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幽靈黨》幕後特輯 逐一揭秘反派致敬經典 時長:02:00 來源:電影網
1905電影網訊 備受矚目的第24部007電影《007:幽靈黨》自11月13日登陸內地院線以來,吸金指數飆升,截至11月23日,影片票房已突破5億人民幣,並引起廣大影迷的熱議。對於一個已經經營了53年的王牌IP而言,詹姆斯·邦德一以貫之的紳士風度和英雄氣場廣大影迷們早已熟爛於心,邦女郎們的風情萬種也已經是007系列的家常便飯,想讓故事更加緊張刺激、險象環生則必須要給邦德配上一個足夠有魅力的反派。
《007:幽靈黨》正深諳此道,在延續了丹尼爾·克雷格出演邦德、挑選性格女星蕾雅·賽杜出任邦女郎之外,影片特地挑選了奧斯卡影帝、昆汀御用男配克里斯多福·瓦爾茲和曾出演《銀河護衛隊》中「毀滅者」的戴夫·巴蒂斯塔兩位人氣明星出任片中的反派。今日,片方再度發布一款幕後特輯,邀請兩位演員一同揭秘邪惡組織「幽靈黨」的故事:
老戲骨瓦爾茲扮幽靈黨史上最經典反派 「毀滅者」巴蒂斯塔致敬「大鋼牙」
影片中出現的「幽靈黨」歷史非常悠久,自1962年的首部曲《007:諾博士》中這個組織的名字就有所提及,並在連續多部邦德電影中都有出現。其英文名號「Spectre」縮寫自一段「霸氣側漏」的釋義:Special Executive for Counter-intelligence,Terrorism,Revenge and Extortion,也就是「反間諜、恐怖襲擊、報復行動、敲詐勒索」的意思。」正如戒指上的八爪魚Logo一樣,幽靈黨四處作惡,且屢敗屢戰,陰魂不散,可謂詹姆斯·邦德名副其實的宿敵。
而幽靈黨的黨魁,恩斯特·斯塔弗洛·布洛菲爾德則是這個黑暗組織的核心。為了塑造好這個關鍵性的角色,影片特地找來兩度拿下「奧斯卡最佳男配」(2010年《無恥混蛋》、2012年《被解救的姜戈》)獎的克里斯多福·瓦爾茲。特輯中的瓦爾茲風度翩翩宛如優雅紳士,狡黠的眼神和歪嘴壞笑則為這個角色帶來了一絲邪魅的氣息。對於他的表現,出演邦德的丹尼爾·克雷格表示「很享受他的表演」,而導演薩姆·門德斯則盛讚瓦爾茲擅長通過簡單的細節表達豐富的情緒,「這是非常不平凡的才能」。
負責「武戲」的亨克斯則是一個原創角色。導演薩姆表示使用這樣一個類似於「大鋼牙」(《007:海底城》、《007:太空城》)的反派是一種傳統。談到飾演亨克斯的巴蒂斯塔的表現,薩姆驚訝於巴蒂斯塔身軀龐大卻依然身手敏捷,作為邦德的肉搏對手再合適不過。
007電影的傳統和歷史:揭秘陰魂不散的神秘「幽靈黨」神秘頭領
提到幽靈黨就不能跳過布洛菲爾德。在1967年的《007:雷霆谷》,在1969年的《007:女王密使》、1971年的《007:金剛鑽》和1981年的《007:最高機密》中,這個角色都曾與邦德正面交鋒。而在今年的《007:幽靈黨》中,這個角色再次出現,頗有致敬前作之意。
布洛菲爾德這個角色之所以顯得特殊除了因為他是邦德的養兄弟之外,還因為他奪走了邦德愛妻特雷西·特麗莎伯爵夫人(黛安娜·裡格 飾)的生命。在1967年第六部007電影《007:女王密使》的結尾,邦德與布洛菲爾德展開了一場堪稱經典的「雪橇肉搏」。經歷一番生死較量,本以為對手已被制服的邦德終於牽手愛人步入婚姻的殿堂。不料婚禮剛結束,布洛菲爾德便捲土重來,駕車偷襲,邦德雖然躲過了子彈,但新婚妻子特麗莎卻不幸中彈身亡。
幽靈黨由21位核心內閣成員組成,並擁有無數黨羽。除了布洛菲爾德,還有幾位黨內大佬令人印象深刻:比如1965年《007:霹靂彈》中的幽靈黨二號人物艾米羅·拉格戈,此君正是炮製原子彈勒索案的幕後黑手,再比如1964年《007:金手指》中的邪惡土豪「金手指」,此外,還有1962年首部曲《007:諾博士》中坐鎮牙買加的「科學怪人」尤裡烏斯·諾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