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女俠誕生的背後,有幾位 hidden figures,其中一位便是馬斯頓的妻子伊莉莎白。
還記得剛剛提到的測謊機嗎?根據他們的兒子所說,其實就是伊莉莎白對馬斯頓說,當她生氣或興奮時,血壓似乎有所上升,這才讓馬斯頓創造了用血管收縮壓來測量情緒的儀器。你以為伊莉莎白這句話是隨口說說的?那你就錯了,她除了跟先生一樣是心理學家外,更是一位律師,曾任多所大學的講師,大英百科全書的編輯,以及美國最大的人壽保險公司-大都會人壽保險(METlife,Inc)的行政總裁助理。伊莉莎白直到退休前一直保持著職業婦女的身份,在那個年代可是萬中無一。
伊莉莎白曾瀟灑地對媒體揭露,她原本要跟當時還是未婚夫的馬斯頓一起唸哈佛,但是哈佛「那批蠢貨」(她用的詞是「dumb bunnies」)竟然不收女學生,所以她只好改念波士頓大學了。她在求學期間積極參與女權運動。她一直活到 100 歲(1893-1993),馬斯頓於 1947 年因皮膚癌過世之後,獨力支持著整個大家庭。
馬斯頓除了在構思新的英雄角色過程中,聽取了伊莉莎白許多的建議,更直接以她作為神奇女俠的原型。伊莉莎白的生平、智慧、堅毅……各方面都象是活生生的神奇女俠,就連馬斯頓在世時無法預見的長壽這點,也神奇地符合了。
另外,據傳在馬斯頓過世之後,伊莉莎白還曾主動向 DC 爭取擔任神力女超人的編輯,因為她認為她比任何人都了解這個角色。不過可惜後來 DC 沒有答應這個提案,反而交棒給一位其實不喜歡神力女超人這個角色的編輯,搞得神奇女俠有一陣子變成追著史蒂夫崔佛示愛的角色。
雖然 DC 的電影不喜歡玩彩蛋,但神奇女俠的真實創作故事中還真有個大彩蛋,那就是另一位關鍵女性奧莉芙.拜恩(Olive Byrne)。拜恩同樣對於神奇女俠這個角色的誕生有極大貢獻,因為馬斯頓在名義上的妻子雖然只有伊莉莎白,但其實她們一家正是多元成家的經典範例。
拜恩跟馬斯頓還有伊莉莎白一直在一起,他們三人的關係有點一言難盡,可以確定的是拜恩是馬斯頓的「另一個女人」,是馬斯頓在塔夫茨大學任教時教的學生。我就不用情婦或小三這些帶有貶意的詞彙了,因為他們三人合組家庭,從各方資料來看似乎和樂融融。至於伊莉莎白跟拜恩兩個人之間,是否也有情愫,就不得而知了,畢竟沒有什麼證據。畢竟當時就多元成家實在是太突破了,所以很長一段時間,這都被當成是家庭內外的秘密,別問,也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