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獲100萬獎金!都在追逐的科學界大獎,竟在廣州買不起房

2020-09-03 超級數學建模

一個大獎

等於一套房子


8月28日,中國科學院公布了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

其中施一公等5人獲得了陳嘉庚科學獎,每人除了獲得金質獎章外,同時獲得獎勵獎金100萬元人民幣;此外還有6人獲得陳嘉庚青年科學獎,每人獎勵獎金20萬元人民幣。

(圖片來源於中國科學院)

陳嘉庚科學獎一出,網友們立即在網上炸開了鍋,有網友為這些科學家獲獎而點讚:

也有網友以科學家科研的艱辛為由,建議提高獎勵獎金

超模君也同意提高獎勵獎金,理由是科研人員確實很不容易,尤其是奮鬥在一線科研人員。如果能把提高獎金到可以買一套房子,那就更好了。

說到這裡,有沒有模友好奇過:科學界有沒有一個獎,僅獎金就能在國內一線城市買一套房子


一個大獎等於一套房子?

科學界獎金高的獎確實不少,比如有「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之稱的圖靈獎、數學界的陳省身獎阿貝爾獎、芬蘭千年技術大獎等等,都有著非常豐厚的獎金。

這裡,超模君以大家都很熟悉的諾貝爾獎(包含物理學獎、化學獎、文學獎、經濟學獎、和平獎、生理學或醫學獎等6個獎項)為例,這裡參考2019年的諾獎獎金900萬克朗。以目前人民幣和瑞士克朗的匯率來看,900萬克朗約合人民幣是710萬,當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這筆不菲的獎金能在北上廣深買到什麼樣的房子

就以超模君所在的城市——廣州為例;

(圖片來源於羊城房產)

從上圖可以看出,就剛過去的7月份的房價來說,以廣州天河區房價均價5.79萬每平米來看,710萬看上去很大的一筆錢也僅能買到120平米的三居室,這還是一般小區的三居,如果是地段好的樓盤恐怕連一套小三居也買不到了。

從以上的分析來看,710萬看似一筆大錢,在國內一線城市房價最低的廣州也僅能買到很一般的三居室,如果是北京或者上海的城中區,這筆「大錢」恐怕連像樣點的三居也買不到了;這還是以個人獨自獲得諾獎的一個獎項為前提,才能拿到900萬克朗。

然而,獲得諾獎的科學家,畢竟是極少數,甚至可以說是鳳毛麟角(目前能拿到諾獎的中國人也只有兩個,而且有一個是諾獎的文學獎).......

此外,絕大多數都是在一線默默奮鬥的基層科研人員,他們能拿到國內外大獎的機率微乎其微,但是工資又不高,想要在一線城市買房子幾乎不可能,如果是家裡有礦的,那就當超模君什麼都沒說......

家裡有礦 理直氣壯


基層科研人員的困境

大學教授、博士碩士、科學家、科研工作者這些自帶光環的頭銜,在圈外人士看來很高大上,但以超模君曾有過短暫的基層科研經驗來說,實際上並沒有像外界人所說的那麼好

就在兩天前,顏寧在網上爆料,她當年從普林斯頓大學學成回國,被清華聘為正教授年薪也只有10萬。雖然是十多年前,但當時的顏寧已是國際上小有名氣的科學家了(2005年獲北美地區 「青年科學家獎」)。

(顏寧微博截圖)


為了真實地了解到學術界各專業、各領域的情況,超模君採訪了多個目前在不同領域從事科研工作的老同學或朋友(為了保護個人隱私,下文以ABC代稱);當我說明採訪本意時,他們都很意外地接受採訪了,並很樂意將自己的現狀和一些困難如實告知。

超模君選了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回答:

小A同學:上海某醫學院博士生

小G同學:北京某985高校計算機軟體開發碩士

小K同學:生物博士,某三線城市副主任研究員

小M同學:東部某211農科博士畢業

小D同學:

河南某省屬高校,生物方向講師

當然,也有個別同學表示:自己從事科研主要是真心喜歡,至於薪資怎麼樣,並不是很在乎,畢竟我又不靠這點錢過日子,至於房子家裡早就安排好了......

最後,我都問了他們:是否會一直在學術界幹下去

他們的答案都大同小異,搞科研的並不是很在乎錢,如果在乎錢也不會一開始就從事科研了,只不過衣食住行就必須得到解決,家裡也有自己的難處,如果不是迫不得已,一般不考慮轉行。

同時,他們也表示,雖然也有考慮過轉行,但是轉行之後能幹什麼,自己也不是很清楚,畢竟在學術界呆了好幾年了,離開熟悉的行業,突然進入一個陌生的行業,自己也沒有信心能夠做得比現在好。

從上面的簡單採訪中可以看出,不管在讀的碩博研究生,還是在研究所工作的科研工作者,或是剛畢業幾年在高校從事教育工作的「青椒」,普遍吐槽待遇低

網絡上也有不少網友,為待遇低的科研人員鳴不平,並呼籲提高他們的待遇:


