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小碎片這一類的侵害,恐怕是太空戰艦所面臨的最頻繁卻也是最頭痛的麻煩。
可以說,微小碎片的侵襲是一種必然。每當雷射攔截陣大肆掃蕩過後,這些細碎的漏網殘片將不可避免地產生於太空戰艦的周圍,它們或許依舊保持著很高的速度,仍然能夠擊穿戰艦的外殼。雷射炮防禦層雖然為太空戰艦處理了中型的異物侵害,卻在這些「小傢伙」面前顯得無用武之地。
當直徑小於五釐米的子彈或者彈片以天女散花之勢向戰艦鋪天蓋地飛來,粗疏的雷射炮陣的死穴頓時暴露無遺。
更要命的是,在未來的太空戰爭中,作戰單位攜帶的裝備中極有可能存在高能粒子束之類的質量雖輕小、能量級別卻不可小視的武器。如果我們的戰艦能夠防禦敵方的電磁軌道炮,卻最終被粒子束所擊毀,那這樣的防禦層未免存在太大的漏洞,會被人笑話。
好在電磁炮的原理或許能夠緩解這一危機。我們知道,一串高速變換的磁場所產生的推進力足以將一枚靜止的炮彈激射而出。那麼同樣的,將這個過程的作用力方向逆轉,動態磁場也可形成巨大的磁感阻力,從而將一枚迎面射來的彈丸減速到靜止。對於慣性較小的輕小質量物體來說,這種減速效果將更為明顯。
和攻擊用的電磁炮不同,這些防禦用的電磁屏將被製作成蜂巢板狀的集合炮陣模式,貼附在戰艦的各個重要部位。
由於不必發射彈丸,炮管的中央被鐵芯所充實,用以強化磁場延伸至戰艦的外側空間。當「太空霰彈」來襲,磁屏炮交疊轟鳴,動態磁場猶如一個個戰艦表面此起彼伏地鼓脹起來的無形肥皂泡,所產生的磁感區域像是黏滯而洶湧的泥石流,將輕小質量的物體減速、偏轉至無害程度,甚至隔空彈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