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伏地魔的暗黑人格是怎麼形成的?

2020-12-05 生活需繼續

本影評試圖運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來分析魔王伏地魔的反社會性格。伏地魔似乎掌握了強大的魔法,吸引了許多忠實的追隨者,但他又對死亡充滿了極度恐懼和迷戀。這些複雜的人物性格,可以運用弗洛伊德的理論來解釋,讓觀眾和讀者更加了解他。

一、劇情回顧

在《哈利波特》系列中,作者創造了一個可怕的惡魔——伏地魔。當原著中描述到他的時候,成千上萬的負面詞彙都被用來描述著一個人。有人從宗教、哥特文化、政治隱喻、尼採哲學等方面對他進行了分析。本影評旨在運用弗洛伊德的理論來分析伏地魔矛盾性格,從而幫助讀者和觀眾更好地了解他。

二、對死亡的恐懼

伏地魔擁有強大的魔法、可怕的聲望和堅定的支持者,他本應該無所畏懼。然而,根據電影和原著的描述,事實並非如此。2006年,羅琳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伏地魔的內心深處有一種對死亡的恐懼。在第一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中,正是由於這種極度的恐懼摧毀了哈利的家庭。當伏地魔聽說哈利·波特註定會打敗他時,他就決定要殺死一個手無寸鐵的嬰兒。

在《哈利·波特與密室》中,羅琳設置了一個細節,暗示了伏地魔對死亡的恐懼和對永生的貪念。當伏地魔放棄了自己的麻瓜名字「湯姆·馬沃羅·裡德爾」,改名叫「伏地魔」時,這個名字便隱喻了他對永生的迷戀。因為在法語中,「mort」是「死」,「Vol」意為「飛走」或「偷」,「De」是「的」,所以他希望自己能遠離死亡,實現永生。

在《哈利·波特與火焰杯》中,他的追隨者被稱為「食死徒」,這表明他們渴望徵服死亡。在電影《哈利·波特與鳳凰社》中,他說:「世界上沒有什麼比死亡更可怕。」這些話塑造了一個典型貪生怕死的懦夫形象。

從以上的細節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對死亡的極度恐懼貫穿了整個系列,構成了故事情節的副線。如果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來解釋這一現象,伏地魔的「變態」的心理狀態就能得到更好的詮釋。弗洛伊德認為:我們對死亡的恐懼不僅僅是恐懼死亡本身,我們大多數人恐懼的是死亡帶來的「失去」。伏地魔也是如此。對伏地魔來說,死亡的體驗根本不是生理上的,而是心理上的「死亡」。如果他死了,他的生命不僅會被剝奪,更重要的是,他的名聲將不復存在。本身就是一個沒有愛的人,如果因為死亡而失去之前追隨者和聲望,伏地魔將更加一無所有。因此,伏地魔對死亡的恐懼是一個典型的對「失去的恐懼」。

三、對死亡的迷戀

在七本書中,伏地魔把對死亡的迷戀和恐懼並列在一起。一方面,他對厄運和死亡有著強烈的恐懼。另一方面,他沉迷於享受他人的死亡。他把對麻瓜和下等人的折磨當作樂趣,於是,他發明了幾種殘忍的黑魔法,命令劊子手「食死徒」執行從而滿足他的興趣。然而,這兩種心態並不矛盾。根據泰森的觀點,人們對死亡和作品中對死亡的描述而痴迷,是因為我們將我們對死亡的恐懼投射到與死亡有關的人和事件上來。對伏地魔來說,他也把自己極端的恐懼投射到對殺人的迷戀上,所以這種迷戀就成了一種投射。

弗洛伊德認為,對死亡的迷戀起到了防禦的作用。他通過欣賞其他群體的死亡,伏地魔減輕了他對死亡的恐懼。對死亡的迷戀,便是他對死亡恐懼的心理防禦。

四、伏地魔的潛意識和羅琳自身的童年經歷

弗洛伊德指出,潛意識是由我們童年經歷中的壓抑情緒而產生的。因此,長大後後,我們想從意識中清除這些不愉快的潛意識。在《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中,作者閃回了伏地魔不幸而悽涼的童年。被「麻瓜」父親從出生就拋棄,在「麻瓜」孤兒院度過,被同齡人視為怪人……伏地魔對麻瓜的憤怒、對被拋棄的憤恨和與別人不同的自卑充當了潛意識。

