的雙盒組件式傳感器系統。
  • 可探空觀測 我國學者研發微型二氧化碳檢測儀
    實際上,二氧化碳的作用並非僅僅只是溫室效應這麼簡單,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業生產中也同樣發揮出了巨大的作用。就拿溫室效應來說,雖然過多的二氧化碳讓全球氣候、環境都發生了明顯改變,但也正是因為二氧化碳,才能將地球上的溫度維持在一個穩定的範圍內,使我們能夠正常生存繁衍。而且,類似於二氧化碳的這些溫室氣體,攔截了大部分來自太陽的輻射,保護我們不受傷害。
  • 中科院上線中國科訊2.0版,攜手百度學術打造精準科研知識服務
    在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舉行的發布會上,中科院張濤副院長表示,當今社會,科技創新蓬勃發展,在移動場景下,科研人員對科技信息及科研交互的需求不斷增加,要求科研服務不斷加快。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秉承開放、主動、服務的理念,發布了中國科訊產品,集成中科院和全球科技進展及其他情報信息,期望幫助科研人員隨時隨地發現利用處理信息,把握全球科學研究進展和態勢,實現科學信息的自組織,提高科研工作效率。
  • MIT想用低成本體感手套識別你的握力
    5月31日消息,MIT科研人員開發了一款低成本體感手套:可擴展的觸覺手套(STAG),這款手套採用針織材料,手掌部位分布了550個微型傳感器,可識別人手與物體交互時產生的各種壓力信息,然後科研人員用這些信息來訓練捲曲神經網絡識別並分類物體的觸覺,並單純通過觸感來估測物體的重量。
  • 微型光譜儀:將為智慧型手機帶來一系列新應用!
    之前,筆者介紹過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的科研團隊設計的一種低成本、可攜式的智慧型手機光譜儀。它可以通過測量光譜,即時分析出幾種樣本中化學物質的數量和類型,捕捉腫瘤標誌物,提供實驗室級別的檢測結果。然而,精準的光譜儀非常龐大,因為它們將光線分成不同顏色(頻率),然後單獨測量。在光線被拆分開之後,不同頻率的光束仍然相互重疊;因此,在拆分開之後,高精準度的測量只能在幾十釐米內進行。
  • 大疆Phantom 3無人機發布 陀螺儀技術功不可沒
    自穩定系統有哪些根據陀螺力學原理製作而成的陀螺儀被廣泛應用於科研、軍事和民用領域。比如:迴轉羅盤、定向指示儀、炮彈的翻轉、陀螺的章動、地球在太陽(月球)引力矩作用下的旋進(歲差)等。陀螺儀的種類很多,按用。途來分,它可以分為傳感陀螺儀和指示陀螺儀。傳感陀螺儀用於飛行體運動的自動控制系統中,作為水平、垂直、俯仰、航向和角速度傳感器。
  • 研究人員開發出高耐久低成本的DNA合成糾錯系統
    針對此問題,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單細胞中心研發出高耐久低成本的DNA合成糾錯系統,大幅度提高了DNA糾錯環節的效率和經濟性。該工作發表於ACS Synthetic Biology。就像我們寫字一樣,DNA合成是一個容易出錯的過程。寡核苷酸的化學合成、DNA聚合酶的延伸、基於寡核苷酸的基因片段組裝等大片段DNA合成的每一步驟均可能引入錯誤鹼基。
  • MEMS陀螺儀可否取代光纖陀螺儀技術
    光纖陀螺儀(FOG)以前曾經是環形雷射陀螺儀(RLG)等其他技術的低成本替代品,現在該技術面臨著新的競爭。微機電系統(MEMS)陀螺儀開始搶奪傳統FOG應用的市場份額。具體來說,天線陣列穩定、農業機械控制、常規車輛導航成為MEMS和FOG對峙的戰場。
  • 糾纏光子陀螺儀克服了光纖陀螺儀經典極限!
    光纖陀螺儀(FOGs)類似於常見的旋轉陀螺儀,通常作為玩具出售,因為這兩種陀螺儀都測量一個物體的旋轉。然而,這兩種設備使用的是不同機制:霧沒有運動部件,而是利用光來進行測量。自旋陀螺儀是在19世紀發展起來的,而陀螺儀是在20世紀70年代末引進的,它是基於喬治·薩尼亞克(Georges Sagnac)在1913年首次觀察到的薩尼亞克效應。
  • 陀螺儀傳感器及陀螺儀的原理
    本期為大家介紹的是陀螺儀傳感器。何為陀螺儀陀螺儀傳感器是一個簡單易用的基於自由空間移動和手勢的定位和控制系統。現代陀螺儀是一種能夠精確地確定運動物體的方位的儀器,傳統的慣性陀螺儀主要是指機械式的陀螺儀,機械式的陀螺儀對工藝結構的要求很高,結構複雜,它的精度受到了很多方面的制約。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光纖陀螺儀,環式雷射陀螺儀以及現代集成式的振動陀螺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