寫在最後

對於基層科研人員來說,想要獲得科學界的大獎,這機率堪比買彩票中一等獎,所以想要用大獎獎金買房實在是太難了;

不過,對於年輕的基層科研人員來說,未來還有無限可能,就像網絡流行語所說的:


參考連結: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7099721

https://www.toutiao.com/a6339825412776280321/

https://www.toutiao.com/a6755290403743728142/


作者簡介:超模君,數學教育與生活自媒體博主,新晉理工科奶爸。出版過《芥子須彌 · 大科學家的小故事》;《數學之旅·閃耀人類的54個數學家》。後續數學文化創意多多,歡迎關注認識!

相關焦點

  • 施一公獲100萬!都在追逐的科學界大獎,竟然買不起廣州一套房
    其中施一公等5人獲得了陳嘉庚科學獎,每人除了獲得金質獎章外,同時獲得獎勵獎金100萬元人民幣;此外還有6人獲得陳嘉庚青年科學獎,每人獎勵獎金20萬元人民幣。這裡,超模君以大家都很熟悉的諾貝爾獎(包含物理學獎、化學獎、文學獎、經濟學獎、和平獎、生理學或醫學獎等6個獎項)為例,這裡參考2019年的諾獎獎金900萬克朗。
  • 施一公獲100萬獎金!科學界大獎,竟然買不起一套房?
    其中施一公等5人獲得了陳嘉庚科學獎,每人除了獲得金質獎章外,同時獲得獎勵獎金100萬元人民幣;此外還有6人獲得陳嘉庚青年科學獎,每人獎勵獎金20萬元人民幣。這裡,問號君以大家都很熟悉的諾貝爾獎(包含物理學獎、化學獎、文學獎、經濟學獎、和平獎、生理學或醫學獎等6個獎項)為例,這裡參考2019年的諾獎獎金900萬克朗。
  • 施一公獲100萬獎金!科研人員都竟然買不起廣州的一套房?
    其中施一公等5人獲得了陳嘉庚科學獎,每人除了獲得金質獎章外,同時獲得獎勵獎金100萬元人民幣;此外還有6人獲得陳嘉庚青年科學獎,每人獎勵獎金20萬元人民幣。這裡,超模君以大家都很熟悉的諾貝爾獎(包含物理學獎、化學獎、文學獎、經濟學獎、和平獎、生理學或醫學獎等6個獎項)為例,這裡參考2019年的諾獎獎金900萬克朗。
  • 科研人員都在追逐的科學界大獎,竟然在北上廣買不起一套房?
    其中施一公等5人獲得了陳嘉庚科學獎,每人除了獲得金質獎章外,同時獲得獎勵獎金100萬元人民幣;此外還有6人獲得陳嘉庚青年科學獎,每人獎勵獎金20萬元人民幣。科學界獎金高的獎確實不少,比如有「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之稱的圖靈獎、數學界的陳省身獎和阿貝爾獎、芬蘭千年技術大獎等等,都有著非常豐厚的獎金。
  • 獎金100萬元!施一公等5院士獲2020陳嘉庚科學獎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8月2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今天下午,中國科學院公布了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清華大學、西湖大學教授施一公等5位院士領銜的科技成果,分別獲得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的各個獎項,獎金100萬元。
  • 施一公等獲100萬獎勵
    陳嘉庚科學獎陳嘉庚科學獎獎勵科技成果,每個獎項每次評選1項獲獎成果,獎勵獎金100萬元人民幣,同時獲得金質獎章。1996年獲中國科學院理學博士學位。主要從事新型手性配體和催化劑的設計合成、不對稱催化反應、手性藥物和生理活性化合物的高效高選擇性合成研究。獲獎項目介紹馮小明及其團隊突破傳統、原創性地創製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柔性手性雙氮氧配體和催化劑, 被公認為一類優勢手性配體和催化劑.
  • 獎金100萬美元!2020未來科學大獎得主還有咱河南老鄉
    9月6日上午,2020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教授張亭棟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教授王振義獲生命科學獎,山東大學教授彭實戈獲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盧柯獲物質科學獎
  • 獎金100萬美元!55歲副省長拿下「中國諾貝爾獎」
    該獎項單項獎金為100萬美元。其中,88歲的張亭棟是使用砒霜治療白血病的奠基人,被認為是有希望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中國大陸學者之一。盧柯在四人中唯一未過花甲,今年55歲的他16歲上大學,30歲當博導,38歲被增選為最年輕的中科院院士,兩年前當選為遼寧省副省長。
  • 施一公等獲100萬獎勵!
    名單如下: 獲獎詳情如下: 陳嘉庚科學獎 陳嘉庚科學獎獎勵科技成果,每個獎項每次評選1項獲獎成果,獎勵獎金100萬元人民幣,同時獲得金質獎章。2020年度共有5項目獲獎。
  • 買不起房的科學家,如何肩負國家未來
    在接受採訪,談及如何利用這筆獎金時,李婧表示把300萬獎金用來還房貸。我國青年科學家最焦慮的事情竟然是房貸,真的令人跌破眼鏡!這是青年科學家的無奈,更是我國科研發展的不幸!今年,湖南「天才美少女」姚婷成功入選華為「天才少年」計劃,獲156萬年薪,在面對網絡上鋪天蓋地的讚美之詞,她卻格外的清醒:156萬放在房價都要10萬一平的深圳市來說,感覺也很難做些什麼。
  • 55歲副省長拿下「中國諾貝爾獎」,獎金100萬美元
    該獎項單項獎金為100萬美元。其中,88歲的張亭棟是使用砒霜治療白血病的奠基人,被認為是有希望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中國大陸學者之一。2009年獲遼寧省自然科學一等獎;2010年獲美國材料研究學會MRS Fellow;2011年獲德國洪堡研究獎。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新聞發布會上,「物質科學獎」獲獎評語介紹,提高金屬材料的強度一直是材料物理領域中最核心的科學問題之一。