長大後,伏地魔舉止文雅,風度翩翩,贏得了教授們的讚揚。在霍格沃茨上學時,他在大家面前樹立了一個完美的形象。由於受到校規的限制,他沒有機會做任何他想做的事,所以他的憤怒暫時被隱藏了,並保存在他的潛意識中。

直到他掌權之後,這些無意識的東西才被釋放出來。因此,「麻瓜」作為他童年的陰影,成了他的攻擊目標。他的目標是讓麻瓜在他的統治下,臣服於巫師。他童年形成的潛意識為他長大後的瘋狂行為提供了一個合理的解釋,滿足了他想要懲罰麻瓜父親和那些不友好的麻瓜同伴們的潛意識需求。

文學評論家泰森認為,作者會將自己個人的經歷,產生潛意識,在寫作中投射進人物性格和情節。聯繫到哈利波特的作者,羅琳自己也有被拋棄的經歷。在她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他的父親和母親離婚了。之後,她和自己的丈夫離婚並成為單身母親。這時,她對「被拋棄的恐懼」達到了頂峰。這種潛意識在她後來的創作中展現出來。有一種猜測是:羅琳把她被「拋棄的心理投射」變成了伏地魔對被拋棄的恐懼。

五、影評小結

伏地魔對死亡的懼怕和迷戀並不矛盾。通過弗洛伊德理論分析,他童年形成的潛在意識突然爆發,投射在麻瓜身上,變成了對麻瓜死亡的迷戀。自然地,他對恐懼的投射也使這種迷戀膨脹,進而大肆殘殺麻瓜。

可怕的惡魔也有他的心理弱點—他極度害怕死亡。而這一點,可以與害怕失去和害怕被拋棄聯繫起來。因此,恐懼與迷戀的共存並不矛盾。這兩種心理共同形成了伏地魔的性格,這為他看似矛盾的態度和反社會行為提供了合理的解釋。

