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受冷空氣影響,4日夜間至7日白天,東海南部海域、臺灣海峽、臺灣以東洋面、巴士海峽、南海大部海域將有6~8級、陣風9級大風,其中臺灣海峽風力可達9級、陣風10級。為此,中央氣象臺12月4日18時繼續發布《海上大風預報》。
未來三天具體預報如下:
4日20時至5日20時,渤海、渤海海峽、黃海北部和中部海域將有4~6級、陣風7級的西北風,東海北部海域、北部灣、瓊州海峽、南海東南部海域將有5~7級、陣風8級的偏北或東北風,東海南部海域、臺灣海峽、臺灣以東洋面、巴士海峽、南海北部和中部海域、南海西南部海域將有7~8級、陣風9級的東北風,其中臺灣海峽偏東海域風力可達9級、陣風10級(圖1)。
圖1 近海海區6級以上大風預報(4日20時至5日20時)
5日20時至6日20時,東海北部海域、北部灣、南海東南部海域將有5~6級、陣風7級的東北風,東海南部海域、臺灣海峽、臺灣以東洋面、巴士海峽、南海北部和中部海域、南海西南部海域將有6~8級、陣風9級的東北風(圖2)。
圖2 近海海區6級以上大風預報(5日20時至6日20時)
6日20時至7日20時,渤海、渤海海峽、黃海北部和中部海域將有5~6級、陣風7級的偏北或西北風,東海北部海域、北部灣、南海東南部海域將有5~6級、陣風7級的東北風,東海南部海域、臺灣海峽、臺灣以東洋面、巴士海峽、南海北部和中部海域、南海西南部海域將有6~7級、陣風8級的東北風,其中臺灣海峽風力可達8級、陣風9級(圖3)。
圖3 近海海區6級以上大風預報(6日20時至7日20時)
三、未來4~7天天氣展望
預計,受冷空氣影響,7日夜間至8日夜間,東海南部海域、臺灣海峽、臺灣以東洋面、巴士海峽、南海北部和中部海域、南海西南部海域將有6~8級、陣風9級東北風,其中臺灣海峽部分海域的風力可達9級、陣風10級。
四、天氣影響和關注重點
預計,4日夜間至7日白天,東海南部海域、臺灣海峽、臺灣以東洋面、巴士海峽、南海大部海域將有6~8級、陣風9級大風,其中臺灣海峽風力可達9級、陣風10級。受大風影響海域航行、作業的船舶,需注意航行安全。
根據事故統計顯示,寒潮大風期間是水上交通事故的高發期,各位船員朋友要提高警惕,千萬不能小瞧寒潮大風對船舶安全航行帶來的危害。
寒潮大風天氣會對船舶安全航行帶來哪些危害?
具體有以下幾種情況:
WINTER
(1)油溫下降,低溫易引起液壓管系爆裂。
(2)戶外管線容易被凍壞,特別是管線沒有放淨殘水時,更容易被凍壞,如導致消防泵或應急消防泵無法使用等。
(3)一些滅火器材在戶外因極端低溫而損壞或不能正常使用。
(4)原使用的江、河壓載水因為沒有徹底更換為海水而在嚴寒天氣出現冰凍,導致排水困難。
(5)由於海面結冰,漂浮的冰塊被吸進冷卻系統,導致濾器被堵,迫使可能造成船舶在航道裡停車清理濾器,影響航道通航秩序。
(6)大風易使船舶出現走錨現象,有的船舶沒有做好抵禦大風的準備,主機若未處於暖缸、備機狀態,一旦出現走錨容易發生擦碰事故、丟錨事故等。
(7)冬季大風,船舶存在系泊困難,容易發生斷纜事件。
(8)大風浪天氣航行,當船舶橫搖周期與波浪周期接近相等時會產生諧搖現象,強烈橫搖可能導致貨物移位甚至船舶傾覆。
寒潮大風天氣 海事溫馨提醒:
加強值班 防止船舶走錨
1.全面考慮風、浪、流的情況,注意其他錨泊船、航道、岸線等保持安全距離,選擇合適的錨泊點錨泊;
2.可適當增加錨鏈長度,也可以選擇拋雙錨或者拋止蕩錨;
3.加強錨泊期間值守,一旦發生走錨,及時告知附近船舶並第一時間向海事部門交管中心報告。
低溫大風 警惕船舶傾覆
1.通過調整壓載水(壓載物)滿足抗風穩性和吃水差要求;
2.加固裝載貨物,綁紮易於移動物品,避免因大風浪顛簸導致搖擺位移;
3.保持水密門關閉,確保甲板落水孔、汙水井等排水暢通,避免艙內進水;
4.密切關註上浪導致的甲板結冰,防止因結冰導致的船舶吃水增加、幹舷變小、穩性變化。
大風航行 切忌盲目轉向
1.如航行途中遭遇突風,應適當減速,保持船首向與風向夾角20—30度頂風滯航;
2.突起大風時航行忌隨意轉向;
3.對於航行中伴隨的泡沫飛揚,能見度不良等狀況,要加強防範,防止發生船舶碰撞事故。
寒潮大風季節來臨,船舶應密切關注氣象及預警信息,加強設備維護和值守,務必遵守水上交通安全規定,加強值班、注意瞭望、謹慎駕駛,遇到水上險情請及時撥打求救電話「12395」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我國東南部和南部海域將有7~8級大風 冬季大風航行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