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隨著「雅禮·長沙市第十五中學」牌匾紅綢的揭下,標誌著長沙市第十五中學正式加入雅禮教育集團,開啟了十五中發展的新徵程。
5月16日上午9時28分,長沙市第十五中學操場上,五星紅旗和十五中校旗迎風飄揚,十五中的學子們身著校服,老師們精神煥發,整齊列隊見證這一歷史時刻。隨著兩校合作辦學協議的籤訂,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從1922年建校至今,長沙市第十五中學走過了不平凡的98年。曾在2002年被評為省重點中學,2004年被授予首批「湖南省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
近年來,根據教育政策與形勢,學校不斷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加快改革和建設步伐。經與雅禮中學友好洽談,雙方決定採用雅禮教育共同體的新模式,創建長沙區域化優質教育生態圈。
「加入雅禮教育集團後,我們將通過辦學思想的借鑑、課程體系的共建、管理方式的互通、教學資源的共享、教育質量的共促,加快十五中發展的步伐。同時,在借鑑雅禮先進教學理念和管理的同時,我們也會保留自己的特色,達到1+1大於2的效果。」長沙市第十五中學校長王勝楚在致辭中說道。
雅禮中學校長劉維朝則表示,合作後,雅禮與十五中將以全新方式攜手共進,是區域內教育合作的一次探索、一次創新、一次起航。雅禮將發揮自身優勢,與十五中深化合作、共同發展,為區域內的教育合作發展提供經驗借鑑。
長沙市教育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孫傳貴出席活動並寄語兩所學校,他希望雅禮中學能夠發揮百年名校的優勢,將辦學理念、管理模式和辦學經驗帶到合作辦學中來,促進十五中的優質發展;也期待十五中能夠抓住合作辦學的新機遇,主動對接,通過資源共享、管理互動等方式,打造自己的教育教學品牌。希望兩校以合作為契機,打造區域優質教育生態圈的雅禮樣本、十五中樣本,為長沙建設現代化教育強市做出新的貢獻。
據悉,此次合作辦學,長沙市十五中學通過注入品牌,整合資源,與雅禮中學一起探索長沙教育共同體新模式,共同創建長沙區域化優質教育生態圈,以實現「互融共榮」為願景,激發學校自我發展的潛能,實現學校優質化、特色化的內涵發展。(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等)
學校簡介
學校位置圖
步入長沙市城區中心的侯家塘商業圈,在這個溢彩流光的繁華地段,毗鄰賀龍體育場的黃金碼頭,有一顆熠熠生輝的璀璨明珠,那就是長沙市第十五中學。她西臨芙蓉路,南倚勞動路,東靠梓園路,處於長沙市商業、文體中心區域和交通樞紐位置。
學校創辦於1922年,迄今已有90年的歷史。當年,湖南教育界名宿賓步程、曹典球等人創辦「湖南私立明憲女子初級中學」,立「公勇勤樸」校訓,行「化民成俗」誓言,以「明德所以親民,憲章斯能立教」為辦學宗旨,奠定了十五中教育的千秋偉業!1945年學校改名為市四女中,1956年定名為長沙市第十五中學。2002年被湖南省教育廳授牌為「湖南省重點中學」,2004年被湖南省教育廳授牌為首批「湖南省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90年來,十五中學三易其名,五遷其址,為國家培育了五萬餘名合格畢業生。有以王建國、黃學東、魏煒等為代表的學界巨子,還走出了著名歌唱家李谷一、著名考古學家宋少華、著名經濟學家宋敏等一大批名家。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有碩士研究生導師1人,國家級骨幹教師2人,特級教師1人,高級教師68人,18人取得研究生學歷或在讀研究生。教師隊伍陣容整齊,結構合理,任課教師學歷合格率100%,並呈高學歷發展趨勢。各學科均有中青年骨幹教師,有省、市優秀教師20人,高考命題教師1人,8人擔任省、市學科專業學會理事和兼職教研員。有國家級普通話測試員2人。
學校是湖南省園林式單位。校園面積47000多㎡,生均面積達32㎡,總建築面積 45000 ㎡,綠化覆蓋率達到57%。經過2011年提質改造,舊貌換新顏。如今徜徉在校園,香樟如蓋,綠草成茵。亭臺軒榭,朝迎旭日;小橋流水,夕送晚霞。整個校園環境宜人,格調高雅,文化氣息濃鬱。
學校設施齊全。有現代一流的教學樓、科學館、體藝館。作為湖南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擁有符合省級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的各項現代教育技術設備。現有專用的理、化、生儀器室和實驗室共12間,科技活動室1間,通用技術教室3間。有全自動錄播室、校園電視臺演播室,建有校園網。每個教學班配備有整套多媒體設備。學生宿舍設置有衛生間、盥洗間、空調、頂扇,功能設施齊全,通風採光良好。市級A級食堂,設備齊全,乾淨有序。
學校圖書館設施完善,配置規範。圖書總藏書量12萬餘冊,人均超過45冊。萬有文庫擁有明憲女中傳承下來的古籍藏書16000餘冊,被資深專家譽為「珍寶之物」,有極高的收藏價值。
推文摘自@ 長沙e房通