相關焦點

  • 哈利波特手遊伏地魔魔杖用的什麼材料和杖芯 伏地魔魔杖介紹
    標籤: 魔杖 哈利波特手遊伏地魔魔杖用的什麼材料和杖芯?在遊戲中很多玩家對領取魔杖非常感興趣,其中電影版的哈利波特中最大反派伏地魔也有一個強大是的魔杖,那麼大家知道哈利波特手遊伏地魔魔杖用的什麼材料和杖芯嗎?下面小編帶來了伏地魔魔杖材料解析嗎,一起來看看吧!
  • 《哈利波特》中最大反派伏地魔的出身
    伏地魔原名湯姆·裡德爾,伏地魔,是他給自己起的稱號。作為《哈利波特》中的頭號反派,伏地魔是一個自帶反派標籤的人物,J·K·羅琳這麼描寫是因為小編之前講過的《哈利波特》最早的定位是童話故事,童話的特點就是善惡分明,人物自帶標籤。
  • 哈利波特:伏地魔的粉為什麼如此忠心
    前言:喜歡哈利波特的小夥伴都知道,伏地魔有許多狂熱的死忠粉。即使在伏地魔消失的11年中,依然有許多巫師光明正大地打著他的旗號。有些雖然被關進了阿茲卡班受著攝魂怪的折磨也不願放棄信仰。這些都是為什麼呢?那麼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聊吧。
  • 《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伏地魔的七個魂器(下)
    雷古勒斯臨S前讓小精靈克利切毀掉魂器,卻被鳳凰社成員蒙頓格斯偷走,蒙頓格斯在《哈利波特》第七部開頭轉移哈利的時候出現過,後來他由於被抓則將掛墜盒賄賂魔法部官員送了出去,而這個官員正是烏姆裡奇,所以斯萊特林的掛墜盒就掛在烏姆裡奇的脖子上,後被羅恩用格蘭芬多寶劍銷毀,最後兩個魂器一個是美麗大蛇納吉尼和最有爭議的魂器-哈利本人。
  • 《哈利波特》:格林德沃和伏地魔,誰才是「最強黑魔王」?
    由於伏地魔是《哈利波特》中的反一號,靠著戲份多的優勢,在這場「最強黑魔王」的比拼中,曾經一度佔據著上風。可這一情況,隨著《神奇動物在哪裡》的上映,大有要翻盤的跡象。尤其是格林德沃在顏值、衣品和嘴遁上,還都要遠遠甩伏地魔幾條街。
  • 電影《哈利波特》,伏地魔不是最壞的反派,有個人比他還壞!
    在《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中,伏地魔從一開始就很明顯與哈利波特是對手關係。伏地魔在哈利波特嬰兒時期就曾試圖殺死他,而在之後的十年裡,這位黑暗魔王一直躲藏著。但是正如他的敵人所預測的那樣,他回來的時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強大。
  • 《哈利波特》:伏地魔與貝拉竟然有孩子?其實羅琳早有暗示
    所以,這本小說可以認為是《哈利波特》系列的第8部。可當我們打開這本書,看到女主竟然是伏地魔與貝拉特裡克斯的女兒時,不知道有多少哈迷直呼「這太扯了」。一直「搞事業」的伏殿怎麼會動凡心呢?不僅與人滾了床單,而且人家還是有婦之夫?這樣的情節設定到底是小說作者的YY,還是羅琳的本意呢?
  • 18年過去了,哈利波特的演員都長大了!伏地魔是最帥的一個!
    18年過去了,哈利波特的演員都長大了!伏地魔是最帥的一個!回憶中的時間都很快,很難相信自從第一部《哈利波特》出版以來已經有20年了。 2001年哈利波特被搬上大銀幕,從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到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總共除了8部電影,這個魔法世界的影響力是風靡全球的。
  • 《哈利波特》中哈利最後沒有被伏地魔殺死,原因不是復活石!
    在《哈利波特》系列中,哈利從一出生就在和伏地魔作鬥爭,被人稱作「被詛咒的孩子」,頭上那到閃電的疤痕就是最好的證明。在最後以哈利為代表的正義一方與以伏地魔為代表的黑暗勢力的戰鬥中,哈利一方寡不敵眾,人員傷亡慘重,死的死傷的傷,有的剛剛結婚,有的是失去了自己的孩子,有的是失去了自己的親生手足,伏地魔此時要求,只要眾人交出哈利,就答應不再傷害任何一個人。而哈利在看到這一切後,又深知自己就是最後一個魂器,自己不死,伏地魔還是會活著。哈利思索再三後決定,自己只身前往禁林。
  • 《哈利波特》伏地魔日記本發售 隱形墨水筆保護秘密
    《哈利波特》中伏地魔的7大魂器大家一定都不會陌生,其中湯姆·裡德爾(伏地魔)的日記最早出現並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個日記本把字寫上去之後墨水會被吸乾消失不見,並且可以與你對話、也會回答問題(騙你)。現在官方推出了可以將書寫上的文字消失的湯姆·裡德爾(伏地魔)的日記本,將你的秘密完美保存。
