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金星,在大眾心目中是一個特殊的存在。
她特殊在於不僅僅是有一個「性」的傳說,而且是那種她說話你覺得過癮,她不來你又不想她的感覺。
有人說,金星敢做敢說,我認可部分。我想說的是金姐其實是隱藏了一大部分不正確的部分,只是她很明白界限在哪。把正確的三觀用高調的語音喊出來,就是金星的本來。
我們的文化曾經一度很推崇這樣的英雄。
從《擲地有聲》裡,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真實呈現的金星,同時我們也能隱隱感覺到被輿情所包圍的部分無奈。因為你就是一個講真話的人,所以你必須硬著頭皮去說,而且她接受了自己這個形象的呈現。
金星早年出國且後來回來的經歷,是一個很好講的正能量故事。也成為她日後在國內公眾話語平臺上的武器。不管如何,我是回來了。
「有時候不是知道自己要什麼再去堅持,而是堅持了以後,才會慢慢清楚自己要什麼。」這句話是她真實的心理反應。
由於她性別的分界,使得她的舞蹈藝術給人的感覺有些許撕裂,因為你總是難以把另兩個性別的舞蹈融合在一個人身上,總有一種違和感。當然,拋開這些單看舞蹈,她的舞蹈之美還是相當驚豔的。
當然,金星這個名字的知名度,其實有70%是因為她說話而不是因為她跳舞來的,大家都知道一個毒舌的金星,卻有很多人不知道有一個跳舞的金星。
02
金星,1967年8月13日出生在遼寧瀋陽,1978年加入瀋陽軍區前進歌舞團。1984年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舞蹈系。1985年獲得中國舞「桃李杯」少年組的第一名。
在舞蹈上,她有極強的天分。動作和舞姿天然的優美,只要一跳起來,那就進入到了一個世界。她的一路舞蹈夢,也都是這麼樣被發現的。
成功奪得全國「桃李杯」冠軍後,接下來幾年,她幾乎把國內現代舞能拿的獎都拿了一遍。
除了她的舞蹈夢,還有一個就是她的少女夢,作為一個男孩子一直想變成一個心目中的美少女,帶著這些夢,1988年,21歲的她來到了美國。
自由的國度總會讓人有一些奇特的經歷。一次演出的經歷,她看到了一個真實的男性變美女的主持人。這直接觸發了她的決定,她希望的少女夢應該很快能實現了。
1995年,國內她完成了變性手術。那年她28歲。
金星人生中的愛情,由於她有性別的轉換,也因此變得甚是傳奇,剛去美國的時候,曾經談過一個女朋友,有過一次短暫的婚姻。然後就是與現任丈夫漢斯的相遇。
2004年2月,金星在法國演出結束回國,在飛機上遇到來自德國的漢斯。當時金星身穿拖地皮大衣,迷你裙,高跟靴子,一邊拎著吉娃娃狗,活脫脫是個貴婦。從巴黎到上海一共12小時,兩人聊得很投機。
2005年2月1日,38歲的金星和漢斯正式辦理了結婚手續。
目前,金星居住在上海她的「金府」中,與漢斯和三個孩子幸福地生活著。
「我是全中國最大的行為藝術,我這一生都在做一個行為藝術,這個行為藝術不是維持一天,而是一直到我死為止。我會用我的生命、我的作品來做人,看社會則認同我,接受我。」
「人活得好壞,全在於你自己。」她很好地踐行了這句話,的確她努力了,當然也排除不了她的運氣和天賦。舞蹈是她安身立命之本,這是毫無疑問的。沒有人會只因為你會說話會罵人而心嚮往你。氣場再大,依然要憑本事吃飯。
03
今年,金星53歲。
超脫於所有生存與生活的「固定模式」之外,金星把自己活成了一個「不確定的疑問句」。
在每一個自己想要委曲求全、得過且過、隨波逐流的瞬間提出疑問:這世間到底多少人輸給了不敢活?而金星是那個敢說敢活的人。
我們讚嘆金姐的敢說敢活,同時也破解太過沉迷於這種表面的崇拜。金星真正能耐的地方不僅僅是敢說,最主要的是有的說。試想一下,她什麼也不會做,只會說,誰還會聽她說?
她也曾有過貶低和否定奧特曼這麼一個符號,來傳遞自己教育理念的不成熟。她也有罵人罵不到點子上的尷尬。相對於人們津津樂道於她的毒舌,我更喜歡的是她對生活的思考。
「忍是一種生活的常態嗎,到最後看「忍」是塑造了你還是淹沒你,完全取決於自己。」
「感謝那些看得見的惡意吧,你總有一天會站在山頂上感謝它們。」
「逆境中要善待自己,順境中要善待別人。」
#金星談楊麗萍評論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