  • 55歲副省長拿下「中國諾貝爾獎」,獎金100萬美元!
    該獎項單項獎金為100萬美元。其中,88歲的張亭棟是使用砒霜治療白血病的奠基人,被認為是有希望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中國大陸學者之一。2009年獲遼寧省自然科學一等獎;2010年獲美國材料研究學會MRS Fellow;2011年獲德國洪堡研究獎。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新聞發布會上,「物質科學獎」獲獎評語介紹,提高金屬材料的強度一直是材料物理領域中最核心的科學問題之一。
  • 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有多牛?曾是「中國諾貝爾獎」獲得者
    施一公,出生於河南省鄭州市,畢業於霍普金斯大學,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結構生物學家、美國人文與科學學院外籍院士。現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現在是西湖大學校長 ,北京生物結構前沿研究中心主任。
  • 施一公因剪接體研究獲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獎金一百萬
    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施一公獲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中的生命科學獎,獲獎項目名稱為「剪接體的結構與分子機理研究」。施一公 西湖大學新聞網 資料圖施一公現年53歲,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外籍院士,結構生物學家,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 55歲副省長拿下「中國諾貝爾獎」,獎金100萬美元!他還有個特殊身份
    該獎項單項獎金為100萬美元。其中,88歲的張亭棟是使用砒霜治療白血病的奠基人,被認為是有希望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中國大陸學者之一。2009年獲遼寧省自然科學一等獎;2010年獲美國材料研究學會MRS Fellow;2011年獲德國洪堡研究獎。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新聞發布會上,「物質科學獎」獲獎評語介紹,提高金屬材料的強度一直是材料物理領域中最核心的科學問題之一。
  • 施一公因剪接體研究獲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獎金一百萬
    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施一公獲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中的生命科學獎,獲獎項目名稱為「剪接體的結構與分子機理研究」。施一公 西湖大學新聞網 資料圖施一公現年53歲,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外籍院士,結構生物學家,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 他是清華教授,獲德國500萬歐元大獎,是施一公的大齡得意門生
    說到清華大學,很多人都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學霸」、「高考狀元」這樣的牛人,因為只有這樣的牛人才有資格被清華大學這所國內逼格最高的大學錄取。而說到清華大學的教授,估計很多人更是把頭顱高高仰起來仰望,因為能夠成為清華大學的教授,絕對是能力、人品和各方面素質都牛到一定程度的人。
  • 他本是造紙工人,施一公嫌他基礎差,卻獲500萬歐元資助
    如今的柴繼傑有著很多頭銜,長江學者、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這些都是柴繼傑實力的證明。但他並不是「科班」出身,從造紙行業跨入生物行業,他付出了太多汗水與心血。大學時,柴繼傑的專業為製漿造紙;工作後,他利用空閒時間學習,成功考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的研究生。
  • 副省長拿下科學大獎,獎金100萬美元
    獎金為100萬美元獎金,使用方式不受限制。據介紹,未來科學大獎是中國首個世界級民間科學大獎,由未來論壇於2016年創立,下設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三個獎項,單項獎金100萬美元,每個獎項由四位捐贈人共同捐贈。大獎採取提名邀約制和國際同行評議制。在獎項評審過程中,有包括諾獎得主、圖靈獎得主、菲爾茲獎得主以及數十位美國、法國、德國等國的科學院、工程院院士,參與了未來科學大獎的提名與評議過程。
  • 4名科學家獲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 單項獎金100萬美元
    其中,張亭棟、王振義憑藉發現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維甲酸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治療作用,共獲「生命科學獎」。獲獎評語稱,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曾是最兇險和致命的白血病之一,他們的工作使APL治癒率達到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