  • 《哈利波特》:那些年,阿茲卡班囚禁的靈魂,伏地魔親戚雙雙入選
    05馬沃羅.崗特(伏地魔外祖父)他是薩拉查·斯萊特林的後裔,也就是伏地魔的外祖父。因攻擊魔法部官員而獲刑。06莫芬.崗特(伏地魔的舅舅)伏地魔的舅舅。他兩次被關進阿茲卡班。後來付出被伏地魔拿走魔杖的代價而被伏地魔救出去了。再後來,他在霍格沃茨大戰中放棄抵抗,再加上尋子心切以及之前妻子對哈利·波特的幫助,最後逃脫了再次去阿茲卡班服刑的命運。
  • 哈利波特冷知識:黑魔法為什麼是邪惡的?伏地魔摸了摸自己的光頭
    在《哈利波特》中,鄧不利多和海格等人均有過類似黑魔法是邪惡的說法。英國魔法界官方和民間的打大多數人也對黑魔法持反對態度。在歐洲大陸的德姆斯特朗魔法學院,學生們可以通過專門的課程學習黑魔法,而英國的霍格沃茲魔法學校,卻只有一個黑魔法防禦術,涉及黑魔法知識的書籍也都放置在圖書館的禁書區,不讓學生隨意觀看。
  • 《哈利波特》:走向黑暗的天才巫師,伏地魔是如何墮落的?
    正義與邪惡的鬥爭貫穿著整部電影,但正義與邪念並非對立,兩者是共存的,有光的地方就有黑暗的存在,《哈利波特》與古希臘羅馬神話之間存在著共通性,古希臘就是西方神話的源頭。你是否疑惑,純血統的巫師為何如此憎恨混血和麻瓜呢?
  • 哈利波特少年伏地魔Hero10歲出道,3年前大曬腹肌,曾為D & G站臺
    哈利波特少年伏地魔Hero10歲出道,3年前大曬腹肌,曾為D & G站臺《哈利波特》前傳2部曲《怪獸與葛林戴華德之罪》正在上映中,獲得不少哈利波特迷的喜愛,有些粉絲更即時翻煲《哈利波特》系列。除了飾演哈利波特、妙麗和榮恩的演員都是童星出身,當年在《哈利波特:混血王子的背叛》扮演「少年伏地魔」Hero的Tiffin Fiennes亦只有10歲,10年又過去,如今Hero已經進化成一名帥氣的模特兒!當時Hero扮演佛地魔的小時候,而鄧不利多在親自到孤兒院找他,只見他一臉厭世和陰沉,就似藏有很多秘密一樣,長大後成為了令人聞風喪膽的伏地魔。
  • 《哈利波特》中的小伏地魔從小帥到大,長大後變成了帥男模
    《哈利波特》這部電影我相信有很多人都看過吧,每一個在看這部影片的時候都會被影片的細節所感動。影片中出現了很多中有很多帥哥,每一個都是帥得有高度。其中在影片中出現了一個小帥哥,他就是小伏地魔,他的名字就是Hero。
  • 伏地魔到底有多天才?看看他在學生時期的成績吧——《哈利波特》
    如果要論誰是《哈利波特》中最天才的巫師,伏地魔必須榜上有名。他先後兩次挑起巫師大戰,嚇得整個魔法界沒人敢直呼他的名字。估計霍格沃茨學校一定後悔死了,當初怎麼就培養出這樣一個黑魔頭呢?幾個世紀的英名啊,差點就毀在他手上了。
  • 英猴寶寶酷似《哈利波特》中大反派伏地魔走紅網絡
    小猴因外表酷似電影《哈利波特》中的伏地魔一角而走紅網絡。韋茨•喬•雷納德(Vet Jo Reynard)是給艾薇進行剖腹產手術的醫生,他說,艾薇產期臨近卻沒有生產,不吃不動兩天後,他們擔心其健康狀況,決定給艾薇進行剖腹產手術。這也是佩恩頓動物園第一次給靈長類動物做剖腹產手術。目前,艾薇母子平安並處在工作人員的悉心照顧下。
  • 哈利波特中鄧布利多是最偉大的巫師,他為什麼不直接打倒伏地魔?
    在哈利波特系列的設定中,鄧布利多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巫師」、「伏地魔唯一懼怕的人」,從鄧布利多的表現來看,他也確實對得起這個稱呼,當之無愧。可這就讓人產生了一個疑問,伏地魔在巫師界興風作浪,濫殺無辜,實力強大的鄧布利多為什麼不出手直接打到伏地魔呢?
  • 《哈利波特》:通過這8件事,讓你更了解伏地魔背後的故事
    #哈利波特#中的伏地魔,你對他了解多少呢?2、伏地魔的眼瞳並不是圓的在電影中,伏地魔除了鼻子,其他地方與普通人的差異並不大。但在小說中,伏地魔的眼睛更像是貓,眼瞳呈現紅色,且也不是圓形的,而是貓眼一樣的細長型。有意思的是,英國有一隻網紅貓,因為酷似伏地魔,得名「伏地魔貓」。小說中伏地魔的眼睛就應該和這隻貓差不多。
  • 《哈利波特》的作者活成了「伏地魔」?JK羅琳被粉絲開除
    2020活久見系列又添重磅新聞,兩大《哈利波特》粉絲網站TheLeakyCauldron 和MuggleNet相約發表聲明,宣稱與作者JK羅琳劃清界限,將她的個人信息一股腦刪除得乾乾淨淨,並發誓絕不再提及她的任何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